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国际商务区区位示意图
“南城国际商务区”规划将进行重大调整。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卢政摄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王其琪、龙成柳)日前,市自然资源局发布了《关于发布东莞市南城国际商务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重大调整申请的批前公示》(以下简称《批前公示》),拟将“南城国际商务区”更名为“东莞国际商务区”,整体定位坚持以商务商业为主导功能,打造7天24小时活力的东莞国际商务区。
《批前公示》显示,此次控规调整的片区位于原控规的中央活力区中部,行政文化中心与南城总部基地之间,由三元路、东莞大道、环城路和宏图路围合,面积约2.14平方公里。目前,片区道路市政等基础设施有所建设,但功能开发较为缓慢,路网系统尚未完成。已出让18宗用地,其余为空地和水涧头村。
为何要对该片区进行控规调整?《批前公示》指出,一方面,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出台,东莞以“湾区都市、品质东莞”为战略目标,推动中心城区“一心两轴三片”建设,国际商务区是重要载体和标杆,要求提高品质和建设标准。
另一方面,东莞市域要求形成发展有序的“三心六片”空间结构,中心城区应与松山湖区域创新节点和滨海湾区域服务节点功能互补、协同互动,国际商务区应强化综合服务功能,完善配套设施。
打造立体多层慢行网增添高素质公共配套设施
此次调整的思路除了将《东莞市南城国际商务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更名为《东莞国际商务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还根据上位规划和市政府原则同意的东莞国际商务区城市设计优化方案,进一步明确东莞国际商务区的定位、调整规划结构、丰富功能内涵、优化道路交通、完善配套设施、提升空间环境和景观品质。
调整后,东莞国际商务区的功能定位将得到优化,其整体定位坚持以商务商业为主导功能,将打造7天24小时活力的国际商务区,用地规划转向丰富、多元、混合。
在规划结构上,片区将由原规划“一心、两翼、三轴、三节点”调整为“一心、两轴、一带、四区”,形成大疏大密的空间形态;在交通体系方面,片区坚持“小街坊、密路网”,并与轨道交通紧密联系,打造立体多层慢行网。
此次调整从原规划关注经济转向提升环境品质,增强地区活力和人气;从重视建筑物本身质量,转向强调公共空间品质。同时,对比原规划,调整后增添高素质的教育医疗、文化艺术、休闲娱乐等公共配套设施,将形成吸引优秀企业和人才的竞争力优势。
新闻推荐
东莞农商银行高埗支行“巾帼文明岗”的创建既给予了全行女职工一个岗位建功、岗位成材的平台,更提高了支行员工的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