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作器十年如一日在珠海各个拥堵路段疏导交通。本报记者陈佳哲 摄
□本报记者张映竹
罗作器,香洲区义工协会义务交通引导员,十年如一日在珠海各个拥堵路段疏导交通。2月19日大年初八,他来到银桦路交兴业路路口,开始了当天的义务服务。只见身着义工马甲的罗作器吹着口哨、打着手势指挥着过往车辆。
今年是罗作器参与义工活动的第11年,早已是香洲区翠香街道山场社区的资深志愿者,人称“大嗓门”罗叔。
香华小学和香山学校是罗叔近年来服务最多的两个学校。每周罗叔都会组织学校4个家庭到优特汇红绿灯路口协助交警指挥交通,节假日也不例外。银桦路交兴业路路口周围有商场、小学,再加上道路工程建设占据了很大一部分路面,所以行人多、车流密,罗叔和其他志愿者们就在这里举旗吹哨指引行人通过。为了做好这份义务交通引导员的工作,他曾经赴广州找到在交警部门工作的老乡,教自己吹口哨以及指挥行人、车辆的手势,还准备了反光背心,自制了指挥用的旗子。
志愿活动有组织有纪律,按照分工,大家以家庭为单位,分列在十字路口处,劝导行人遵守交通规则。“请不要闯红灯、请走斑马线”这句话是罗叔说得最多的。“有人觉得逆向骑车、抢个红灯没什么,但只要出现一次事故,就会给两个甚至更多个家庭造成伤害,让这种情况不发生、少发生,就是我最大的心愿。”罗叔真挚地说到。每学期,他会去香华小学和香山学校开展3至5次交通安全义务讲解课,带领大家开展10次左右交通志愿者实践。现在,不少家长和学生由原来的“被服务者”转变为“服务者”。
在罗叔看来,虽然自己已经70岁了,但还能够帮助到大家,就是一件非常有幸福感的事情。据香洲义工服务平台显示,罗叔义务服务时间长达10513小时,在服务平台时数排行榜上排名第五。罗叔说:“多年来,收获了大家的信任和支持,这活儿我越干越有劲,值得!”
新闻推荐
因三溪路(原名滨山路)工程(一期)项目建设需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