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凌晨4点多,闸坡网箱养殖渔排,渔民将鱼装运到渔船。
操控吊机的工人。
5月17日凌晨4时40分许,渔民准备将渔船里的鱼转运到货车上。
渔民将网箱里的鱼装进网兜,通过吊机转运到船上。
待装车完毕,天已微明。
工人操控吊机,将鱼运到卡车上。
合力将网兜里的鱼装到卡车。
休渔期的闸坡网箱养殖场。
当岸上的灯火熄灭,人们沉浸在梦乡的时候,海陵试验区闸坡网箱养殖渔排的收鱼人陆续登场,漆黑的大海上泛起点点灯光。
凌晨两三点,收鱼人开始劳作了,乘着渔船前往网箱养殖渔排,将一箱箱鱼从渔排打捞到船上。
5个人在渔排上负责将鱼装进网兜,1个人负责操控网兜的转向,2个人则在船上负责抓住网兜,将鱼放入船里。8名收鱼人1个多小时就装满了整整一船鱼,重量在1万公斤左右。
满载一船鱼来到岸边,又开始了紧张的工作,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将鱼从船上转移到岸上的大卡车。一群忙碌的收鱼人打破了岸上寂静的夜,船的马达声、机器声、收鱼人的叫喊声混杂在一起,岸边喧嚣起来了。
再经过近一个小时的装运,整整一船鱼又转移到了卡车上。此时,天已微明,一排排渔船在海上若隐若现,远处的网箱养殖渔排也慢慢露出全景。收鱼人忙碌了一晚之后,乘船离去。
岸上的卡车满载新鲜的鱼即将出发,它将在上午9点前到达珠海,通过各个肉菜市场,进入千家万户。
收鱼人光叔说:“我们都是‘夜猫子’,只有凌晨将鱼收好了,市民早上才能买到新鲜的鱼。”
这群“日落而作,日出而息”的劳动者,选择在深夜劳作,鲜有人知道。但是,在白天喧嚣的菜市场,这群黑夜劳动者的成果,却被千万双眼睛注视、挑选,成了家喻户晓的产品。
劳动,不管是在黑夜,还是在白天,都在维护着这个世界共同的生活,让它有序运转,让人们享受着生活的安宁与和谐。但不管是可见的白天,还是不可见的黑夜,劳动者的故事都应该被记录,他们共同构筑了精彩纷呈的世界。
■ 摄影/宋福亮 ■ 撰文/杨辉南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耿晓筠)继本月15日农业银行对网上银行、掌上银行渠道账户贵金属业务限制交易后,工商银行也宣布于23日对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