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上午,“爱与成长·四季之约——"二十四节气育儿之道"家校共育分享体验展”在大岭山图书馆正式开展
还有几天,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夏”即将到来,对于在城市生活的孩子来说,可能对于节气的变化和感知已经不明显了,而东莞这群老师们却想将节气融入家庭教育当中,把每一个节气都当作一次亲子交流和实践的好机会。
4月24日上午,“爱与成长·四季之约——"二十四节气育儿之道"家校共育分享体验展”在大岭山图书馆正式开展。
展品丰富多彩见证收获和成长
本次活动由大岭山镇教育管理中心、大岭山图书馆主办,东莞市学校家庭教育指导名师张润林工作室、大岭山镇妇联、融易集团文质教育研究院联办。
活动当天,张润林老师还为到场的家长和孩子带来了主题为“家庭教育要培育"五好"孩子”讲座。下午,家长和孩子还共同体验了汉服文化,领略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走进展厅,一幅幅构思精巧、生动形象的节气画作、一个个精美绝伦的节气手工工艺品、一本本记录着孩子们成长点滴的记录册……这些由参与“二十四节气育儿之道”家校共育项目的孩子和家长们共同制作完成的展品,令观展嘉宾近距离感受到二十四节气融入家校共育的无限魅力。
该项目实验四班的学生唐可经过了一年的学习,收获颇丰,还专门为项目的每位老师进行了卡通画像创作,“我喜欢画画,我觉得可以将一些四季之美画下来,不仅提高了画画水平,也加深了我对节气的印象。”唐可表示。唐可妈妈也同样收获满满,她表示,这一年来,是自己和孩子共同成长的过程,通过和孩子在每一个节气打卡做任务,亲子之间的关系变得更融洽,她也明白了育儿没有捷径,不仅需要正确的方法,更要心与心的沟通。
项目惠及10万家庭未来将走进更多家庭
据了解,2020年上半年,东莞市学校家庭教育指导名师张润林工作室的张润林老师发起了“二十四节气育儿之道”这一项目,在大岭山镇教育管理中心作为示范基地的落实与推动之下,2020年5月5日立夏,“二十四节气育儿之道”项目正式开启。“二十四节气育儿之道”的线上直播课与线下互动活动已经陪伴着广大家长与孩子走过了一年,覆盖了全市10万多个家庭。
此外,该项目还以实验班的形式还走进了大岭山镇第五小学、大岭山镇第二小学、大岭山镇中心小学、南城阳光第二小学、南城阳光第四小学、大朗巷头小学、清溪联升小学等多个学校。
实验班之一的班主任邱洁萍老师对此项目赞誉有加。一年坚持下来,邱老师在与班级的科任老师了解后发现,班级的集体凝聚力非常好,学生在人际交往上有很明显的改进,形成了较好的班风学风。她希望在新一轮的活动里,学生们能收获更多,让我们的家庭教育发挥更大的作用。
“不论是项目的参与者还是组织者、实施者,都在这一年的实践中收获了许多。因此我们举办这个展将项目一年以来的成果以及二十四节气的传统文化知识呈现于受众,激励更多参与了二十四节气育儿之道项目学习的家庭,养成在每个节气做任务和学习的习惯,也让更多的家庭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关注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项目负责人黄海健告诉记者。
接下来,“二十四节气育儿之道”项目还将不断创新形式、丰富内容,努力完善项目实施措施,走进更多学校和家庭,促进亲子关系,让家长和孩子都能成为更好的自己,找到自己的定位,发挥所长,实现自我价值。
本次展览将一直持续到6月份,在展览期间,还会陆续举办各类与家庭教育有关的知识讲座以及亲子活动,有兴趣的市民可以前往大岭山图书馆参加。
相关链接
节气前设打卡任务
据项目负责人黄海健老师介绍,项目正式启动即将满一年时间。“二十四节气育儿之道”家庭教育是线上线下交互式家校共育模式,通过积极心理品质教育与传统二十四个节气融合,以产生更深层的效应。在“二十四节气育儿之道”家校共育平台,以每一个节气作为时间点,节气前先发放任务单,由实验班的家长和孩子一起完成,促进亲子关系更加融洽。
新闻推荐
东莞一季度GDP同比增20.4% 达2358.04亿元 经济运行持续恢复实现良好开局
今年一季度,东莞经济运行实现良好开局。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石忠情摄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蒋幸端)昨天上午,东莞市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