高栏港公司正着力培育港口航运、物流供应链、能源环保、港城建设四大业务板块。图为繁忙的高栏货柜码头。南方日报记者关铭荣摄
在珠海高栏港区升平大道北侧,纳思达激光打印机高端装备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已接近封顶。这个国内首个激光打印机高端装备智能制造基地,计划于今年上半年正式投产,一期工程年产量约200万台,全部投产后年产能可达400万台。
纳思达是全球前五的激光打印机生产厂商,也是珠海龙头上市公司之一。统计数据显示:这座常住人口刚刚突破200万大关的年轻城市,聚集着28家A股上市公司,总市值超过6500亿元(截至2020年12月底),居全省第四位,仅次于深圳、广州和佛山。
头雁引领,众雁高飞。当前,珠海正向着枢纽型核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迈进,以“好上加快”的奔跑姿态开启新征程。记者调研发现,在这场至关重要的开局战中,以格力电器、纳思达、欧比特等为代表的珠海龙头上市公司,纷纷扛旗当先,踏上了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南方日报记者沈梦怡王韶江
增资扩产引领产业升级
装备制造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石,先进制造业特别是其中的高端装备制造业更已成为国际竞争的制高点。
2019年4月,纳思达激光打印机高端装备智能制造产业园正式动工建设。这个总投资额达90亿元,占地面积约90万平方米的高端装备智造产业园,一经公布便备受关注。
近日,记者实地探访了这一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已接近尾声,部分厂房和宿舍都已顺利封顶。按计划,今年上半年可顺利投产。
该产业园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按照总体规划,纳思达将不断引入智能制造、智能物流、智能工业园等先进理念,将产业园打造成为集科研、生产、办公、生活为一体的,国内领先的、完整的打印机产业配套高科技工业园。建成投产后,纳思达将进一步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抢占打印装备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
距离纳思达产业园不远,格力电器高栏产业园项目工地也是一片火热,百辆泥头车两班倒,日夜不息地进出工地。
该产业园占地面积约158.6万平方米(约2379亩),总建筑面积约196万平方米,共分为两期建设,计划总投资150亿元,包含员工宿舍、食堂、职工中心等生活配套设施。
格力电器(珠海高栏港)有限公司筹备组副组长徐伟介绍,项目计划于4月底完成一期工程的所有打桩工作。按目前进度,今年11月可以实现设备进厂,明年春节前可进行试产。
作为格力首个“智慧工厂”,格力电器高栏产业园的目标是打造行业一流标杆工厂。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对记者透露,高栏产业园的自动化生产线,将真正做到无人化,且所有装备均由格力自主研发生产。“以后,我们的装备不仅要为自己服务,还要去为更多的企业服务。”
在珠海市高新区唐家湾镇金园二路,刚刚开工不久的光库科技芯片产业园项目,也承载着引领产业升级的重担。
光库科技董事长、总经理王兴龙介绍,光库科技芯片产业园项目是加快铌酸锂高速调制器芯片及模块研发和产业化落地的重要环节。项目主要包括芯片生产中心、封装测试中心和研发中心,将填补国内高端光芯片空白,彻底解决国家光通信产业“缺芯少核”的卡脖子难题。
按计划,该项目投资总额为5.85亿元,占地面积约26亩,总建筑面积约4万平方米,将于2022年投产。届时可年产8万片铌酸锂芯片及高速调制器,预计贡献税收可达1亿元以上。
在新能源汽车的产业进阶图谱上,珠海上市公司的身影也格外活跃。
记者从珠海英搏尔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了解到,目前,该公司投资6.4亿元建设的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项目已正式建成投产,具备年产50万套动力域总成的全工艺生产能力。
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新能源汽车动力域市场空间非常大,公司目前有吉利枫盛、长安汽车、通用五菱、北汽、江淮汽车、威马汽车等乘用车客户,以及采埃孚、杭叉、上汽大通等商用车、专用车客户,致力于成为国际一流的新能源汽车动力域系统供应商。
创新赋能努力成为领跑者
近日,珠海欧比特宇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欧比特”)对外公布了公司第一代嵌入式人工智能系列处理器芯片——玉龙810人工智能芯片的最新研发进展:芯片于2020年12月回片,经过近两个月严格严谨的内部测试,各项功能、性能指标均符合产品定义,达到预期效果。
“玉龙810芯片已经顺利迈过了关键的内测节点,下一步将进入量产阶段。同时,欧比特也将为重点客户提供芯片开发系统和样片,联合应用开发,推动人工智能在民用航空航天、机器视觉、工业检测、智能安防等应用领域的发展。”欧比特相关负责人称。
布局人工智能领域,是欧比特继卫星大数据战略后又一重大战略方向。为此,欧比特使用自有资金专门投资设立了广东欧比特人工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希望联合多家高校、科研机构等单位共同开展人工智能芯片及算法的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应用。
