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蒋幸端)东莞工地管理人员要“刷脸”上班,落实企业和人员的主体责任。东莞工地将采用人脸识别、虹膜识别等手段,推行管理人员实名制。昨天,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东莞市住建局今年将推行工地管理人员实名制,落实企业和人员主体责任。
据了解,市住建局日前发布的《关于全市受监房屋市政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情况的通报》内容显示,2018年,全市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共监督了1222项项目,共5616个单位工程,总建筑面积约6140万平方米,总造价约1333亿元,防范遏制了较大以上事故的发生,全市受监房屋建筑及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今年全市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将重点做好六方面工作:压实属地监管责任,督促落实主体责任;优化监督检查模式,进一步强化监督机构的管理;加强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管理,进一步规范检测行为;通过推行现代建造方式和加强信息化手段,健全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等。
其中东莞将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动建筑工人向产业工人转变,从根本上提升工程质量安全水平;同时,开发手机APP培训模式,让建筑工人随时随地接受质量安全教育,进一步提高建筑工人质量安全生产意识。
东莞市住建局局长何绍田表示,在完善信息化手段、创新监管手段方面,东莞将采取信息化手段推行现场管理人员实名制管理,采用人脸识别、虹膜识别等手段,通过建筑劳务人员管理系统实施管理人员考勤制度,将管理人员固化在现场,落实企业和人员主体责任。
新闻推荐
东莞工地装“天眼” 通过视频监控工地 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蒋幸端)昨日,记者在东莞市住建局官方网站看到,该局发布的《关于2019年2月建筑工地视频监控实时检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