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5G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列为2019年经济建设的重点任务之一。与传统基建相比,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内涵更丰富,涵盖范围更广,更能体现数字经济特征,能够更好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在我国新时期经济发展建设中具有新的使命和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推进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奠定了新基础。
数字经济的发展,必须有相应的数字化基础设施作为基础和保障。纵观全球经济发展历史,已经完成的三次工业革命都是以相应时代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标志和必要条件。例如,由蒸汽机推动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以铁路和运河建设为标志和必要条件的;由内燃机和电力驱动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以高速公路、电网建设为标志和必要条件的;由计算机和通信技术推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是以互联网和信息高速公路建设为标志和必要条件的。在全球进入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初始阶段,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以数字化为核心的新型基础设施正在成为全球产业竞争和投资布局的战略高地。
我国第一次作为原发性国家,与发达国家一起站到第四次工业革命和数字经济的同一起跑线上,大力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既能发挥我国在顶层设计和集中建设方面的制度优势,又完全符合国际经济发展潮流下的国际贸易规则,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其次,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推动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造了新动能。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不同于传统基础设施的土地、资源要素投入,可以拉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人才和知识等高级要素的投入,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提供需求载体,为我国以创新为驱动的经济转型提供动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不同于传统基础设施的投资运营模式,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覆盖面将更加广阔,不同领域的基础设施交叉融合度更高,参与投资建设和运营的主体更多,支撑的业态更丰富,对投资和运营模式创新的要求也更高。例如,5G的建设一方面需要无线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推进,另一方面也需要智能交通、智慧城市、智能家居、智能制造和智慧能源等主要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的支撑,在以5G为重点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传统投资、建设、运营主体的边界发生改变,新型的投资和运营模式应运而生。新型基础设施对应的产业生态系统更加丰富,也为创新型企业和民营企业的进入和参与建设创造了更大空间。
再次,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改善我国投资结构。
当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传统基础设施建设已经进入或越过峰值,投资建设的边际收益已经趋于递减,以“铁公机”为代表的传统基础设施建设虽然短期内仍然能够起到一定扩大内需作用,但对我国的经济结构优化作用已经有限,同时还会带来一定的债务和金融风险。在全球范围内,数字经济发展已经取得广泛共识的背景下,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为数字经济的增长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也是基于边际收益递增的新一轮增长,对我国经济的结构优化效应和投资带动效应都是非常显著的。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王晓明)
新闻推荐
日前,“与奋斗者共舞,筑梦共赢2019”山湖海集团年度活动在前海JW万豪酒店举行,来自地产、金融等各界代表及山湖海集团同仁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