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涌举行的春风行动招聘会吸引了众多求职者
麻涌2月创业就业补贴名单出炉,1452人获得创业就业补贴,包括创业启动资金扶持、户籍人员就业补贴、应届生就业奖励等补贴奖励。
扩大补贴范围、提高补贴金额、增加补贴项目——麻涌促进创业就业资金从1000万元增加至2000万元。
这是麻涌全力扩大就业、促进创业的生动注脚之一。
今年,“推动百万劳动力素质提升工程,促进就业创业”写进麻涌十件民生实事,从培养“一镇一品”技能人才2000人、开展粤菜师傅培训100人次、实现全镇新增就业1000人、推动和帮扶400名登记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到实现年内应届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96%以上,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实现100%就业,再到确保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登记失业人员推荐就业服务率达100%……一个个具体的目标数字和行动,正成为麻涌落实“就业优先”战略,促进创业就业的具体探索和实践。
增加补贴
“促创业就业资金”翻倍
麻涌漳澎村的陈嘉宜是《麻涌镇促进创业就业实施方案》的众多受惠者之一。去年刚回到家乡开服装电商公司的她,目前已经申请到市、镇两级的创业扶持资金、社保补贴等,其中社保补贴为她每年至少节省6000元的开支,这项补贴最高申请年限为3年。
陈嘉宜回家乡创业当年,麻涌在落实市就业创业补贴政策的基础上,创新出台《麻涌镇促进创业就业实施方案》,镇财政投入专项预算资金由2009年开始的每年1000万元增加至2018年的2000万元,进一步扩大补贴范围,提高补贴金额,增加补贴项目,从技能培训、促进就业、鼓励创业等方面全方位推动群众创业就业,实现户籍劳动力就业补贴全覆盖。
麻涌正依托中大创客坊、椰林科技创意园等创业孵化基地,为有创业意向的广大青年提供一个低门槛、低成本和低风险的创业平台。在市现有创业优惠政策基础上,出台镇“创业启动资金扶持”和“创业成功奖励”,对符合条件的创业者分别奖励1万元和5000元,减轻初创企业资金压力,保障创业项目正常可持续运营,积极扶持本土优秀创业项目做大做强,发挥创业带动就业效应。
据统计,去年麻涌审核市、镇两级各项就业创业补助资金1949万元,惠及8251人,全镇新增就业1187人,全镇就业形势持续稳定,就业质量明显提高。
今年,麻涌将继续结合实际,深入实施《麻涌镇促进创业就业实施方案》,全面优化创业就业环境,引导和支持本地村民从事餐饮、住宿等旅游相关行业工作,让村民共享乡村振兴、乡村旅游发展红利。
优化服务
计划开展17场就业服务活动
111家企业招兵买马,提供岗位649个,招聘人数达3000多人,月薪最高15000元——这是麻涌镇人力资源分局本月提供的招聘信息。
“统筹推进企业用工需求,开展多项就业服务”是麻涌今年落实“就业优先”的实招之一。
据介绍,麻涌将全面收集用工单位特别是镇内倍增计划企业的用工需求,搭建用工单位和失业人员供需对接平台,加强就业岗位推荐,促进失业人员就地就近实现就业。2019年计划举办就业服务日活动12期,春风行动现场招聘会1期,高校毕业生现场招聘会1期,公共就业服务现场招聘会3期。
事实上,麻涌一直在努力打造优质公共就业服务品牌,坚持以“就业服务日”活动为契机,广泛收集企业岗位信息,做好“倍增计划”企业招用工服务,推荐东莞玖龙纸业有限公司申报2018东莞市技师工作站。去年1-12月,麻涌分别在新基村、大盛村、大步村等地举办系列招聘活动,其中就业服务日活动12期、公共就业招聘会7期,共组织1200多家次企业提供8200多个岗位,为5100多人次求职人员提供岗位推荐服务,其中本地村民1686名。
提升素质
培养“一镇一品”技能人才2000人
今年麻涌十件民生实事中,麻涌提出大力实施“一镇一品”产业人才培养和“粤菜师傅”工程,积极响应打造“技能人才之都”人才强市战略的号召,围绕支柱产业、特色产业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快培养产业转型升级急需的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
今年,麻涌计划培养“一镇一品”技能人才2000人,开展粤菜师傅培训100人次。
自东莞市提出打造技能人才之都和实施“一镇一品”产业人才培养计划以来,麻涌镇全面部署劳动力素质提升工程,把支柱和特色产业紧缺人才与本地劳动力就业意愿结合起来,针对性开展美食点评提升、船员、叉车司机、SYB创业培训等特色精品培训班,根据不同课时发放600-1800元的自主参训生活津贴,提高户籍人员参训积极性,培训结束后对参训学员未来的就业进行跟踪,根据学员的就业意愿和技能水平及时推荐就业岗位。
