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何进
通讯员赖秋娴
居民的烦心小事,就是拱北街道桂花社区党委的头等大事。近日,桂花社区又一“民生微实事”项目——侨社宿舍小区户外“侨胞之家”建成并投入使用,为小区居民提供了一个公共活动空间,受到居民交口称赞。
侨社宿舍小区是桂花辖区的无物业老旧小区,建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共4栋居民楼,120户住户,居民多为印尼归侨、马来西亚归侨,因历史原因,小区内没有配套的公共活动空间,老人、小孩没有一个健身活动的场所,居民缺少交流互动的平台。
今年5月,桂花社区党委开展“民生微实事”入户走访,在征求居民意见建议时,归侨、老党员胡云来代表居民向社区党委“点菜”:希望社区党委能够为小区的老归侨和亲子们打造一个健身休闲的场所,让老人、孩子“老幼皆有所乐”。
“居民有所呼,社区党委有所应。”收集到这一诉求后,桂花社区党委高度重视,利用“相约周二”驻点活动,联合街道驻点团队、香洲区侨务局有关负责人一同到侨社宿舍小区实地考察。在考察中发现,小区A座旁有一处200平方米的闲置空地,堆放着各种杂物,不仅不美观,还影响小区居民出行和居住环境卫生。随后,桂花社区党委召集小区的党员、居民代表召开居民协商议事会,就利用该闲置空地打造小区户外健身休闲场所问题听取居民意见建议。
在议事会上,居民表示,希望把空地改造一下,让老年人可以在这里健身休闲、喝茶聊天,小孩儿可以在这里玩耍,为居民打造一个户外“侨胞之家”。该“民生微实事”项目得到了香洲区侨务局的大力支持,并专门划拨2万元专项资金,表达对侨胞们的关心和关爱。
在各方的大力支持下,5月18日,侨社宿舍小区户外“侨胞之家”项目正式动工,施工队清理了堆放的杂物、拆除了破损单车棚、疏通了周边下水道、翻修了围墙、修剪了大树,并重新添置了6套健身器材、一套石桌椅、一个组合型儿童滑梯,还铺设了颗粒胶垫,使原来的卫生“黑点”变成了小区健身休闲场所。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马涛通讯员杨峥林碧娜张梦颖)一边是无法继续忍受的丈夫,一边是坚决不愿放手的妻子,丈夫两年内三次起诉离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