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红茶会”为高层次人才搭建交流沟通平台,在科技前沿擦出“火花”。
一杯“红茶”能带来什么?上周五下午3时,珠海横琴创意谷内,咖啡的香气溢满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蒋昕端起手中的杯子,轻轻抿了一抿,又抬眼专注聆听起来。
“王博士,宠物宝石是怎么提取出来的?”提问声、欢笑声交替传来,博士、专家、CEO们一边讨论一边品尝着手中的咖啡。在柔和的灯光与咖啡的香气中,一场高端人才交流会正轻松展开。
这是横琴连续举办了4年的“周五红茶会”,珠海大横琴发展有限公司人才服务部副总监蒋昕正是它的创办人和负责人。伴随横琴自贸片区发展的脚步,这个“红茶会”已举办了六十七期。如今,为了更贴合现代人的下午茶习惯,“红茶”虽已经变成咖啡,但“红茶会”汇聚高层次人才、在科技前沿“擦出火花”的初衷仍未改变。
一杯飘香的“红茶”,孕育着一个自贸区的湾区人才经。
精致而别样的“周五红茶会”
4月16日的“周五红茶会”,主题是“熟悉又陌生的二维材料”,主讲人是珠海喵星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裁兼技术总监、香港理工大学薄膜光电子博士王世锋。
在交流环节,一位对宠物宝石感到好奇的女士提了许多问题。“我想问下王博士,宠物宝石是怎么提取出来的,是怎么变得透明的呢?”正是其中之一。
王世锋所在的珠海喵星石公司于今年3月在横琴成立,其利用基于等离子体辅助热压技术的晶石生长技术,可将逝去的宠物骸骨转化为具有特殊色泽、形状、透明度和晶体结构的宝石纪念品。借助“周五红茶会”,王世锋带着“喵星石”品牌完成了亮相。
“我自己也养宠物,对这个话题比较感兴趣。”横琴孔雀大讲堂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冬炎照例坐在前排,她是“红茶会”的老面孔了,自从2018年公司落地横琴以来,只要人在横琴,她都会前来参加。
主讲嘉宾的专业性和多元化的内容,是吸引刘冬炎的最大原因。“每一期的嘉宾都是高层次人才,在各自研究领域十分杰出。”她介绍,横琴孔雀大讲堂公司的业务涉及广泛,因此每期主题不同的“红茶会”为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
另一名“元老级”参与者——珠海漫漫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何博士则用了两个词评价“红茶会”:“有高度、有意思!”何博士曾在“红茶会”上做过有关卫星技术及应用的主题分享,“当时有好多人向我提问,比如卫星怎么找目标,能看到地上的人吗,能看得清人脸吗?”
“活动小而精,大家的交流沟通就更直接、更充分。”蒋昕认为,好的灵感一般都是在自由的氛围里产生的,“红茶会”的形式比较轻松,活动的主角只有主讲嘉宾一个,容易与听众擦出“火花”。
从安薇塔英国茶屋的一杯红茶开始,“红茶会”不仅走进过华发商都、北山大院,足迹还遍布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等一批高校。
蒋昕说,为了带给参与者更好的沉浸式体验,她和工作人员在细节上下足了功夫。在关于无土栽培的一期“红茶会”上,参与者可以边听边品尝无土栽培出的蔬菜;横琴澳门青年创业谷成立三周年时,“红茶会”还邀请了珠海欧比特宇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颜军主讲,所有茶点都被制成了独特的卫星造型。
从海外咖啡馆带回的“茶会思维”
这场别样的“红茶会”是如何诞生的?这与蒋昕早年的海外经历密不可分。原来,蒋昕曾在加拿大与南非留学、工作长达12年,受到国外创业咖啡馆的启发,她认为思维的火花正是在这样舒适、自由的环境中碰撞产生的。
6年前,她回国来到横琴,在微微的海风、清新的空气中,这束小小的“火花”再次在她的脑海中燃起,她决定在横琴办一个以各领域专家为导向的人才交流会。“横琴毗邻港澳,出入境很便利,环境也很舒服,而且还有许多政策优势。”在蒋昕看来,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人文环境,横琴都是她回国后的不二之选。
