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孩子成为一名好学生?林华璐老师给出建议:充分鼓励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养成好习惯,并能够持之以恒。
嘉宾分享心得,现场观众认真听讲。
写作业是每个学生都避免不了的事情,近日,广昌小学德育处副主任、市家庭教育研究会讲师团讲师林华璐做客“德行珠海·亲子讲堂”,带来主题为“好学生就是天天写作业吗?”的讲座,从多方面讲解“如何帮助孩子具备成为好学生的品质”。
采写:本报记者苑世敏
摄影:本报记者程霖
“作业”不是狭义所指的书面作业
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更重要
“相信大家看到这个题目,都会不约而同地给出否定回答。当然,好学生的其中一个好习惯是按时完成作业,而且这个"作业"所指不是狭义上的一张试卷、一本练习册的书面作业,还包括阅读作业、体育锻炼、家务劳动作业等,但除此以外,好学生身上的好习惯还有哪些呢?”讲座开始,林华璐提出问题。
根据自己教学过程中的观察,林华璐指出,好学生有一些共同品质:良好的行为习惯、爱阅读、专注力高、有良好的规划意识。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孩子培养中的重点。”林华璐说。
林华璐介绍道,习惯实际上是一种动作定型,是已经进入潜意识,不需要经过大脑思考,不需要刻意用意志去控制的动作,简单来说就是习以为常的行为。习惯培养的本质意义就是解放孩子的大脑,使他更有效率、更有质量地生活,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的人格,而缔造健康的人格,最有效的途径就是从培养行为习惯做起。
“开学初我们对一年级的家长展开问卷调查,从分析出来的数据可以看出:有46.4%的家长认为在孩子成长中,应该最看重孩子的各种好习惯的培养,36.2%家长认为应该更看重品德人格的培养。大数据分析证明家长都支持教育孩子要从行为习惯抓起。”林华璐介绍。
坚持90天养成好习惯
让你的孩子受益一生
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有方法可循吗?林华璐给出肯定的回答。
她指出:“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一般遵循以下步骤:制定规矩、持续地训练和及时的评价。”
自古以来,家规家训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每个家庭依旧可以根据需要制定家规。“家长们可以结合自己的人生经验,或者借鉴中外人士对人生有益的思考来制定家规。在制定过程中,要注意征求孩子意见,可以从生活方面和学习方面入手,根据孩子的特点制定家规。”
林华璐介绍,在生活方面,可以有这些家规:物归原位、好好吃饭、勤俭节约、讲究卫生;在学习方面,主要是要让孩子养成定时间、列清单的习惯。“"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家长可以跟孩子一起规划假期时间表、学习时间表等,时间规划不需要太过精确,只需孩子心中有数,知道要在固定时间做正确的事情,并养成好习惯。同时,家长要注意做好榜样,以身作则。”林华璐说。
此外,她指出持续地训练和及时的评价对孩子养成好习惯也很重要。
“美国有研究指出,养成一个好习惯需要21天,人的行为暗示,经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而90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教育,从来不是"我说你听"的过程,要想培养一个良好习惯,需要教育者树立榜样,或者通过最直观的方式——视频、图片结合,再利用各种途径去深化记忆,及时给出评价,习惯才会慢慢养成。”林华璐指出。
掌握妙招加强训练
提升孩子的专注力
同时,林华璐指出,除了养成良好习惯对孩子成长很重要以外,爱读书、专注力强、有规划意识等也往往是好学生拥有的品质,因此家长还需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孩子专注力、规划意识等。
●“定点”阅读的习惯
在培养孩子阅读习惯上,林华璐表示:“在家庭中,读书不仅仅是孩子的事,也是每一个家庭成员的事,只有家庭中的每位成员都爱上阅读,这个家庭才能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才能成就爱阅读的孩子。”
她建议要坚持阅读实体书,做好阅读阵地建设。“在我看来,在孩子养成阅读习惯前,"定点"阅读是有必要的。我们可以在家里找一个地点作为阅读阵地,这个地方要相对固定,不论是孩子还是家长,读书的场所尽量要固定下来。为什么特别强调固定呢?因为长时间在固定的场所做固定的事情,很容易形成习惯。”
●合理规划的习惯
此外,林华璐建议要定时阅读,做好阅读规划。“可以分为短期规划和长期规划。暑假的时候,我儿子的班主任陈老师要求我们规划好每天的阅读时间和阅读内容。于是我跟孩子就制定了暑假阅读计划,这属于短期规划。长期规划,我觉得可以参考徐则臣先生在他儿子身上做的一项"试验",就是通过一本经典名著给孩子打上精神底色。他带着儿子读《西游记》,从读《西游记》绘本、看《大闹天宫》动画片、手机APP听书,到读原著,全方位、深入地去读《西游记》。这属于长期规划。家长还可以把经典诵读纳入读书规划。当孩子养成阅读习惯之后,他的专注力也会得到提升。”
在规划意识培养上,林华璐举例说:“比如让孩子养成登记作业的习惯。登记作业的过程,就是学生对自己当天作业量的估算过程,知道有多少作业,有什么作业,然后规划好自己该怎么完成作业。”
她建议家长还要给孩子进行家务劳动教育。“在劳动过程中可以训练孩子的规划思维,又可以促进孩子端正"三观"。”
讲座最后,林华璐总结说:“一些家长觉得只有按时完成作业的孩子才是好学生,其实,这只是好学生的其中一个表现,好学生的定义应该更广泛。我们应该把他的行为习惯、阅读习惯、体能锻炼、家务劳动习惯等各方面的良好品质都纳入评价范围,培养出均衡发展的孩子。”
新闻推荐
核酸检测服务费调整为50元/次 今日起全市公立医疗机构开始执行
本报讯(记者王芳)珠海市医疗保障局昨日发布《关于调整新冠病毒检测价格的通知》。《通知》明确,自3月1日起,新冠病毒核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