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近日,大朗镇政务服务中心举行AED设备投放揭幕仪式,市红十字会秘书长叶伟坤、应急救护培训中心执行总监尹福群、大朗镇党委委员傅秩恩、大朗镇政务服务中心主任彭衬儿,政务服务中心全体人员、综合服务中心窗口代表等人员出席仪式。
叶伟坤、尹福群、傅秩恩、彭衬儿共同为该项目进行揭幕,标志着该镇综合服务中心正式设置由市红十字会无偿提供的AED(自动体外除颤器),是全市第二个配备AED设备的综合服务中心。
与此同时,大朗镇政务服务中心组织举行了大朗镇窗口工作人员应急救护培训班,镇政务服务中心全体人员、镇综合服务中心及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窗口工作人员、朗政物管公司员工等参加了培训班。
培训现场,市红十字会的应急救护讲师以理论+实操的方式,生动详细地讲解了各种应急救护方法,并现场演示了AED和急救箱内物品的使用步骤。
据悉,目前大朗镇综合服务中心的日均人流量超400人次,随着进驻部门和事项的增加,人流量也在增多。AED的设置,进一步提升了中心的应急处理能力,最大限度保障群众健康安全水平。
“"心脏骤停"4-6分钟内进行心肺复苏(CPR)和必要的电除颤,可大大提高其存活率。研究表明,每延迟1分钟其存活率就下降7%-10%,超过10分钟,抢救成功的几率几乎为零。在我国,一旦有人发生心脏骤停,大部分人的第一举动是拨打120,但这样救护车赶到现场时,最佳抢救时间往往已经错过,导致抢救成功率非常低。”叶伟坤告诉记者。
彭衬儿表示,大朗镇综合服务中心作为公共地方,人流量大,在中心内设置AED非常必要。接下来,该中心将开展两期窗口工作人员应急救护培训班,系统学习AED使用方法和常见急救知识,充分利用"心脏骤停"黄金抢救时间,提高院前急救效率。
[AED小知识]
AED(AutomatedExternalDefibrillator):即自动体外除颤器,是一种便携式、易于操作的医疗急救设备,能够自动监测患者心律、施以电击,使心脏恢复正常运作。心脏骤停4-6分钟内进行心肺复苏(CPR)和必要的电除颤,可大大提高其存活率。由于AED可自动识别心室颤,每一步操作都有语音提示,因此只要稍加培训,就能熟练使用,适合非医护人员在紧急状态下使用,增加自救互救能力,达到“挽救生命,减轻伤残”的目的。
随着社会发展及生活方式改变,心血管疾病发生率逐年增加,而且呈年轻化趋势。其中,以心脏骤停为首发症状的心血管重症死亡率最高。据资料显示,全球每年心脏猝死的发病率达900万例,而我国每年猝死人数高达54万,位居全球第一,而80%以上的猝死是发生在院外,仅10%发生在院内。如果公共场所有了“救命神器”,对于一个心脏骤停患者,在3分钟内实施AED进行急救,可使其存活率提高到74%。
新闻推荐
治理违建如何确保效率和公正?企石城管分局探索建立“三分离”工作机制 平板电脑在手 违建信息都有
■企石城管分局执法队员用手中的移动终端开展违建执法活动本报记者郑琳东通讯员光明摄本报讯违法建筑治理,如何提高效率?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