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廖明山蒋毅槿报道:日前正值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5月11日下午,珠海红塔仁恒包装股份有限公司里来了几位特殊的“医生”,他们直奔生产车间内大大小小的用水设备,展开细致“体检”。这样的“体检”是市水务局不定期开展针对珠海市用水大户重点监控对象的工作检查,自今年4月中旬以来,珠海市已对42家高耗水行业企业的工业用水情况进行了不定期检查,通过检查工业用水情况等事项,全面了解企业节水工作。
近年来,珠海市深入贯彻“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新时代治水方针,扎实做好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工作,切实把节水作为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配置、调度的前提,着力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型向水资源集约型转变,不断强化节水管理,深化节水措施,通过积极整顿或关闭用水技术落后、水资源消耗大、水污染严重的企业等措施,实现了产业结构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在珠海红塔仁恒包装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记者看到市水务局相关工作人员和该公司的技术人员一道对每个用水部件均仔细检查。据了解,该公司通过多盘过滤白水回收系统代替了原有的水处理机添加系统、露天白水回收系统,建成后能大量回收白水中的细小纤维,降低原料损失、节约生产成本,减少废水中悬浮物含量,仅此一项改造为该企业年节水39055立方米、节约成本102.87万元。
与此同时,该企业还对湿部化学添加系统进行改造,提高化学品使用效率,减轻系统结垢情况,降低吨纸水耗。按年产量20万吨计算,改造后又可为企业年节水60万立方米。
“公司2020年在产量增加22.5%的情况下,吨纸耗水下降了12.1%。”珠海红塔仁恒包装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徐斌告诉记者。
据悉,在促进工业领域持续做好节水各项工作的同时,珠海市也将强化节水载体建设。按照《珠海市节水行动实施方案》安排部署,到2022年,全市高校全部建成节水型单位,市级党政机关全部建成节水型机关,节水居民小区占比超过20%。
新闻推荐
在医院开展反诈宣传羊城晚报讯记者郑达、通讯员夏浩摄影报道:今年的“5·12”护士节意义非凡,珠海医护人员在10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