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会为观众带来一场艺术盛宴。
在访谈环节中林浩力透露,手中的小提琴是一把1732年制作的古董小提琴。
文/图:张筱云
蜜蜂搬来香甜的蜂蜜,天鹅跳起了优美舞蹈,马儿在草原上奔腾……所有的“动物”在这里聚集,乐器将赋予他们生命。9月12日,“缤纷夏日——辛视界室内乐团动物狂欢节音乐会”在文化周末剧场上演。演出当晚,十多位演奏家运用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钢琴、双簧管等乐器,将古典、爵士、探戈、流行等风格音乐完美融合,多变的节奏与丰富的旋律,为观众带来一场艺术性与趣味性并重的音乐盛宴。
不同风格音乐精彩融合
音乐会以一曲小提琴协奏曲《四季之春》拉开帷幕。意大利音乐家安东尼·维瓦尔第《四季》于1725年创作,是维瓦尔第最著名的小提琴协奏曲。其中,《春》作为《四季》开篇,描绘了大自然万物复苏以及一片欣欣向荣的壮丽景象。该曲共有三个乐章,以快板、光板、快板三部分组成,整首曲子曲调悠扬婉转,旋律时而低缓时而高亢,独特的演奏风格和高超的技艺瞬间吸引现场观众。紧接着,乐团为观众带来《四季之夏》。《夏》作为G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向观众展现了炎夏恼人的情景,描绘了牧羊人和动物们在夏日暴雨来临时惊慌失措的场景。
演出期间,辛视界室内乐团相继为观众带来《百鸟之歌》《蜜蜂》《羊儿可以安心吃草》《自由探戈》《遛狗》等多部世界经典音乐。从古典浪漫到现代爵士,从探戈到流行。曲调简单活泼,旋律优美动听,为观众营造一个和谐的动物世界。
值得一提的是,音乐会除了著名经典音乐外,乐团成员、青年演奏家张茗威为现场观众特意带来即兴的钢琴演奏,娴熟和高超的技艺令现场观众拍手称赞。而最为令人动容的莫过于张茗威的原创新作《记忆成沙》。在访谈环节中,张茗威回忆说:“该作品的灵感来源于某一个无眠之夜,记忆席卷,突然想起小时候去动物园看到的大象,结合新闻报道中残忍杀害动物的场景,于是联想到一些尚未灭绝的濒危动物,便创作了这首《记忆成沙》,通过创作希望更多的人关注濒危物种,呼吁人类保护稀有动物,爱护它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音乐会以一部妙趣横生的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落下帷幕。该曲是法国作曲家圣桑于1886年创作,描写了乌龟、狮子、大象、天鹅、驴等各种动物在狂欢日里的各种滑稽有趣的情景。整部组曲由十四曲组成,漫画式的风格让整部作品充满童趣。其中的《天鹅》是最为脍炙人口、广为流传的一首作曲,也是全组曲中最为精美的音乐。演出结束后,乐团即兴加入一曲耳熟能详的《赛马》,现场观众跟随着音乐节奏拍手,当熟悉的音乐落下帷幕时,剧场内响起热烈掌声。
经典曲目引发观众共鸣
据了解,辛视界室内乐团以美国辛辛那提和中国深圳为中心,利用不同的文化背景创造多元的艺术,以崭新的视角为新一代的音乐爱好者带来多姿多彩的艺术体验。自2016年成立以来,乐团演出足迹遍及20多个城市,演出场次多达100场。“每次演出会根据不同场次以及乐团人员的变动呈现出不同风格的音乐,在尊重原作的情况下,曲目会做一些精简的改编。例如组曲《动物狂欢节》的编曲,运用双簧管和萨克斯两种乐器代替原版的长笛与单簧管,用不同乐器代表一些动物元素,为东莞观众呈现一场独特的音乐会。”辛视界室内乐团创始人、旅美青年小提琴家林浩力说。
事实上,此次音乐会有别于以往音乐会,不仅融合爵士、浪漫古典、流行等多种风格的音乐元素,还融入发人深省的教育意义,引发观众思考。“音乐会不仅是带给小朋友的,更重要的是引发观众共鸣。希望通过动物狂欢节音乐,让他们能更高标准地欣赏音乐,感受音乐美好的同时,珍爱身边的动物,尤其是对濒危物种以及稀有物种的关爱,呼吁大家保护动物。”
谈及未来计划。林浩力表示,在个人方面,今年将制作一张致敬女性的唱片专辑。此外,还将继续完成安东尼·维瓦尔第《四季》中的《四季之秋》《四季之冬》两首曲目。在演出方面,希望更多地演奏浪漫主义的作品,比如克拉拉·舒曼、罗伯特等作曲家的经典曲目。
新闻推荐
八十岁搞研究出书开课数字填充游戏 探访新中国第一位博士、泰康居民马中骐老先生
八十岁依然思路清晰敏捷的马中骐。专题“最大的幸福,是把一个不懂的问题弄清楚,再讲给别人听,让人家也搞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