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医生在学习讨论按病组分值付费改革的内容。王芃琹摄
药品价格力争降10%,医用耗材价格力争降15%,建立阳光管理平台实施药品和医用耗材供应链改革。近日,佛山正式印发《佛山市公立医疗机构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采购试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办法》规定,从今年7月1日起,佛山全市公立医疗机构将通过阳光管理平台,操作药品和医用耗材采购行为全过程。加上今年1月1日起正式推行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佛山在全面深化医保改革中打出一套漂亮的组合拳。
“医保支付改革目标是为了促进医院内部规范化运作和减少不必要的医疗行为,而供应链改革的目标则是直接为医院减少药品和医用耗材成本支出,本质上都是为了规范医院诊疗行为,推动佛山医疗走向精细化,为佛山市民营造一个健康安全有保障的医疗环境。”佛山市人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国斌说。
两项相继推出的改革,相辅相成,而这一组合拳的推出,更使佛山医保改革走在全省的前列。
“真正做到按疾病组DRG来付费,佛山是广东全面推开的第一个地市,在全国亦属于前五。因此佛山的经验与教训,对全省乃至全国都具有示范意义。”长期扎根医保改革研究的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教授、医疗服务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杨燕绥给出这一评价。
撰文:蓝志凌王芃琹李楠
按病组分值付费规范医院诊疗行为
“这个病例按现在的方法,主诊断手术应该是失血性休克!”“大家要将"三最原则"作为判断守则”……5月29日上午,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产科会议室内,该院副院长关紫云正带领相关科室医生一同学习讨论按病组分值付费改革的内容,现场气氛热烈。
今年1月1日起,佛山对市内开展住院治疗业务的所有定点医疗机构试行基本医疗保险住院医疗费用按病组分值付费改革后,类似的学习讨论场景经常出现在各医院中。
所谓按病组分值付费,就是将临床过程同质、资源消耗相近的病种归为一组,每一个病组对应一个基准点数,每家医院的基准点数亦是一致。这一由省人社厅主导的改革亦是佛山重点推进的工作,其目标是为了促进医院内部规范化运作和减少不必要的医疗行为。
“例如收治阑尾炎这一病组,假设全市的平均水平在5000元,如果有医院不控制成本,过度医疗,花费8000元,超出的部分只能由医院承担。”佛山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因此实行按病组分值付费,将逐步促进医疗机构从简单做量转为强调发展质量,减少不必要的费用支出,合理收治患者,轻病住院、推诿病人情况将有效缓解。
而在此基础上,佛山再通过即将于7月1日实施的药品和医用耗材供应链改革,进一步降低药品和医用耗材价格。这一由佛山市政府主导、佛山市人社局具体负责的重要改革,将直接为医院减少药品和医用耗材成本支出,促进医生合理用药,降低患者医药负担。
为统一实施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办法》规定,佛山将搭建起阳光管理平台作为全市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采购的监管服务平台。
届时,全市公立医疗机构必须通过阳光管理平台操作药品和医用耗材采购行为全过程。未经审批,私自线下采购,情节特别严重的,将被列入佛山市医疗机构违规采购黑名单。
做最少检查吃最少药解决“看病难看病贵”
两个相辅相成的改革,均是为推动佛山医疗从粗放化走向精细化,从本质上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在南海区人民医院普外二科副主任梁伟潮看来,改革对于医院和医生的确带来了挑战,“像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最大的难点就是要完全改变以前首页填写的观念,改为按精力资源最多、最危及生命健康、住院时间最长三大原则进行主诊断主手术选择。”
但这一观念的变化,也正“促成医院要提高质量、提高效率,控制成本,更严格执行合理用药、合理检査、合理治疗。”关紫云认为,改革对于病人最直接的影响应是住院天数的缩短、自费费用的下降等。
半年不到,这一支付方式改革成效显现。梁伟潮介绍,该院重点病种腹腔镜下疝修补术在几年前已开始严格执行临床路径管理,在按病组分值付费支付方式改革下,该重点病种平均住院比全市平均住院日短接近三天,组别均次费用也比全市低接近1/5。
不过,佛山这一改革不只是一个控制或简单的支付方式变化,“是从宏观到中观到微观解决问题的系统性改革。”杨燕绥评价。
杨燕绥认为,改革从宏观调控上建立起与佛山经济发展水平相匹配的合理调控机制,从中观上解决了如何评价医院服务的绩效、医保资金如何分配等问题,从微观上来看则是“放水养鱼”,促进医疗机构产生控制成本与提高质量的内生机制,形成良好的就医秩序。
正因此,即使改革面临着行业洗牌、政策冲突等较大的压力,“我们也会顶住压力,迎头向前,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完成改革任务。”刘国斌表示。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意义是促进医疗机构提升医疗服务效率,供应链改革的意义则是降低价格,并通过一定程度指导用药目录,间接促使医院加强合理用药行为,减少辅助性用药等非必须支出。”刘国斌说,精细化升级是佛山医疗机构的明确发展方向,这两项改革正是为促进佛山医疗走向精细化,在保障治好病的前提下做最少的检查、吃最少的药。
药品价格降10%改革创新有望引领全国
在供应链改革探索上,佛山方向明确。“首要目标是保障医院的药品供应、解决短缺药的难题,与此同时,我们也争取让药品降价10%左右,耗材降价15%左右。”刘国斌透露。
要实现这一目标,佛山有足够信心。此前,像医用耗材集中招标采购在佛山已开展了多个标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药品采购的交易实际上是发生在省药交平台,为此佛山人社局通过与省药交中心签订战略合作、建立“佛山专区”等方式,实现以量换价。“佛山的降价目标是建立在数据分析基础上,相信是合理可行的。”刘国斌说。
其实,无论是供应链改革探索,抑或是已实施大半年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佛山的每项医保改革都环环相扣,且具有创新的样本意义。
例如在医保支付改革上,根据杨燕绥了解,广东已有多地进行项目付费及病种付费,但真正做到按疾病组DRG来付费的不多。“佛山是全面推开的第一家,在全国亦属于前五。”杨燕绥说。
同时,杨燕绥总结,佛山在医保支付改革上具有全面启动、准备充分以及打出组合拳三个创新点。
在医保支付改革正式启动前,佛山在基本医疗保险城乡一体化改革、医院规范化等方面改革已走在全国前列。在这一基础上,佛山此次将三甲医院、二级医院、社康中心等都纳入改革当中,使得支付改革带来的分级诊疗效果能迅速让人民群众受益。
针对改革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佛山在借鉴其他地市成功经验基础上,积极与各方面利益相关人进行宣传论证,制定了包括医疗机构能力系数、技术系数的考评等应对方案。
此外,杨燕绥说,在定价机制、绩效评价和补充方式、建设智能审核系统等方面,佛山也打出了一个从宏观、中观到微观的组合拳。
“佛山的医保改革已不只是简单的付费改革,更是一个增量改革,加之佛山相对发达的民营医疗机构都参与到此次改革中,预计佛山的医保改革将会在全国起到引领作用。”杨燕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