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郑振华报道:3月8日上午,珠海市生态环境局组织召开2021年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全面总结2020年和“十三五”时期珠海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主要成绩,并对“十四五”时期珠海生态文明建设开篇布局进行了谋划,对高起点推动2021年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行了部署。
会议指出,“十三五”期间,珠海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生态环境质量持续走在全国前列,关键生态环境保护指标取得历史性突破。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生态环境厅的正确指导下,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和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政治责任,高水平完成了污染防治攻坚战各项约束性任务,不断擦亮珠海市生态宜居的金字招牌,为珠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了绿色生态底盘。
过去5年来,珠海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体制改革落地见效,“大环保”工作格局基本形成;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就,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推进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显著,一批群众“急难愁盼”身边事得到解决;监管执法水平提升,最严密法治全面贯彻;环保精细化管理体系初步建立,管控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极为不平凡的一年,在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的情况下,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坚决落实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三个治污”,提高治污成效,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铁军精神”,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展现了新时代特区人的优秀品质,取得了疫情防控和污染防治攻坚“双胜利”。
据了解,“十四五”期间,珠海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总体考虑围绕三个重点方向:以绿色发展为导向,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以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持久战;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手段,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会议还明确了“以绿色发展为引领,推动形成高质量发展模式”“以臭氧防控为核心,保持空气质量走在全国前列”“以"三水"统筹为抓手,构建绿色生态水网”等12个方面的重点任务。
会议强调,2021年要为“十四五”生态环境工作开好局、起好步。市生态环境局将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相关要求,贯彻落实市委八届九次、十次全会的工作部署,推动污染防治攻坚战向深度延伸、向广度拓展,推进前山河全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区域臭氧和PM2.5联防联控、珠江口海域污染联防联治、“无废城市”创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等工作,奋力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新进步,打造全国生态文明新典范。增强人民群众对于优美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奋力打造全国生态文明新典范。
新闻推荐
珠海市交通运输局局长林粤海:以“逢山开洞、遇水架桥”精神拉开城市框架
□本报记者陈新年“按照市政府工作报告描绘的蓝图,"十四五"时期,珠海市紧紧扭住能级量级和枢纽功能两大方向,加快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