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夏天,中国首台散裂中子源正式通过国家验收并对用户开放,目前已结束首轮运行,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目前,第二轮开放运行已经启动,计划在2019年上半年安排20余个用户开展实验。
羊城晚报记者20日获悉,东莞将高标准规划并全面启动中子科学城建设,联合深圳光明科学城联手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创新高地。
围绕中国散裂中子源这个大科学装置,东莞借鉴国内外大科学装置的相关做法,建设中子科学城,届时将聚集一批高端创新资源,打造一流的国家综合性科技创新中心。中子科学城规划面积53.3平方公里,建成后,预计会有600名左右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常年在东莞开展科研工作,并吸引聚集10万名左右全球各地的科研人才。
中子科学城地处莞深交界处,虽然与目前深圳规划建设的光明科学城直线距离仅7公里,但联通不便。据了解,连接中子科学城与深圳光明科学城之间的直达通道工程正在开展前期工作,有望今年开工。除上述通道外,松山湖还将加速推进深圳地铁13号线北延建设项目,为中子科学城对接深圳打通第二通道。随着这两条通道的打通,今后中子科学城与深圳光明科学城之间将有快速直达通道,进一步加速两地科技元素联通。
(羊城晚报记者 文聪)
新闻推荐
东莞市应急管理局、市水务局督导东莞大堤防汛备汛工作 切实保障东莞市防汛安全
本报讯在今年汛期即将到来之际,3月11日,市应急管理局、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到东莞大堤督导防汛备汛工作。当天,市应急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