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小莲做客“德行珠海·亲子讲堂”。
家长要做情绪的主人,这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近日,拱北小学年级组长、市家庭教育研究会讲师团讲师沈小莲做客“德行珠海·亲子讲堂”,带来主题为“家长要学会管理好自己的情绪”的讲座,从家长的坏情绪对孩子带去的不良影响、家长如何提升自身情绪管理能力等方面展开讲座。
采写:本报记者苑世敏
摄影:本报记者程霖
善于管理情绪是家长的必修课
讲座开始,沈小莲用案例表明家长无法管理好情绪带来的不良甚至十分恶劣的影响。
“有一个极端情绪案例:一个读初三的女孩,在学校期末考试公布成绩的那天跳楼自杀了。原因是当天她拿回成绩单,妈妈对她大发脾气:"都上初三了,你才考这个分数!"其实女孩子的成绩一直都很好,这次在班里成绩也是靠前的,可是妈妈的期望值是她能在年级名列前茅。女孩子告诉妈妈说,考试这几天身体不舒服,自己已经很努力了。妈妈说:"不要找理由,不行就是不行……"最后,感到绝望的女孩用跳楼自杀这样激烈的方式解决了令妈妈不满意的问题。她留下了遗书,说不怨任何人,是自己扛不住了,还说她已经多次想过自杀。”
沈小莲针对案例分析,由于学业竞争激烈,孩子从上学开始精神压力就会突然加大,并随年级递增。如果家长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却不关注他们是否会被精神压力压垮,不去及时疏导孩子的消极情绪,还无法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对着孩子大发脾气,这样的家长,轻则让孩子患上心理疾病,重则伤及孩子的生命。如案例中的妈妈,怕是一辈子都要在悔恨自责中度过了吧?善于管理情绪的家长,是孩子一生的福气,更是每位家长一生的必修课。
情绪处理不当会影响孩子的心理
随后,沈小莲具体分析了情绪的内涵。
“情绪来源于内心,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人类最基本的情绪是快乐、愤怒、恐惧和悲哀四大类。这些情绪不仅影响到我们的身心健康,而且过于情绪化还会影响到家庭教育、人际交往,甚至我们的人生。”沈小莲说。
此外,她指出,情绪是会传递的、是可以模仿的,处理不当的情绪会扼杀幸福,会影响孩子的心理。
“有研究发现,父母焦虑与儿童焦虑存在高度相关。一项对美国家庭进行的调查研究发现,如果父亲或母亲患上焦虑症,那么与他们生活在一起的孩子患上焦虑症的风险是正常孩子的7倍。我们要注意优化孩子的情绪品质,孩子的好情绪会随着家长的变化慢慢生长起来。”沈小莲说。
从胎教到出生,再到孩子的成长过程,家长的情绪无时不是孩子学习的“榜样”。“斯霍乐教授曾经说过:"孩子出生之后就有了情绪基础,但因为孩子还小,不会管理情绪,所以他会参照父母管理情绪的办法。父母情绪好,孩子的情绪就会好。父母不会处理情绪,孩子也就不会。"”沈小莲说。
沈小莲提醒家长,极端情绪化只会造成“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家庭悲剧。
此外,家长的不良情绪会影响孩子的心理。
“家长长时间无法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会导致孩子缺乏安全感、不自信。我先给大家举个例子:我在教一年级的时候,曾教过一个小男孩。当时入学,是父母带着他来学校的。孩子很开朗,父母也对他很关爱。孩子在学校表现得落落大方,朗读课文和讲故事都表现得很积极。孩子的行为规范和成绩都很优秀。但在第二学期的时候,我发现孩子的作业没有按时上交了,上课的精神状态也是蔫蔫的。我就问孩子怎么会这样?孩子哭着说:"妈妈不要我们了"。我就联系了他的爸爸,得知孩子的父母离婚了,他的爸爸这段时间心情特别不好,总是对着孩子发脾气。”
家长要提升情绪管理能力
那么家长要如何管理情绪呢?
“首先,家长要提高自控能力。当我们情绪失控,对着孩子发脾气时,我们的孩子脑子里在想些什么呢?难道你发火,孩子们真的听进去了吗?”沈小莲提出问题引发家长思考。
她引用德国经典绘本《一生气就大吼大叫的妈妈》里的故事,说明家长的坏脾气对孩子的伤害:“绘本中一只可爱的企鹅向我们讲述了它和妈妈之间的非凡经历:"今天早上,我妈妈发脾气,冲着我生气地大叫。结果,吓得我全身都散开了……我想叫,但没有嘴。我想找,但没有眼睛。我想飞,但没有翅膀……我累了。这时一个大影子罩住了我。是我发脾气大叫的妈妈开着大船来了。她已经把那些丢掉的部分给找了回来,并把他们重新缝好连上。最后找到了我的脚,这下全缝好了。"对不起!"发脾气大叫的妈妈对我说。然后我们就开船回家了。"这个绘本故事很形象地道出了家长的坏情绪给孩子的伤害。这只小企鹅在面对妈妈发火时,被吓得魂飞魄散,这与现实生活中,家长对孩子的态度是何等相似。虽然最后妈妈把孩子的那些丢掉的部分找了回来,并把它们重新缝补好。可孩子被伤过的心不是那么容易就痊愈的。所以家长一定要提高自控能力。”
具体要怎么做呢?沈小莲建议家长要建立缓冲期。当情绪失控时,深呼吸十下,问自己三个问题:为什么生气?生气能解决问题吗?应该选择什么方法解决问题?
此外,她指出,家长还要坦诚面对自己的情绪,要记得反思总结。
家长要想管理好自己的情绪还要提高沟通能力。“亲子沟通时除了接纳、赞赏、关爱之外,我们还应该做到让孩子多开口,家长少开口。了解孩子,减少唠叨、指责。会吵架,不如会说话。要根据孩子特点,巧妙地指出错误,抚平对立情绪。要多求同存异,从相同的观点和共同的兴趣说起,了解孩子的喜好和内心的需要。还要多站在孩子的立场看问题。”沈小莲说。
讲座最后,她指出教育并不需要父母多么“优秀”,父母心态平和、情绪稳定,就是孩子最好的起跑线。好的家庭,必然是父亲是非分明、通情达理;母亲善解人意、和颜悦色。不要让孩子为自己的坏情绪买单,是为人父母最基本的责任。把好情绪留给孩子,让孩子保持快乐的情绪,未来他走到哪里都能看见光芒。
新闻推荐
最有设计感的建筑体、最具“烟火气”的老街、最适合拍照的观海点…… 珠海“网红点” 邀您来推荐
本报讯记者郭秀玉报道:为全方位推广珠海“全域旅游”,珠海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将从3月20日起,以“珠海新奇点”为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