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正朝着建设“全球创客新都市”目标,致力打造成一个创新开放、和谐生态、均衡发展的现代化新都市。(资料图片)
■一汽-大众华南基地落户狮山,图为该基地二期车间里的库卡机器人。(资料图片)
■西樵简村北帝诞。南海助力古村落举办大型特色活动,活化古村,传承历史文化。(资料图片)
■市民徒步叠滘水乡,感受南海城市蝶变。(资料图片)
40年前,南海随处可见田野;40年后,南海遍地高楼大厦。
改革开放以来,南海城市形态悄然变化。起初,南海常常以桑基鱼塘、鱼米之乡形象示人。然而,这一切伴随一批批南海农民洗脚上田而发生改变,工业城市成为南海的第二个标签。然而,工业城市只不过是南海的阶段性目标。眼下,南海正朝着建设“全球创客新都市”的目标,致力将南海打造成一个创新开放、和谐生态、均衡发展的现代化新都市。
城市发展
全面游湖区域空间布局
2003年,南海撤市设区。城市如何发展?是南海立区面临的第一道规划命题。
在此之前,借助“家家点火户户冒烟”的发展模式,南海各镇独立发展并快速实现初步工业化,单中心城市发展形态不符当下南海现状。正因如此,组团式城市发展格局自然成为更优选择。不久后,南海提出“东西板块双轮驱动”的城市发展理念。
“东西板块双轮驱动”以产业为界、将南海一分为二,东部板块涵盖桂城、大沥、里水三镇,接受广州辐射发展高端商贸业,重点打造第三产业;西部板块主要以狮山为主,重点发展第二产业。
得益于“东西板块双轮驱动”精准发展战略,南海经济驶入快车道。
2006年上半年,万科、保利两大房地产集团再次斥巨资竞得千灯湖两宗地块使用权,至此,已有中海、保利、万科、碧桂园等知名房地产企业集聚南海。东部板块房地产、现代物流、商贸等第三产业逐渐发展成型。
经过两年发展,西部建设现代制造业基地的轮廓隐约可见。2006年,狮山引进世界500强项目熔汤铝业和产值上千亿元的省TFT-LCD项目;丹灶引进世界500强项目——富士离合器,五金产业角逐世界第一大五金展芝加哥国际家庭用品博览会揽回订单超过5000万美元……
东西板块各有侧重、齐头并进,让南海交出一张漂亮的成绩单。仅当年上半年,南海区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千亿元,达到1057.52亿元,比2005年同期增长25.1%。
区域协调发展改变了南海原本单一工业化的经济格局,形成了工商并举的产业格局和东西互动的空间格局。2010年,南海根据发展态势和形势,把全区再细分为东、中、西三大片区,实施“中枢两翼核心带动”差异化发展战略,进一步优化区域空间布局,做到同城异质、错位发展。
东翼片区包括桂城、大沥、里水三镇(街),定位“金融商贸、产业总部、都市生态、人才高地”,重点发展金融和商贸服务;中部片区为狮山镇,定位“制造基地、产业智库、交通枢纽”;西翼片区包括九江、西樵、丹灶三镇,定位“物流商贸、文化旅游、生态休闲”高地,重点发展有岭南特色的文化旅游业、现代物流业。
“以前南海是经济一轮独大,东西两大板块的战略很好地解决了农村社区和产业园区工业化的问题。”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教授袁奇峰表示,三大板块战略的提出,标志着经济南海向幸福南海的转化。袁奇峰还说,三大片区的划分,有利于资源整合、发挥各自优势。
城市升级
塑造独具特色城市亮点
从“东西板块双轮驱动”到“中枢两翼核心带动”,南海的城市发展战略愈发清晰,随之而来的攻坚克难也不再是宏观的“怎么做”而是微观的“如何做”。
改革开放以来,南海乃至佛山走的都是“自下而上”的发展道路,它在帮助南海各镇(街)工业快速崛起的同时亦埋下了缺少顶层设计、整体规划的隐忧。正因如此,时至2011年,南海城市形象和品质仍面临着“城不像城、村不像村”的尴尬,与南海经济体量形成鲜明反差。
城市升级势在必行。如何升级是摆在南海立区之后的第二道命题。南海的答案是遵循三大片区发展战略,根据片区资源塑造城市亮点。
南海积极推进城市升级三年行动计划。东翼片区以“泛千灯湖”的概念进一步拓宽金融高新区的范围,整合三镇(街)金融发展空间、打造广佛“金谷”,旨在凸显南海“最都市”城市形象;中部片区以佛山西站和一汽-大众整车项目等支撑,促进新兴产业集聚旨在凸显南海“更国际”城市形象;西翼片区整合西樵山周边资源,建设成广佛都市圈有魅力的区域,意在凸显“最岭南”城市形象。
截至2015年4月,南海区76个城市升级项目全面开工。其中,听音湖、西樵大桥、南九复线、南海博物馆等一批公共设施陆续完工,项目任务完成率近85%。值得一提的是,过半数升级项目与民生福祉息息相关。
特别是在公共设施方面,南海完成了172个农贸市场的升级改造,建设了南海博物馆、樵山文化中心、魁星阁、展旗楼等公共文化设施,同时建设了新南海人民医院、新里水医院、市民服务中心、南海外国语学校、灯湖小学、南海福利中心(二期)、大沥敬老院等公共服务设施,提升了公共服务水平,使公共服务更普及更惠民。
2015年,南海响应市委要求开展城市升级两年延伸行动计划,目标从升级变为升值。“物质建设日趋完善,城市的文明建设自然成为下一个目标。”原南海升级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城市升级三年行动计划的基础上,南海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推进社会治理、空间、生态、文化、交通、设施6大领域升级,完成从城市品质到城市品牌的跨越。
