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维国
又是一年好春光,植树造林正当时。昨日是植树节,珠海市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身到义务植树和造林绿化的活动中,以实际行动美化家园环境。(《珠江晚报》3月13日04版)
春光旖旎,万物生长,又是一年植树好时节。连续40多年开展的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取得了巨大的成效。而今,义务植树不再仅限于种树,而是扩展延伸到共8类37种形式,包括造林绿化、抚育管护、自然保护、认种认养、设施修建、捐资捐物、志愿服务及其他形式。
全民义务植树产生的巨大效应,不仅体现在植树造林的面积上,更为重要的是扩展延伸了义务植树的形式,真正成为人人可参与、能参与、应参与的活动,从而使“植树造林,美化家园,绿化环境”的绿色环保、生态保护意识日渐深入人心。
需要强调的是,培养人们绿色环保、生态保护意识,不是一日之功,需要久久为功。在这一过程中,既需要一以贯之的倡导,也需要拓展多样的参与渠道,让广大人民群众通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植树活动,培养人们绿色环保、生态保护意识,将“绿色”广植大地。
让绿色环保、生态保护意识深入人心,成为每个人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从而成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从植树活动过程中而产生的“绿色效应”,不仅仅体现在植树造林的成果上,还延伸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比如,自觉节约用水、用电、用气、用纸;超市购物和菜市场买菜,主动使用环保袋;外出选择步行、骑自行车等绿色出行方式;自觉践行垃圾分类等。
从全民参与义务植树,到全民践行“绿色行为”,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长期过程。因此,我们不但要将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持续开展下去,还应在培养人们绿色环保、生态保护意识上拿出更多举措,扩展更多渠道,举办更多活动,扎扎实实、持久深入地做下去,使这一活动在人民心里永远“扎根成林”。
新闻推荐
市民在中共小濠涌党史教育基地了解邝任生烈士事迹。本报记者赵梓摄编者按: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本报今起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