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会现场,相关领导答记者问
文/图羊城晚报记者郑达
5月1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举办的“2021年《法治蓝皮书》发布暨中国法治发展与展望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并发布了《法治蓝皮书:珠海法治发展报告(2021)》。据悉,今年是《珠海法治发展报告(2021)》连续第三年发布,珠海提交了一份全面客观且翔实地记载了珠海法治实践发展的现实答卷。
《珠海法治发展报告(2021)》由总报告和24篇分报告组成,总报告通过大量的数据和案例概括梳理了法治珠海建设与时俱进的实践进程,并描述了2021年珠海法治发展的趋势和相关重点领域的法治展望;分报告关注“法治化营商环境”“珠澳法治合作”“司法建设”“社会治理”四个领域的重点、难点与热点,对珠海法治建设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论证和思考。
继续探索营商环境改革.
《珠海法治发展报告(2021)》介绍,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社会造成的冲击,珠海以珠澳深度合作开发横琴为总牵引、主平台,继续致力于营商环境领域的改革探索,全力配合澳门做好出入境管控和物品检测,有序推动珠澳两地人员正常往来,加强市场监管和综合执法,严密监测野生动物疫源疫病防控预警和应急处置,严厉打击涉疫情刑事案件,确保社会治安稳定有序;通过数据资源服务平台与政务应用系统对接,实现政府管理与公共服务的智能化,建立完善对澳便利型营商登记体系以及对澳高效型营商服务体系,保障经济创新驱动发展;建立司法保护为主导、行政保护为支撑、仲裁调解、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为补充的知识产权“大司法”保障体系;深化珠港澳三地之间的调解合作,构建一站式多元解纷,升级线上跨域诉讼服务,推进疫情防控期间市场环境、政务环境、司法环境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全面优化。
坚持“民生为重”理念
《珠海法治发展报告(2021)》认为,珠海坚持“民生为重”理念,在推动内地与港澳不同的法律制度之间的经验共享、优势互补以及规则衔接等方面的实践与努力。同时珠海继续稳步推进司法改革,以公正、高效、权威为司法目标,加强关键领域的风险预警和预控,努力破解司法难题。珠海按照“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明晰社会治理权责关系,激发社会活力,在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以及推动构建粤澳双方共商共建共管的新机制方面,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良性互动。
此外,《珠海法治发展报告(2021)》认为,“一国两制三法域”下,粤港澳区域之间存在法治结构及其程度的差距,珠海的部分法治改革举措还有待在实践中进一步加强落实、调整和完善,改革成果需以法治方式加以巩固和扩大,一些合作平台还处于基础阶段,缺乏整体规划,金融市场的互联互通、民生领域的规则衔接、社会治理方面的合作共享、港澳专业技术人员的资格互认以及内地与港澳之间的法律服务合作还需在法治框架下进一步更高标准地统筹谋划,纵深推进琴澳规则衔接、融合发展仍具有挑战性。
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应松年表示,珠海的法治发展经验,充分鲜明地体现了法治对全面深化改革、对优化营商环境、对有效保障民生的保障作用,“珠海探索的解决方法和创新做法,可为其他地区解决同类问题提供参考。”
新闻推荐
这里创造了多个“世界之最” 六年筹备九年施工数万名建设者披荆斩棘定义世界一流品质桥梁
港珠澳大桥早在1983年,香港爱国人士胡应湘就提出了兴建大桥连接香港及珠海的构想。从2003年成立协调小组,启动港珠澳大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