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歌中华”全国巡讲课(温州站)曹永浩校长在温州中等职业学校给学生上爱国主义教育课受访者供图
在东莞,有一个“中国好人”,用融汇了“说、唱、演讲”等多种方式于一体且别具一格的方式讲述“中国故事”,受到了东莞乃至全国各地师生的欢迎。他带着他的“中国故事”走进了东莞的学校,走进了北京、喀什、武汉、温州等地;不仅如此,他还借助新媒体阅读方式,结合传统纸质阅读,将他讲述的内容结集出版成一本能寓教于乐的书——《浩歌中华》,在东莞乃至全国,率先引领了“可以听、可以看、融合新媒体”的新式读物的探索,为家国情怀主题教育增添了生动教材。
他就是“中国好人”“南粤楷模”东莞机电工程学校校长曹永浩。
语文老师传唱爱国歌曲
在曹永浩看来,学校是立德树人的地方,爱国主义情感又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来形成的共同情感,学校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因为,有家国情怀的人,才是国家需要的人。他还认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少不了国家的山川大地、灿烂文化、风土人情、悠久历史这些内容,而这些内容可以用文字、用歌曲、用图片、用动画等形式去呈现。
2016年,“广东省职业教育德育工作研讨会”在东莞举行。作为一位语文老师,曹永浩策划、主演了“浩歌中华”爱国主义教育专题晚会。参加晚会的除了来自全省职业院校的250多名代表外,还有全校学生代表、教师代表、家长代表,共800多人。曹永浩校长演唱了《龙的传人》《我的中国梦》等歌曲,还邀请了一名小学生一起合唱了《我和我的祖国》,声情并茂,沁人心扉!他朗诵的《我骄傲,我是中国人》《祖国,一首唱不完的恋歌》等爱国诗歌,抑扬顿挫,直击心灵!紧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赞美、歌颂我们伟大的祖国,将晚会要传递的爱国主义教育主题进行升华。
“怎么样对青少年进行更加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我想到了要找一些校园民谣,这些校园民谣学生愿意去听、愿意去传唱;我还找了一些情感比较自然,比较温润的诗歌,想从这个地方找到导入口,让他们一步一步地培养家国情怀。”曹永浩说。
写一本师生都喜爱的书
2016年,曹永浩花了差不多一年时间出版了《浩歌中华》。他挑选了《龙的传人》《我的中国心》《我和我的祖国》《中华民族》《我的中国梦》等十首歌曲,穿插在“文化中国”“美丽中国”“母亲中国”等十章内容中。每章又由“浩歌中华”“阅读中华”“我为祖国读诗”“我为祖国代言”等六块内容组成。书中的十首歌曲、十首诗歌,都由他本人亲自演唱、亲自朗诵。
该书是中国首部手机阅读伴侣书。只要读者用手机扫一扫书中的二维码,就能听到他演唱的歌曲或诗歌。还可以通过手机比一比、赛一赛,挑战自己知晓的爱国知识;甚至还可以通过手机扫书中的二维码,了解东莞的可园、虎门销烟、东纵抗日纪念馆等名胜古迹。该书从全新的角度,给中小学生及学生家长提供丰富多彩的爱国主义阅读互动素材,激发读者对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让爱国主义教育更接地气
有了《浩歌中华》之后,曹永浩又在思考怎样才能让爱国主义教育落地生根、更接地气。2017年,他在全校设立“爱国主义教育实验班”,通过“动起来”“唱起来”“诵起来”“讲起来”“看起来”“辩起来”“贴起来”“微起来”“做起来”“亮起来”等十个活动,让爱国走进班级,让爱国走进每一个学生心中,让青年学生在爱国中获得快乐、收获高尚。
此后,东莞市机电工程学校每学期都举办了《浩歌中华》爱国主义教育实验班展示活动、“说出你心中的故事”访谈节目、“我与浩哥一起唱中华”等校内活动,来推动主题教育。
“时代发展到今天,音乐已经深入人心,特别是青少年学生,几乎很少有人是不喜欢音乐和唱歌的。这是这个时代青少年学生的成长规律和特点。我想,爱国主义教育要是能巧妙地借助这股春风去开展,一定能让学生对祖国、对家国的热爱之情产生摸得着、感得到的体验,对他们的生命激情是一种点燃,对他们的品格成长也是一种升华。特别是对中职学生来说,这种教育形式再适合不过了。”曹永浩说。
“浩歌中华”唱响全国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庆年,曹永浩受邀到各地参加学术会议。参会间隙,他主动到当地的中小学开展“浩歌中华”全国巡讲活动。他先后到过新疆喀什、武汉、北京、温州给中小学生上“浩歌中华”爱国主义教育唱讲课。
在温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曹永浩让学生们共同朗读了一段话语:有一种感动叫“中国红”,有一种骄傲叫“五星红旗”,有一种自豪叫“我是中国人”,有一种表白叫——“我爱你,中国”。一段简简单单的话语,把学生带入了爱国之情的共鸣之中……
在新疆喀什伽师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曹永浩以“我是谁”“我来自哪里”“我将去哪里”为线索,带领100位同学挥舞着国旗齐唱《义勇军进行曲》《中国人》《我和我的祖国》等一系列爱国歌曲,场面令人动容。
就这样,曹永浩的课走进了全国各地的学校,受到了全国师生的欢迎。
继续讲好中国抗疫故事
今年春天,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曹永浩除带领全校师生做好防疫及“停课不停学”等工作外,还充分利用这场战“疫”教育素材,凸显立德树人的时代特点,发挥互联网的优势,采用青少年喜爱的演讲形式,精心录制了思政系列微课程——“战"疫"思政500秒”,创新性地讲述了中国抗疫故事。
短短的500秒,却是“大工程”。为了讲好抗疫英雄故事,弘扬中国抗疫精神,他克服了特殊时期没有专业团队协助、没有足够人手的种种困难,自己担任策划、撰稿和主讲,每个环节都是亲自上阵,查阅资料,撰写文案,反复修改,连镜头剪辑也亲自参与。为了打造精品思政课程,在录制系列课程的三个月里,熬夜成为他的常态,经常要到晚上12点甚至凌晨一二点才能回家。
《战“疫”思政500秒》推出以后,在短短几周内就成了热搜,走向了全国。在东莞思政教育创新中带来了“头雁”效应。东莞市教育部门以《战“疫”思政500秒》作为课程素材,举行了全市百万中小学生同上一节主题班会课活动,课程的点击量突破一千万。“学习强国”开辟了《战“疫”思政500秒》专栏,和广东教育TV等多家平台,同步推送全系列8讲内容,成为抗疫期间思政教育创新的典范。
有人问曹永浩:为什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他说,中小学教师本身就有义务在青少年学生中开展深入、持久、生动的爱国主义宣传教育,让爱国主义精神在青少年学生中牢牢扎根,代代相传、发扬光大。这就是一个“中国好人”、一个“南粤楷模”的教育追求!
新闻推荐
本报讯9月15日,东莞市朗诵艺术家协会石排分会成立暨首届理事会选举大会召开,随着主持人话落,东莞市朗诵艺术家协会石排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