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魁教授讲座现场。通讯员 供图本报讯(记者莫文艺通讯员张艳芳郭华亮)近日,由,东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东莞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主办的东莞市第十届“科技创新,成就梦想——中科院专家进校园活动”成功举办。来自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的六位专家深入东莞市中小学进行了30场精彩的科普报告。报告主题涉猎多个领域,有机器人、核试验、声音中的力学、水资源保护、航天遥感等;各位专家深入浅出、生动有趣,各校师生兴趣高涨、热情洋溢,每个现场都座无虚席;报告对象从小学三四年级到高中一二年级,受众学生达13000余人。
什么是机器人?原魁教授以播放日本搭弓射箭的人偶视频为切入点,告诉学生不一定像人的机械就是机器人,不像人的就不是机器人,判断的依据是它必须有“大脑”能改变自己动作的才能叫机器人。讲座中,孩子们被那手艺高超的点焊机器人、力大无穷的搬运机器人、能深入地下管道检修管道病害的管道检测机器人所折服;为有机器人能助军队、警察、消防战士救死扶伤,减少伤亡而感到高兴欣慰;为能有人帮我们人类代劳,帮我们炒菜、扫地、陪孩子,使我们能从繁忙的生活琐事中能腾出手来做更多更有意义的事而窃喜;为机器人能够协助医生完成一台超高难度的外科手术而叹为观止。
陈光南教授以“两弹一星”为引子,带领同学们进入奇妙的物理世界,向学生普及“次声波超声波”、“超音速飞机”、“音爆”等专业知识,同时通过美妙的音乐视频,帮助同学们解密声音是如何发生、声音有什么特性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科学规律。在与学生互动环节,引导学生要时刻保持着一颗好奇心,坚持观察、思考与学习。讲座不仅让学生领略到了各种声音的奥秘与神奇,还体会到了“科学就在我们身边”,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科学的兴趣。
“同学们,有不会脏的衣服吗?”报告会一开始,郭传杰教授就利用不会脏的衣服和荷叶的关系,把同学们带入了奇妙无穷的化学世界。讲座中,郭教授让大家了解到火的燃烧是氧气、燃点、可燃物三者同时存在才能发生的,由此引出链式反应和灭火的条件,只需消除其中之一即可灭火。同时,穿插一些人生哲理,让同学们了解火焰、灭火的小知识的同时学到了做人的道理。
水是我们的生命之源,许木启教授从水在我们人体所占的比重、地球上存储的淡水量、中国人均淡水占有量三个方面阐述了水对我们人类的重要性。用北京高碑店湖热污染、长江白鳍豚灭绝、白洋淀湖泊受污染等事例指出了水污染对生物、人们生活、海洋生物的危害性。针对污染现状,从“生物监测”、“污水综合治理”、“水污染治理与成效”三个方面介绍了我国目前治理水污染的方法、措施。用北京通惠河、北京凉水河、云南滇池等案例,展示了治理水污染所取得的成绩。用西北干旱地区民众如何节约用水等例子,呼吁同学们提高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潘习哲教授通过深入浅出的语言,利用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形式,以“高分4号”为切入点讲述了通讯导航卫星、遥感卫星和科学卫星的不同特点,并强调了遥感在军事、环境保护和预防减灾以及现代战争方面的重要意义。报告通过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为同学们揭开航天遥感的神秘面纱。演讲中不时穿插师生丰富而热烈的互动,氛围分外浓厚。
李廷芥教授直言,原子弹的成功爆破,意义重大。不仅仅是国家军事力量和国际地位的提升,它打破了美、俄的核垄断和核威胁,还给中国人民留下了强大的精神财富,在与同学们分享的过程中,李教授强调了“马兰精神”。通过列举以“林俊德”为代表的具有“马兰精神”的优秀个人,李廷芥教授呼吁学生学习并发扬核事业工作者们刻苦专研、求真务实的精神,努力把艰苦奋斗、开拓创新、无私奉献的“马兰精神”融入学习和生活中去。
新闻推荐
三个月公布27个城市更新单元今年东莞拟投208亿元开展城市更新,力度为历年最大
今年东莞拟投208亿元开展城市更新,力度为历年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