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焕松
3月20日,珠海传媒集团《民生新观察》栏目报道珠海市多所中小学存在饭菜质量差、营养搭配不均衡,导致学生吃不饱也吃不好的情况。报道在珠海传媒集团电视、报纸、新媒体多平台发布后,引发社会广泛热议,相关部门和学校高度重视并积极整改。(《珠江晚报》3月24日05版)
青少年正值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校餐吃得好不好,关系到每一位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每一个家庭的幸福。如何让学生们吃得饱又吃得好,是继学校食品安全之后,又一个让广大学生家长和社会高度关注的话题。
近年来,珠海市高度重视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工作,从按照“四个最严”的要求,加强校园食品及周边食品安全综合治理;到推进学校食堂信息化监管,全部食堂实施“明厨亮灶”工程;再到落实“陪餐制”,抓好学校负责人与学生一起就餐……这些举措让学校食品安全有了根本保证。但也要看到,珠海市中小学校校餐质量仍有提升空间,《民生新观察》栏目报道反映的问题,也不容回避。要想让学生吃得饱吃得好,还得在学校配餐营养和饭菜质量上多下功夫、多花心思。
如果说学生吃不饱还相对容易解决,但要让学生吃得营养健康,可就不那么容易了。眼下,各地学校食堂普遍存在重食品安全轻食品营养的现象。虽然2017年国家卫计委就发布了《学生餐营养指南》,明确了中小学生一日三餐的能量和营养素供给量、食物的种类和数量以及配餐原则,但客观讲,对于这样一个只是供学校参考的标准,各地实际执行情况并不理想,部分学校食堂管理人员不仅缺乏必要的营养知识,就连一些厨师也不具备做营养餐的业务技能。
要想让学生吃得好,除了多向学生和家长征求意见,提升饭菜质量、翻新菜品样式、增加配餐种类之外,还要抓好学生营养餐提升工程。一方面,把家长委员会、家长纳入学校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管理工作中,真正发挥学校膳食管理委员会的监督作用,大力推行“阳光校餐”,学校食堂全面实行财务公开,饭菜价格、分量全部对社会公示,让每一分餐费都吃到学生的嘴里;另一方面,按照《学生餐营养指南》等标准,推动校餐营养科学化、规范化,特别是加大对学校食堂管理人员和厨师的培训,提升校餐营养和品质。此外,也要加强学生营养教育,通过主题班会、课外实践等形式,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少去吃校园外面小摊贩卖的垃圾食品。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更是无数家庭的希望。在确保学校食品安全的基础上,努力提高中小学校营养配餐水平,为学生提供营养丰富、美味可口的饭菜,如此才能让孩子们吃得开心,也让广大家长放心。
新闻推荐
珠海市稳步推进水利项目建设 市防汛物资中心仓库重建等项目列入今年工作重点
本报讯记者廖明山蒋毅槿报道:日前,记者从市城乡防洪设施管理和技术审查中心获悉,该中心不断践行“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