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门黄沙蚬。
时令青菜。
春天的气息,不仅是姹紫嫣红百花盛开,还有那餐桌上一口初春的味道。
此时节,各餐厅的香椿炒蛋、鲜笋烧肉、清蒸黄沙蚬、艾饼成为食客们的爆点菜,家家户户餐桌上也泛起诱人的初春鲜香之气。
吃一口“春菜”,就是珠海春天里重要的事情。
采写:本报记者王芳
摄影:本报记者钟凡吴长赋
头道鲜
韭菜香椿比肩
“进入阳春三月,每次来农贸市场买菜我都会抓一把韭菜,早餐做韭菜盒子、韭菜春卷,周末就用韭菜包个饺子,此时节的韭菜最为鲜香,家里人都特别钟意春天韭菜的味道。”正在广富市场买菜的李小姐说。
俗话说“一月葱,二月韭”。“二月韭”,指的就是农历二月所生长的韭菜,韭菜虽然一年四季都能吃到,但是春季的韭菜最为美味品质最佳,被誉为“春菜第一美食”。韭菜又叫“起阳草”,中医认为,韭菜性温,味辛,有助阳散寒、温中补肾的作用。这几天,珠海气温变化快,建议市民们不妨多买些春韭吃,以祛阴散寒,有利于人体阳气升发。
能和春天第一茬韭菜媲美的就是香椿了。吃香椿要把握时节,一旦时间过了,香椿的嫩芽就会长成粗硬的叶子,口感粗难以下咽。在农贸市场里,蔬菜摊位的老板们都会热情地向买菜市民大力推荐此时节的香椿。“香椿以第一次采摘的为上品,时下的香椿芽不仅脆嫩,而且香味浓郁。香椿赏味期只有一个月,快买一把回家尝鲜,绝对是一道早春的野味。”老板介绍说,别看香椿价格比肉贵,一斤要50元左右,但买一把只要10多元就可做两次香椿炒蛋。
香椿的做法不多,除了香椿炒蛋,还可用香椿拌豆腐、炒豆腐,或是裹上面粉入油锅炸香,口感外酥里嫩。不过,大家做香椿之前,一定记得要拿开水烫一分钟,可以去掉三分之二以上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同时还能更好地保存香椿的绿色。
斗门黄沙蚬
已到品尝最佳时节
春菜里,自然少不了珠海本地的味道。懂美食的珠海人都知道,此时节到各大海鲜餐厅里吃饭,要点上一份清蒸黄沙蚬。不过,要想吃上又肥又大、价格抵食的黄沙蚬,就要周末和家人开车奔赴斗门的大小农庄或酒楼、食肆,大快朵颐一番。
“家乡美食,特色黄沙蚬”,黄沙蚬是目前斗门餐厅最亮眼的卖点,一盘盘热气腾腾的黄沙蚬端上来,鲜香味扑鼻。每逢双休日,珠海市区以及珠三角周边的游客,闻着蚬香,慕名而来。
斗门莲洲镇是“中国黄沙蚬之乡”。据一家酒楼的老板介绍,莲洲镇一带,地处西江出海口,水网纵横,盛产沙蚬,因蚬壳呈黄绿,故称之为黄沙蚬。“黄沙蚬对生长环境极其挑剔,只有生活在河水清、沙质黄处,才会个头大、肉质鲜美。清明节前后是黄沙蚬的丰收期,此时蚬肉最肥美,是品尝的最佳时节。
春天来临,渔民便开始忙碌,到水道上捕捞作业。“捕捞黄沙蚬的诀窍是看水流,如果水流较为湍急,这一天的收获就会多一些,可以捕捞20多斤。”一名经验老到的渔民说道。在莲洲镇横山市场,新鲜的黄沙蚬随处可见。老板娘刘阿姨笑着告诉记者,她已经在这个市场卖了25年黄沙蚬,莲洲产的黄沙蚬肉质饱满、口感清甜,没有泥味。
“来两盘黄沙蚬!”走进酒楼,不少食客连菜单都不看就直接下单。说起黄沙蚬的吃法,大多数人喜欢清蒸,原汁原味,保留了蚬的鲜甜。
春笋艾饼
春之味
“食过春笋,才知春之味。”无论多么水灵灵的春菜,都无法撼动春笋在餐桌上的地位,“春笋太鲜了,春天如果不吃上一口春笋,就会觉得这个春天少了点什么,仿佛春天白过了。”正在买菜的刘女士说,初春的春笋,家里每周都要吃上两三次。
走进农贸市场,摊位老板都在不遗余力地招呼每一个走过路过的人,强力推荐着春笋,“春笋上市了来看看,雪白粉嫩。”“春笋最好吃的时节就是清明节前后,2月刚上市时卖到30元一斤,现在的价格是9至10元。”
春笋新鲜脆嫩,质地单纯,极易吸收搭配食物的滋味,素有“荤素百搭”的说法。春笋拿来清蒸、小炒都很合适,焯过的笋切片,放入葱姜调味,做成油焖笋,咸鲜香甜。春笋还可以切滚刀块,再配上五花肉、排骨、腌火腿、百叶,那就是地道的江南腌笃鲜。
此时节,艾草也如夜雨春韭绿染田间。珠海本地传统做法是将艾草捣出汁水,与糯米粉糅合,里面包上花生、芝麻等制作成艾饼。艾饼口感香甜软糯并透着艾草的清香,是清明节前后极具特点的珠海传统小吃,本地人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做。而在江南,广东的艾饼被称为青团,不同之处是里面的馅料有所差异,江南的青团少有用花生芝麻,除了有红豆沙馅料,还有咸味道的蛋黄肉松青团。
大家如果没有时间亲手制作艾饼,在超市或茶果店里也可以买到。一盒盒艾饼摆放在货架上,绿莹莹地闪亮,非常诱人;也有蒸好现卖的,掀开盖子,清新的艾叶香气四处飘散,让人垂涎欲滴。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廖明山吴梓昊)12日下午,省名师工作室黄珍工作室主持人黄珍及其团队成员斗门区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赵刚、斗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