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在中共小濠涌党史教育基地了解邝任生烈士事迹。本报记者 赵梓 摄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本报今起推出“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走进我们身边的红色记忆”系列报道,旨在全市范围内选取有代表性的红色主题教育基地,或与党史相关的遗址、旧址等,通过记者走访体验和广泛采访,讲述中国共产党在珠海的红色故事,突出反映事件和人物的精神力量,挖掘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进程中的宝贵精神财富。敬请垂注。
□本报记者张帆
早春三月,空气清新。
走进斗门区斗门镇小濠涌村,迎面是一棵百年榕树,虬根盘错、枝繁叶茂。右转再左转,上一个小坡,就到了邝任生烈士故居,故居门墙挂有“光荣烈属”牌匾,由广东省人民政府颁发。
“我对父亲的认知有两个途径,一是我母亲讲的,另一些来自父亲生前的战友。”邝冬英说。邝冬英是邝任生烈士的女儿,目前定居广州。她毕业于北京大学,是一名曾参与“两弹一星”工程的科学家。
“我父亲被日本鬼子杀害的时候,我和母亲是在现场的。”1942年3月25日凌晨,调任南(海)番(禺)中(山)顺(德)中心县委宣传部长的邝任生,在顺德林头乡一名地下交通员的家里主持召开对敌斗争秘密会议。他让妻子冯平抱着出生才9个月的小冬英在门外望风。
突然,急促的犬吠声传来,冯平立即通知:“鬼子来了!”邝任生当机立断作出安排:“冯平和英儿躲在内房蚊帐后,千万别出来,其余同志马上疏散,动作要快!”
邝任生快速烧毁文件之后,在屋前的蔗尾堆里藏匿起来。日本兵见屋里“空无一人”,就用刺刀对着蔗尾堆乱捅乱插,邝任生不幸被刺中,鲜血染红了刺刀。被捕后,邝任生对党的机密守口如瓶,坚贞不屈壮烈牺牲,年仅31岁。
英烈千秋,浩气长存。
邝任生,1911年9月28日出生在斗门小濠涌村。这个距今已有584年历史的村子,现存广府民居251座,是斗门邝氏家族的聚集地,多年来人才辈出。
邝任生学生时代在中共地下党员陈杰、谢英的影响下投身革命。1937年9月20日,邝任生在小濠涌成立第一个党支部并任支部书记,这是珠海市最早诞生的党支部。当时,在党的领导下,先后有11个乡成立了“抗日先锋队”共1000多人,8个乡成立了“妇女协会”共300多人,还有后援会、大刀会、锄奸队等群众抗日组织。发动面之广、人数之多,在当时实属罕见,邝任生因此被敌人称为“最难对付的赤色分子”。
“邝任生先后担任小濠涌党支部书记、中共中山八区区委书记、中山县委宣传部长、香港工委宣传部长、澳门工委书记、顺德工委书记等党内职务。”斗门区党史研究室主任邝建楠介绍说,邝任生为建立斗门地区党组织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为党的伟大事业抛头颅洒热血,践行了他一生“追求真理,实践真理”的崇高理想。
“父亲牺牲时我只有9个月大,但是父亲对我一生的影响深远。”邝冬英说,第一个影响就是坚定的信仰、执着的追求。在中共小濠冲党史教育基地,有父亲写的八个字:追求真理,实践真理。可以说,父亲是用他短暂的一生去践行这个信仰的。
邝冬英表示,第二个影响是父亲的执行力。从父亲在小濠涌成立第一个党支部开始,短短几年时间就建立了12个党支部、2个党小组。只有坚定理想和信仰,一个人才产生真正的执行力,才能够做出对党对国家对人民有利的事情。“我想,这就是现在为什么要宣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缘由。”
“第三个,我觉得父亲有一个植根于人民群众的理念。”邝冬英说,父亲去世已经79年了,但是家乡还有这么多人怀念他,这就可以很好地说明植根于民的重要性。根植于民、服务于民,可以救国救民,可以富国强民。
离开邝任生烈士故居,村头郁郁葱葱的古榕再次映入眼帘,一群放学的小学生笑着跳着从旁边经过。举目四望,涌水丰盈,春暖花开,烈士们孜孜以求的美好理想正在一步步变成现实,国家日益强大,社会安定祥和,经济持续繁荣,百姓安居乐业。小濠涌村已经旧貌换新颜,斗门镇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镇,斗门区正在打造成为珠江西岸智能制造示范区、滨江田园生态新城和粤港澳休闲旅游目的地,珠海市正在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澳珠一极,努力建设枢纽型核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学史力行
加强农村基层党建
引领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小濠涌党支部成立后,邝任生在不到两年时间,先后建立了多个党支部。”在中共小濠涌党史教育基地,小濠涌村党委书记邝东亮当起了临时解说员。当天是“三八”妇女节,井岸镇坭湾派出所多名民警自发前来参观。“学习先烈精神,做好当下工作,过一个有意义的节日。”女民警杨玉美说。
据介绍,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小濠涌,村子周边多是海滩。“距离县城较远,敌人统治力量薄弱,广大的农村成为发展党员、建立党组织的沃土。”邝东亮认为,这是在当时的条件下,邝任生不断学习、总结而成的斗争经验。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为适应全国抗战爆发后的复杂形势,当时的中共中山县委贯彻执行中央“关于大量发展党员的决议”,以建党为中心,做好党建工作,由点到线到面发展党员,建立组织机构,健全基层党组织。“邝任生从1937年11月至1938年10月,先后在斗门墟、八甲、网山等地建立了党支部;到1939年年底,新增南山、南门、马山、大濠涌、乾务、大沙乡、月坑、龙坛等党支部,共有党员87名,自此以后,斗门各大村都有了党员。”邝建楠说,邝任生组织能力强、工作效率高,发展壮大农村党组织、发动和组织群众取得了成效。
无论是在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还是身处波澜壮阔的新时代,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意义重大。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做好农村工作,关键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村党委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主心骨作用和党员模范带头作用,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邝东亮说。
用好红色资源、讲好斗门故事。目前,斗门区积极推动中共小濠涌党史教育基地提升改造,整合周边资源,推动党史学习教育高质量开展。
新闻推荐
为支持开展珠海市高端学术交流,提升科技学术能力和水平,促进创新人才成长,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现接受2021年度的高端学术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