去年举办景点导游从业人员、美食点评提升、叉车司机、西式面点、“一镇一品”SYB特色创业等38期培训班,培训户籍劳动力1486人,充分发挥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基础性作用。去年10月,麻涌成功协助培训机构与学员共同成立“私享家健康养生店”麻涌旗舰店,吸纳22名大龄农村妇女就地就近就业。
不仅如此,麻涌还坚持以美食为突破口带动旅游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不断提升麻涌本土厨师烹饪水平,倡导创新精神和工匠精神,举办2018年“寻味东莞”之“美丽乡村·粤菜师傅”烹饪电视大赛麻涌镇选拔赛。选拔赛以“发掘烹饪技能高超的粤菜大厨”和“镇街特色名菜”为亮点,挖掘地方特色美食文化、展现非遗传统美食,全方位多角度融合全域旅游,通过竞赛将美食和乡村旅游相结合,展现麻涌“粤菜大厨”的实力,将“粤菜师傅”工程与乡村振兴相结合,促进农民致富和乡村振兴发展。
促进就业创业
多渠道促进不同群体创业就业
从推广就业安置基地和企业村民车间,到鼓励有条件的退休劳动力继续就业,再到着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麻涌一直致力于促进不同群体就业创业。
麻涌积极推广就业安置基地和企业村民车间政策,力促本地群众转变就业观念,多渠道、多形式就近就地就业。对月工资总额低于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户籍劳动力,在安置基地工作可申请每月最高不超过500元的就业补贴。月工资总额高于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户籍劳动力在村民车间工作,可申请每月300元的就业补助。此两项政策把女性退休人员(50至60周岁)也纳入到补贴对象范围,形成下有户籍人员就业补贴,上有村民车间补助的全覆盖就业扶持体系,在全镇范围营造了充分就业和稳定就业的良好社会氛围。
麻涌通过调研发现,部分本地50至60周岁大龄女性劳动者仍然具备一定劳动能力,并且就业意愿较为强烈,针对这个群体不能购买社会保险而造成企业不敢聘用的问题,麻涌镇联合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制定《雇主责任保险方案》,约定以不记名的方式,由镇财政全额出资为参加工作的返聘人员(女性50至66周岁、男性60至66周岁)投保雇主责任险,每人每年保费700元,进一步减轻企业用工成本负担,降低用工风险,保障劳动者切身利益。截至目前,共为350名退休返聘人员投保雇主责任险。
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麻涌对本辖区应届毕业生进行了摸底调查,进一步了解了应届毕业生的毕业院校、所学专业、就业困难等基本情况。落实高校毕业生报到及就业推荐工作,麻涌实施高校毕业生网上报到工作,对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进行一周一岗就业推荐。同时,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培训,高校毕业生现场招聘会,开启校企合作,深度培养人才,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抢占先机。
评论
多措并举激活村民创业就业氛围
东莞日报评论员高剑
本报报道,2月,麻涌创业就业补贴名单出炉,1452人获得创业就业补贴。麻涌促进创业就业资金从1000万元增加至2000万元。今年,“推动百万劳动力素质提升工程,促进就业创业”写进麻涌十件民生实事。
之所以把帮助村民创业就业列入民生实事,入围政府要优先解决尽力解决的问题清单,就在于村民的创业就业还是区域内民生的痛点和难点。在一些村民家庭里,从学校毕业的年轻人就业路径太窄,存在着毕业即失业的问题,让家长们不能不忧心于这些孩子无所事事,无事生非;而村民中也有一些五六十岁的妇女,尚具备劳动能力,如果无法就业创业,她们也可能无事可做;特别是某些困难村民家庭,如果不就业和创业,他们的生活境遇也是难题。
另一方面,近年来,随着华阳湖生态环境的复原和开发,华阳湖成为远近闻名的景点,麻涌旅游业也越来越有知名度,每到节假日,不仅东莞,还有广州和深圳等地的旅游群体来麻涌游玩的频次和人数都不断创新高,麻涌全域旅游的大模样基本成型。因此,作为全域旅游开发标准配置的餐饮、住宿等也遇到发展良机。