人才交流会如何开展才能更吸引人?作为一名“海归”,蒋昕综合考虑了“海归”人才的生活习惯与当下更受年轻人青睐的轻松氛围,最终把交流会时间定在周五下午3时至5时。“这是传统的英式下午茶时间,也是"周五红茶会"名字的由来。”
与传统严肃的学术会议或大型讲座不同,“红茶会”的氛围是轻松、自由、小而精巧的。与会嘉宾往往是一边品尝精致的茶点,一边交流科技领域的前沿热点。
“"周五红茶会"这个名字,不仅包含了人才交流会的时间、形式,更蕴含了独特的理念。”蒋昕介绍,“周五红茶会”的英文是BTi-Share,BT为Blacktea(红茶)的缩写,share代表了分享,i则有很多层含义,可理解为英文中的I、IT、innovation(创新)、intelligence(智慧)等。
除此之外,“红茶会”的理念不同于传统“以听众为导向”,而是“以专家为导向”。每一期活动的主讲嘉宾多为珠海创新创业的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入选者,身兼领域专家与企业家双重身份。蒋昕介绍,“周五红茶会”的特色之一就是主讲嘉宾希望请什么样的听众,主办方再去针对这张“听众画像”去邀请听众,实现“精准投放”。
“有时候专家想和同行交流,我们请的就是同行业的企业家;有时候他希望有一些融资、业务拓展的需求,我们也会针对性地帮他请这些人;还有一些专家社会责任感很强,希望通过自己的演讲让人们对这个领域有更深的认识,通常就是感兴趣的听众即可。”蒋昕介绍。
让“茶香”飘满国际人才岛
在蒋昕看来,“周五红茶会”举办的初衷,就是为高层次人才搭建一个小而精的交流对接平台。而专业思维的“碰杯”之外,资源聚集对接的火花也在这里悄然擦起。
一期有关数据存储和信息安全的“周五红茶会”让蒋昕印象深刻。虚拟化存储软件领域的“技术大牛”任永坚博士做主题分享时,现场与珠海大横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成功对接,促成了信核科技在当地的第一单业务。“虽然那期人数并不多,但是非常有效率。”她回忆道。
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漫漫科技的何博士告诉记者,在他作为主讲嘉宾的那一期“红茶会”,认识了一位从海岛远道而来参与交流的担杆镇负责人,“是"红茶会"让我们产生了联系,现在我们正计划于近期进行海洋卫星遥感产品的合作推广”。
比珠海的海岛更远的,还有来自海外的听众。“瑞银证券中国区的负责人受邀在"红茶会"上发表演讲时,就有从日本特意赶来旁听的粉丝。”蒋昕感慨道,虽然“周五红茶会”小而精,但号召力却很强,而且吸引到的往往都是同样的高层次人才。
“创新”与“智慧”以外,BTi-Share(周五红茶会)的“i”还藏着一层特殊含义——“internationalization”(国际化)。蒋昕眼中的横琴已成为珠海的一张国际名片,如何更好助力打造“国际人才岛”,也是她一直思考的方向。
“"周五红茶会"营造了一种国际化的人才氛围,无论是吃着英式下午茶还是喝着星巴克咖啡,它正在构成一种不断吸引国际化人才、高层次人才的软环境。”蒋昕说。
实际上,在横琴,除了有集聚科学大咖的“周五红茶会”,还有与硅谷专家实时视频连线的横琴硅谷创新论坛,以促进两地创新科技的产业、资本、人才的融合与交流。而“横琴·菁彩说”则为希望分享创业故事、拓宽人脉关系的年轻群体提供了一个更为开放的社交平台。
为人才搭建交流平台,蒋昕把眼光放得更远。“虽然始于横琴,但应不限于横琴。”她希望,能够通过"周五红茶会"这样的平台,充分发挥全市高层次人才的资源优势,实现辐射全市乃至整个粤港澳大湾区高端资源的聚集融合。
蒋昕透露,为融入更多特色场景,下一期“红茶会”将计划在星乐度·露营小镇的码头以“庭院式”的方式进行。“或许我们今年夏天还可以考虑把"红茶会"开到邮轮上,既能尝试用卫星遥感技术进行海钓,又能一边吃海鲜一边"头脑风暴"。”何博士话音刚落,两人不约而同地发出了爽朗的笑声。
新闻推荐
活动现场羊城晚报讯记者钱瑜、通讯员杜达俊摄影报道:《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