“2021年,公司也将稳抓宇航电子、卫星及卫星大数据、人工智能三大业务方向,重点推出面向应用的新技术产品、新解决方案。”欧比特董事长颜军表示,公司将继续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投入资金、人力、技术等资源,重点保障核心技术新产品、新项目的研制工作,努力占领技术制高点,为长远发展保驾护航。
同样瞄准人工智能赛道的,还有老牌生物医药上市公司——丽珠集团。
今年2月,丽珠集团宣布,公司参与设立的健康元研究院与腾讯量子实验室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推进量子计算+人工智能在微生物合成生物学研究及相关药物研究领域的应用,推动医药研发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据介绍,人工智能技术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覆盖了从新药研发、药品生产、临床试验等几乎整个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而量子计算拥有强大的并行计算和模拟能力,能够解决现有算法难以解决的重要科学难题,提供了对生物过程的基于量子物理的更深入的理解方式。
“生物医药研究与量子计算+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将帮助药物研发工作者更准确地预测和理解化合物分子的各项物化性质,以及化合物分子在人体和细胞内的关键生物行为。”丽珠集团相关负责人称。
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如何实现价值?必须靠创新——这也是珠海健帆生物科技股份集团董事长董凡给出的答案。
近日,eNet研究院与互联网周刊联合发布了“2020中国医疗器械行业100强榜单”。健帆生物入榜,位列第五名。公开资料显示,作为中国血液净化行业的领军企业,健帆生物原研原创的血液灌流器已走进5600家大中型医院,出口至70多个国家。
“"二次创业"的宏伟蓝图已经绘就。珠海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城市,将迎来历史性机遇,我也将带领企业奋力拼搏,在"二次创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董凡对记者表示,未来,健帆生物将持续创新研发,打造世界一流的高科技医疗技术企业集团,把中国原创的好产品推向全世界。
强化资本运作打造新引擎
近年来,珠海国资系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空前活跃,颇为吸引眼球。开年不久,一则公告就将珠海港股份有限公司推上了C位。
2月24日,珠海港发布公告称,公司拟通过协议受让方式,以6.30元/股的价格收购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公司江苏秀强玻璃工艺股份有限公司25.009%的股权,交易总金额为9.74亿元。收购完成后,公司将成为秀强股份控股股东。
公开资料显示:秀强股份主要从事以印刷、镀膜技术为基础的玻璃深加工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主要产品为家电玻璃产品、光伏玻璃产品、厨电玻璃产品等,近两年逐渐涉足电子玻璃、新能源汽车玻璃、光伏玻璃等细分行业制造领域,是国内家电玻璃产品行业的龙头企业。
2020年,秀强股份实现营业收入12.8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36%;归母净利润1.22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37%。
在公告中,珠海港表示,光伏产业是公司新能源业务的重要发展方向,“如成功收购秀强股份,可充分利用其产业经验及竞争优势,实现快速向光伏产业链上游拓展业务,加快公司在新能源产业的布局和延伸,进一步拓宽新能源业务范围,构建新的发展空间,提升持续盈利能力”。
同时,珠海港的业务将延伸至家电玻璃深加工领域,“积极推动秀强股份家电玻璃新增产能落户珠海,进一步提高珠三角家电市场渗透率”。
这是珠海港在新能源领域落下的第三子。早在2020年下半年,珠海港就陆续完成了对国内风电主轴龙头通裕重工、国内风机塔架龙头上市公司天能重工的收购。今年2月,珠海港进一步完成了对通裕重工的增发,持股比例提升至20.34%。
此外,今年1月,珠海港还公告称,将出资10亿元设立珠海港能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致力于光伏、储能、氢能等新能源制造产业及应用项目的投资开发及运营。
频频出手的背后,是一盘跨赛道的大棋。
作为珠海市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港口群建设的重要平台,近年来珠海港以“改革创新、转型升级”为主线,正全面推进“国际化战略、西江战略、物流中心战略、智慧绿色战略”四大战略,着力培育港口航运、物流供应链、能源环保、港城建设四大业务板块。
其中,能源环保产业被寄予厚望。业内人士分析,当前,珠海正着力打造新能源等5个千亿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通过系列投资并购,珠海港得以顺利完成集团在新能源领域,尤其是以风电、光伏领域的开疆拓土,打通了从上游风力发电设备制造到下游风电开发的产业链,有望进一步为珠海新能源产业发展赋能。
新闻推荐
春节期间珠海粮油供应充足价格稳定 珠海粮食集团鼓励员工留珠过年,确保粮油及时供给
本报讯记者廖明山蒋毅槿报道:米、面、油是家庭餐桌上最重要、最基本的“老三样”,春节期间珠海市粮油市场供应和市场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