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佳节倍思亲!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又来了,天空中的明月渐圆,我的思乡情结也更浓了。
一块月饼,几多口水和愧疚
我的家乡在陕西南部的白河县,是陕西和湖北的交接地,有“秦楚边城”的美称。
其实,这“秦楚边城”的美誉对我来说,没有多大的印象。我的记忆里,家乡就是大巴山脉里的一个山区小县。在我的儿时,去得最远的地方是我家所在的乡政府所在地,那里也就是有几所房子所在的地方。乡政府和外界联系的是一条泥巴路,一到下雨,十天半个月道路不通。
在儿时的印象中,总是吃不饱肚子,一个字概括“穷”。过中秋节,印象很模糊。也许我的儿时,根本没有过过一个特别的中秋节吧,更没有中秋吃月饼的印象。
对月饼的认知,是20多年前来到东莞后才有,方知道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也正是知道了这一风俗,让我想起了儿时的一件事,让我至今放不下。
我的家乡,有一种传统的小饼,里面包裹着冰糖、果仁等,外面是面粉包裹,经猪油炸后食用。这种饼个头比鸡蛋还小,也许就是现在说的月饼吧。但我的家乡把这种饼叫“点心”。家境比较好的人家,过去逢年过节,去看望亲友长辈,都要带上几包。
记得我还是十多岁的时候,也是中秋节,妈妈空着手去娘家看外婆,我家距离外婆家,要走十多里的山路。当天晚上,妈妈趁着月色很晚才回来,我已经躺在被窝里睡着了,妈妈把我从被窝里叫起来,塞给我一个还带着体温的“点心”,我当时两口就咽下甚至连味道都没有尝到。
我咽下这个“点心”的时候,发现父母都在咽口水。我这才意识到,父母也可能没有吃过这种“点心”,也许他们也想尝尝,可却被我无情的咽下,虽然父母没有说我,但父母咽口水的画面一直留在我的记忆里,让我到现在不能忘怀。
现在虽然条件好了,中秋节家乡也兴起了吃月饼过节,每年中秋,我也想办法给已经70多岁的父母邮寄几盒月饼,但第一次吃“月饼”的画面,一直在我脑子里挥之不去,也许这不仅仅的是吃“月饼”问题。我一年四季都在外面漂泊,没有陪伴年迈的父母,这更是一种愧疚吧。
独自在外,思念妻女泪直流
“每逢佳节倍思亲”,是诗人描叙中秋节游子的思乡情怀。
我曾是一名军人,多少个中秋佳节都在外面过,但在军营,中秋节的概念也不是特别浓,自然也提不上有什么“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感慨。
记得,第一次过的真正意义上的中秋节,是1999年。当时我刚刚入职虎门一家单位,中秋节时,单位不仅给每位员工发了两盒月饼,还组织员工在中秋节晚上去虎门威远公园吃烧烤。
当时现场很热闹,大家一个个欢天喜地的,而我一个人却看着天上的明月,泪流满面。因为我的妻子刚刚在家乡生下女儿,而我因为刚刚入职的原因,不好意思向单位请假,妻子生孩子的时候我也没能在身边。对着明月,思念家乡的妻女,泪止不住地流淌了下来。
这事虽然过去20多年了,我一直记忆犹新。在东莞打拼多年后,如今有了自己的房子,妻子和孩子也接到了身边,但这么多年来,想到对家的愧疚,想到远在家乡年迈的父母,中秋,依然有割不断的乡愁。
新闻推荐
本报讯臭氧一出来捣乱,东莞“气质”立马下降。昨日,市大气办通报上周(9月21日至9月27日)东莞空气质量,臭氧平均浓度为159微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