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联通讯员刘星)“2月18日,是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雨水,这个节气一过,意味着降水开始增加。”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科副主任医师李俊2月19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雨水季节,天气变化不定,忽冷忽热,一则注意防寒保暖,要注意“倒春寒”现象,防止冬末春初感冒等流行疾病的发生。
李俊告诉记者,雨水节气之后,可以多用小麦煲粥食用。而小麦是我们中药里面常用的一味药食两用之品。
“小麦入药用分为浮小麦和淮小麦。淮小麦为禾本科植物小麦的干燥成熟果实,而浮小麦则为禾本科植物小麦的干燥轻浮瘪瘦的颖果。它们是两种具有不同性味、归经和功效的中药。”李俊告诉记者,在一盆水里把麦子倒进去,漂上来的就是浮小麦,其实就是瘪麦子。用浮小麦这味药,用的是它的升浮之气。
而淮小麦是雨水节气的食疗保健最佳之物,此物得土气最厚,为五谷之首,本身具有健脾之功,而性味微寒,养肝气,刚好有清肝养肝之用,适应此时的气候特点。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刘联)2月23日,珠海市召开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目前全市中小学校学生已经返校,各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