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孙恒
为推进全市“牛皮癣”清理整治工作,3月10日上午,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会同市创文办等多个单位,对香洲区部分已完成“牛皮癣”清仓见底区域进行随机抽查。检查结果显示,珠海市“牛皮癣”整治效果良好,但个别角落出现反弹现象。目前,全市“牛皮癣”清仓见底平均进度为58.3%,累计暂停电话或手机使用16批次、涉及471个号码,处罚110宗、罚款12270元。(本报3月11日04版)
“牛皮癣”在城市已成一大公害,它不仅影响损害市容市貌、扰乱市场秩序,而且还存在的一些低俗、不法广告,为违法犯罪活动提供可乘之机。四处乱贴乱涂的小广告之所以被称为城市“牛皮癣”,就在于其数量大、清除困难,犹如挥之不去的癣疾,即便一时清理干净,过不了多久又会死灰复燃,因此导致治理工作难度大、反复性强。由此说明,治理“牛皮癣”注定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很难毕其功于一役。
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建设水平,珠海市自今年1月起全面向“牛皮癣”宣战,为避免治理变成“打地鼠游戏”,在笔者看来,根治“牛皮癣”关键要开“长效药”。
首先,要正视“牛皮癣”背后的市场需求。“牛皮癣”的确让人深恶痛绝,但也不得不承认,其所提供的房屋租赁、电器维修、疏通下水道、家政服务等信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确实给人们带来了一些便利。正因如此,在治理“牛皮癣”的时候,应该考虑疏堵结合,可以设置合理的发布平台,专门供应公共信息发布,满足人们日常的生活服务需求。
其次,要多管齐下,加大处罚力度。“牛皮癣”难治,也与处罚力度偏低、起不到震慑效果有关。除了责令清洗、暂停电话和罚款外,对于“牛皮癣”的张贴者、发布者可以有更多、更严厉的处罚手段。例如,可借鉴香港等地区的做法,强制张贴小广告者参加社区劳动。而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凡在街头巷尾、小区楼道等公共场所,张贴、喷涂小广告,均属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违法行为。
最后,要群策群力,积极发挥群众监督力量。“牛皮癣”因分布范围广、张贴随机等特性,意味着仅仅依靠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力量难免覆盖全部,只有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健全工作机制,建立举报平台,出台奖励机制,形成强大合力,推动“牛皮癣”治理走向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使珠海环境再加美好,让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新闻推荐
狮山街道将志愿服务与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 传承雷锋精神 迎接建党百年
南美社区开展共建绿色家园活动。为进一步弘扬雷锋精神,推进志愿服务常态化制度化,狮山街道将志愿服务与党史学习教育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