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东莞
新岭南 > 广东 > 东莞 > 今日东莞 > 正文

桥梓村:爱莲文化诵古今 书写时代新篇章

来源:羊城地方 2020-09-11 09:59   http://www.kcqsx.com/


桥梓村将爱莲文化和红色文化作为重要元素融入到建设中

中共东莞县委机关旧址陈列馆

文昌阁

桥梓村的“红色基因”

浣薇书院

文/图羊城晚报记者谢颖实习生曾晓莹

经过笔直的桥梓大道,穿过壮观雄伟的牌楼,种满莲花的爱莲湖以及开阔的爱莲广场便映入眼帘……东莞常平镇桥梓村立村于南宋,建村的始祖为周敦颐第7代孙周演溪,经过700余年的发展壮大,成为发展较为繁盛的“东莞市历史文化名村”。

今年,桥梓村以创建全国文明村镇、广东省文旅特色村为契机,以文化强村书写着时代新篇章。

淘汰落后产能打造高新园区

上世纪80年代初,桥梓是常平最早引进“三来一补”企业的村庄之一,毛织、电子、塑料加工企业纷纷入驻;1990年,该村年集体收入超1000万元,成为当时与凤岗雁田、中堂潢涌、虎门龙眼、长安乌沙齐名的东莞“五强村”之一。

为了适应高新技术企业发展需要,桥梓村近年又踏出了“转型升级”的重要一步,一方面,对村集体存量厂房物业的使用年限、结构承重、使用功能进行重新厘清,并造册登记。对存在安全隐患或使用缺陷的厂房,重新按标准要求整治,并完善消防安全等方面的手续,为厂房物业物色合理使用客商打下基础。

另一方面,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通过整合乡贤殷商等各种社会关系网络,积极从深圳等地区招引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企业落户桥梓,以打造东莞村集体经济强村。

此外,桥梓村还正计划趁着城市更新的脚步,将占地97亩的老旧物业拆除,高标准建设桥城高新产业园,进一步为村集体经济赋能增收。

多措并举之下,如今桥梓村集体物业厂房租金从2010年平均8元/平方米,提升至2018年平均15元/平方米。2019年,桥梓村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势头,总收入4500多万元。

传承重教传统振兴本村文化

在桥梓村,值得津津乐道的还有文化渊源。

浣薇书院、周氏宗祠、桥梓围门、盛冬祖、秀祉公祠……游走在桥梓村的小巷中,还可以看到不少历史建筑,而这些建筑的背后也承载着桥梓村“崇文重教、耕读传家”的优良传统。

先祖重视教育的传统也为周氏后人所传承。据了解,早在上个世纪初,桥梓村的海外侨胞就已经向家乡捐款建小学。桥梓村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坚持每年向在读中学生、大学生发放生活津贴和交通津贴,以鼓励青年人上进求学,近十年来,除极少数特殊情况外,青年一代基本都成为了大学生。2008年起,为实施后代人才的振兴计划,村团总支发动成立了“桥梓村大学生成长促进会”,召集本村在读大学生和准大学生们在暑期开展实践活动,包括村情民意调查、户外拓展、练舞、排话剧和组织歌唱比赛等等,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如今,桥梓村还通过创新传统文化活动形式,振兴本村的历史文化。例如持续开展春节醒狮训练与巡游、屋厦文昌阁开笔礼等活动,充分调动群众参加文化活动的积极性。

“周氏小童生”小导游更是成为桥梓村历史文化名村的一支特殊宣传队和亮丽的名片。今年已经是“小导游”活动开展的第三年,一批又一批熟练掌握桥梓村历史文化的小导游队伍,为前来参观、游学的大众服务,向大家讲解桥梓村每栋建筑背后的历史故事,传承桥梓的历史文化。

提升人居环境活化旧建筑群

以文昌阁为笔、以爱莲湖为砚、以湖水为墨……站在干净整洁的爱莲广场,有村民向记者连连点赞道:“这里以前都是又脏又乱的铁皮房、农贸市场,现在的爱莲广场是文娱活动的大舞台,也是饭后散步的好去处。”

这一切,得益于2016年以来桥梓村持续开展的美丽乡村宜居工程建设,投入资金约2000多万元开展美丽幸福村居建设工程,打造“爱莲湖景区”的沿线风景线和岭南特色建筑,拆除3.8万平方米窝棚和危旧建筑,修整村中巷道环境,在村边界建设环村绿道。

在提升了人居环境整治的过程中,桥梓村将爱莲文化和红色文化作为重要元素融入到谋划建设中。该村是周敦颐后裔的聚居地,一直大力发展品性高洁、廉洁教育的“爱莲”文化,此项环境改造工程充分结合了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精神,构建了新颖的建筑风格,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同时充分发掘本村的红色资源,利用好本村的东莞县委机关旧址、东宝工农革命军总指挥部旧址、屋厦农民协会旧址等红色遗址,发扬红色文化。

除了改善村民居住环境,2017年初,为推进对社区内老人、妇女、儿童、残疾人的综合性服务,桥梓村两委联席会议决定将一幢1500多平方米的厂房,投资近200万元改建成“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每年投入70多万元聘请专业社工,为有需要人群提供专业服务,深受群众好评。例如,面向儿童设立“四点半课堂”,面向村里七八十岁的长者成立“老人红歌合唱队”。

因此,桥梓村也荣获“2017年度广东省宜居环境范例奖”“东莞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点”等多项荣誉。

未来,桥梓村还将规划古村落旧建筑群保护和活化,以红色文化和爱莲文化为主题,整合资源规划特色乡村文化旅游路径,走出一条文化强村的科学发展路线,实现村居环境和集体经济的振兴。

新闻推荐

文化下乡活动邀请民间艺人进行剪纸、手工灯笼、泥塑等培训和制作 横沥传统手工艺激活乡村文化

横沥青少年正在半仙山村一座古建筑里学习手工制作灯笼。南方日报记者孙俊杰摄“教师节我给老师剪了个小蜜蜂,感谢老师像蜜...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评论(桥梓村:爱莲文化诵古今 书写时代新篇章)


 
频道推荐
  • 四川凉山火灾引关注 4月份是森林草原火灾高发期
  • 趣闻 再大的黑洞也比不过网友的脑洞!关于黑洞,最好玩的都在这
  • 讲道理没用?不!她坐上引擎盖后, 讲的全是道理…… 最新进展:奔驰女车主已和4S店和解
  • 直击当代婚恋痛点 《如影随心》明日上映
  • 单脚站立的火烈鸟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