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雅玲报道:为加快推进珠海市“民生微实事”工作实施,3月1日-2日,市“民生微实事”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市委党校一楼报告厅召开“民生微实事”工作培训会。全市各区“民生微实事”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各镇(街道)分管领导及各村(社区)书记共378人参加了本次专项培训。
本次培训分两期开展,结合新一届村级“两委”换届工作,针对全市“民生微实事”项目实施操作流程、财政资金使用等具体环节进行专题辅导。市民政局相关科室负责人从项目范围、征集、遴选、确定、实施、评议、推广、监督八方面详细讲解“民生微实事”工作操作流程。市财政局相关科室负责人对“民生微实事”工作财政资金使用进行专题辅导,从工作的资金来源、预算管理、资金审批拨付、监督与绩效、处理罚则五方面进行详细讲解。
关于如何做好“民生微实事”工作,会上提出明确要求: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开展“民生微实事”的重大意义,把“民生微实事”作为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抓手,作为检验基层党组织政治能力的重要标准;坚持问题导向,充分认清珠海市当前民生福祉方面的差距和不足,把老百姓的切身利益问题解决好;把握工作重点,把“民生微实事”纳入基层社会治理全面推动,切实把好事办好、把好事办实。
“我们辖区老旧小区比较多,接下来,计划挨个在小区召开居民现场会,通过议事协商平台更好地听取居民的意见。”培训结束后,吉大街道白莲社区党委书记蔡斯棋说,社区党委如何更好地打牢群众基础,“民生微实事”就是一个契机,“两委”班子可以借助这一契机,充分发挥社区党员、居民代表、网格长、网格员和小组长的作用,组织居民积极参与进来,居民的事让居民来议。
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陈耀平表示,开展“民生微实事”专项培训是为了进一步推进“民生微实事”工作实施,将它作为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基层组织队伍的骨干作用、镇街的治理主体作用、居民群众的自治作用、社会力量的协同作用,推动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真正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局面。
新闻推荐
600架无人机编队在香山湖公园正门飞行,吸引市民拍照留影。本报记者曾遥摄本报讯记者马涛报道:2021年3月12日是第43个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