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位专业艺术教师和学生共同绘制斗门版“清明上河图”
珠海单体最长墙绘
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它以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的长卷画详细地描绘了北宋的风俗人情而闻名。在珠海斗门南门村,一幅229米的珠海单体最长的历史墙绘目前正处于完工尾声,被当地人称其为珠海版的“清明上河图”。
墙绘南门村悠长历史
崖山海战、后人建菉猗堂、赵氏家族祭礼……一个个属于南门村的历史故事被生动地描绘在墙面上,为原本平淡无奇的村道增添了新的光彩。
从南门村口牌坊进来后,往前行走三百米左右,笔者看到,村道旁的墙壁已“改头换面”,原本粗糙简陋的墙面被一幅幅具有历史韵味感的彩绘所取代,格外引人注目。在古典的绘画手法下,崖山海战等多个历史元素跃然墙上,一幅南门村历史故事长卷已初步呈现在眼前。
据了解,为提升南门村人居环境,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去年12月,珠海市斗门区邀请了珠海艺术职业学院一批创作水平较高的教授、专业艺术工作者,开展南门村墙绘设计和绘制工作,为南门村“量体裁衣”式打造一面蕴含故事的特色历史文化墙,进一步扮靓村子,提升南门村的文化内涵。
据悉,该墙绘全长229米、高2米,是目前珠海市单体最长的墙绘。墙绘以南门村历史为主线,由南门村溯源、崖山海战、隐居大赤坎、张世杰抗元、马南宝犒军、文天祥过伶仃洋、斗门赵氏家族祭礼、菉猗堂及建筑群等多个内容组成。
40名专业人员共同绘制
“为了使墙绘内容最大限度贴合历史、复原历史,我们前期先后三次前往南门村实地考察,走访赵氏后人,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传统。”据墙绘项目负责人、珠海艺术职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院长裴兵介绍,这个墙绘工程量较大,需要考究的细节较多,前期经过了解多方需求和意见建议,最终确定墙绘主题,并组织了学院30名专业艺术骨干教师负责创作墙绘手稿。通过对墙绘手稿一次次完善、修改和丰富,墙绘创作队伍于今年1月27日正式进场上墙绘画。
裴兵告诉笔者,在墙绘绘制过程中,除了创作队伍的30名老师,在春节后还组织了10多名学生加入。师生们认真投入绘制,基本每天从早上八九点钟画到晚上八九点钟,中午也不休息。
“为了保持墙绘绘制的比例不变,我们采用了投影仪,把手稿投影在墙上,对着投影出来的线条勾勒图案,这样也可以提高效率。”裴兵表示,使用投影仪需要在光线较暗的环境,所以老师们在前期勾勒线条的时候都选择在太阳下山之后才开始绘制,经常需要画到深夜十一二点。“虽然过程比较辛苦,花费比较多时间和精力,但是为了使墙绘达到历史的严谨和构图的完美,我们都觉得很值得,很有意义。”墙绘创作教师之一、珠海艺术职业学院动漫系主任杨希说道。
据介绍,截至目前,南门村墙绘主体画作已完工,接下来将进行图文编排,补充墙绘的配文部分,墙绘整体预计在3月20日全部完工。届时,这面独具特色、蕴含故事的历史文化墙将成为南门村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珠海市斗门区委宣传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室主任刘纪刚表示:“我们希望它不仅成为村内的一道风景线,更是一处历史教育墙、传统文化墙和文明新风墙,让更多的人去深入了解南门村的悠久历史,感受传统文化底蕴,起到文化教育的作用。”
(文/图梅尔)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张帆报道:1日,斗门区应急管理局开展节后复工复产安全生产指导服务,实地走访新青科技工业园区企业,对企业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