麻涌当地某些美食,在东莞向来拥有知名度,而这些美食的地道手艺主要掌握在麻涌本地人手中,因此,动员和组织麻涌本地人就业创业,无疑就是加大全域旅游的开发能力,就是生成更有麻涌特色的全域旅游的竞争力。
今年,麻涌深入实施《麻涌镇促进创业就业实施方案》,全面优化创业就业环境,引导和支持本地村民从事餐饮、住宿等旅游相关行业工作,让村民共享乡村振兴、乡村旅游发展红利。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就业优先政策要全面发力。我们可以看到,麻涌多措并举激活村民创业就业,体现了就业优先,不仅可以真心实意地帮助村民创业就业,帮助村民解决忧心的难题,而且,更可能集合村民的个体行动于麻涌开发全域旅游的集体行动,在努力提升民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同时,共同发力于建设“湾区科创新港生态品质麻涌”目标。
走访
22个“村民车间”帮助800人就业
本报讯(记者邓文燕通讯员麻涌宣)今年42岁的漳澎村民梁婉宜结束了“家庭主妇”的生活模式,进入村里的东莞市利士玩具有限公司上班。
“每个月有工资拿,还能申请300元补贴,中午还可以下班回家做饭。”正在东莞市利士玩具有限公司生产线上组装玩具水枪的梁婉宜跟记者说起了自己的变化,她原是一名普通的家庭主妇,平时在家带孩子做饭,没有其他收入,自从来村民车间上班,不仅学会了新的技能,还认识了很多朋友。
目前,在麻涌像东莞市利士玩具有限公司这样设有“村民车间”的企业有22家,近800名麻涌人跟梁婉宜一样,享受在家门口上班的便利。
解决用工问题带动村民就业
东莞市利士玩具有限公司是一家塑胶玩具制造和加工企业,也是麻涌第一批设有村民车间的企业,至今已经8年了,该企业的村民车间开设后,吸引了300多名村民前来就业。
该公司人事主管萧艳冰表示,生产型企业经常会面临招工难问题,但有了村民车间,吸引了更多本地人来上班,本地劳动力相对稳定,公司用工问题解决了,同时也带动了当地村民的就业。
据介绍,该车间的村民年龄大多四五十岁,年纪最大的梁阿姨已经50多岁了,以前一直在公司工作,到了退休年纪就转到村民车间继续上班。对她来说,上班不只是工作,她已经习惯了这个地方,也喜欢跟同事们一起工作聊天。
以后村民车间数量还会增加
记者了解到,在村民车间全日制岗位实现就业的本镇户籍人员,与企业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并在该企业参加社会保险,月工资总额高于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除了领取企业的工资,每个月还能拿到300元的村民车间补助,工作简单、上班便利,帮助不少户籍人员解决就业问题,也吸引了许多外出的麻涌人回乡就业。
据麻涌镇人力资源分局统计,目前,麻涌镇共设立村民车间22间,吸纳了近800名本镇户籍人员就业。2018年共发放村民车间补贴248.16万元,其中企业培训费补贴11.7万元,户籍人员就业补助236.46万元,以后的村民车间数量还会增加,为本地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广阔的就业平台,让越来越多的村民在这里实现就业。
数说
麻涌创业就业
大力实施“一镇一品”产业人才培养工程,培养“一镇一品”技能人才2000人,开展粤菜师傅培训100人次。
深入推进促进就业创业政策,全面优化创业就业环境,实现全镇新增就业1000人,推动和帮扶400名登记失业人员实现就业。
实现年内应届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96%以上,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实现100%就业。
加大对就业困难群众的资金、政策等帮扶力度,落实地区劳动力转移工作,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全年促进创业300人。
确保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登记失业人员推荐就业服务率达100%。工伤保险费率在现有下调30%的基础上,再统一阶段性下调20%。
新闻推荐
麻涌镇党委中心组专题学习《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 举全镇之力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本报讯昨日下午,麻涌镇党委中心组召开专题学习研讨会,深入学习贯彻《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