南海作为拥有近2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城,造就了康有为、黄飞鸿、叶问等历史名人;积淀了大头佛、舞狮等文化遗产。振兴优秀传统文化是两年延伸行动计划进一步加强城市文明建设的重点之一。就此,南海的做法是古村活化。
譬如汤南村,汤南古村在修建村史馆、标识导向牌、村前景观大道、环村路绿化景观的基础上,进一步保护文化馆、旧书塾、旧戏台等古韵建筑;再如百西头村,南海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村民参与、督促实施等方式和手段,助力古村将“六祖诞”和“北帝诞”等特色节日举办得有声有色、热闹非凡,以丰富的文化内涵擦亮“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的名片,努力拓展南海西部旅游景点。
城市治理
打造高水现代化新都市
南海大力推动城市升级三年行动计划和两年延伸计划,这五年里,累计启动实施119个项目,投入737亿元。借此,南海的城市品位得以大大提升。眼下,南海进入城市现代化建设新阶段,城市发展有了新的目标。
“如果用一个字来评价南海的城市升级就是"大",项目大、投资大、影响力大。”区长顾耀辉指出,南海城市治理具备了良好的基础和厚实的底子,在城市现代化建设新阶段,南海必须站在新起点上,推动城市升级向城市治理转变,全力打造一个高水平的现代化新都市。
按计划,南海将于2017年至2019年间,投入843亿元开展296个项目。为此,南海区拟设立城市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推进相关工作。
南海区国土城建和水务局(规划)常务副局长招思源透露,作为下设8个专责组之一,规划专责组拟在未来三年实施65个项目,涉及总投资额约1360亿元,主要包括规划编制、规划管理、组团中心提升、人居工程建设、产业载体建设、生态空间廊道建设、“特色小镇”规划研究、村级工业园改造提升、高铁沿线景观整治、城市更新建设等十个大类。
为做好三年行动方案的规划,南海规划首先要完成粤港澳大湾区空间重塑及产业研究、实施《“三山-东沙粤港澳高端服务产业合作区”规划整合》,以及尽快启动近期轨道站点TOD开发规划研究编制工作。
“根据佛山市轨道交通系统相关规划,未来佛山市规划轨道网线为14条,总里程约562公里,其中近期途经南海的线路有5条,共106.7公里,47个站点。”招思源说,南海拟开展轨道站点TOD开发规划研究编制工作,提出站点土地利用、交通、生态等策略,推动轨道建设可持续发展。
综合考虑到南海区经济发展与工业用地需求的关系,规划部门拟启动全区工业区块控制线划定工作,保持全区产业用地总规模不低于20万亩,重点将加强丹灶大金智地高端产业服务区、柏盈无纺布项目、中企绿色总部·广佛基地等项目的推进,推动大沥龙湖印象综合整治工程、华涌冠星王陶瓷厂、华涌三约村小组旧厂、旧红星路口西侧(狮山新城区321小区部分)、新南方陶瓷有限公司等地块的改造。
特写千灯湖,南海的城市客厅
没围墙不收费、白天碧波荡漾、夜晚灯光闪耀,她是千灯湖公园,是南海的城市客厅。
说起千灯湖,南海的居民总是喜笑颜开。欢笑不仅仅在于她是一个免费开放的大型市政公园,更在于她成为南海人的面子。2015年,凭借独具匠心的设计捧回设计界的奥斯卡大奖——全球城市开放空间大奖。此外,更是先后收获了2017年广东省宜居环境范例奖等美誉。
不过,当我们把时钟拨回1999年,你会发现,千灯湖所在地仍是一片低矮厂房。为顺应城市发展需要,南海决定将其改造为市政公园,定位南海首个地标建筑。
4年光景,厂房变公园。千灯湖公园占地300亩。一期园内有1300余盏景观灯,晚上千灯齐亮,甚为壮观。虫雷岗公园于2010年并入千灯湖,千灯湖二期包括文化广场、咏诗广场、金海桥、活水公园等。
如今,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千灯湖公园不负众望,成为南海居民心中最美公园。有别于传统公园,千灯湖打破了传统的以绿地和建筑物为主的中轴对称的手法,设计了一条从山到水的水系景观为城市中轴线,既突出表现岭南风光的水乡特色,又充分体现“自然·人·社会”的主题。
“千灯湖很美,下了班过来这里走一走,心情都好多了。”市民王芳高兴地说,在城市的中心建设如此大规模的市政公园而非楼盘,是南海居民实实在在享受到的民生福祉。
事实上,随着千灯湖公园运作逐渐走向成熟,她是一个市政公园更是南海城市文化载体,千灯湖音乐节便是代表之一。自2010年至今,南海已连续举办多届音乐节,音乐节成为广佛甚至全国live爱好者每年必追的音乐现场。除此之外,关爱桂城、定向越野等活动频繁出现上演,更是让千灯湖成为南海城市休闲活动的聚集地。
最近,千灯湖又迎来好消息。千灯湖三期于今年首日正式启用,千灯湖三期南起海七路,北至佛山水道,项目占地面积约25公顷,以海八路为界,分为南、北区。其中北区包括水船闸区域绿化提升5公顷、新建面积8公顷,南区改造面积12公顷。
除了在功能布局、景观特色等与千灯湖一、二期一脉相承,共同构成了南海城市中轴线景观之外,千灯湖三期布局更为人性化,南北区各有两个地下停车场及港湾式公交车站,方便游人进入景区观赏。
文/珠江时报记者周钊泷通讯员黄伟琪图/珠江时报记者刘贝娜方智恒
新闻推荐
强化基层党建 推动乡村振兴大沥通过挂图作战、暖心工程等系列举措,力促基层党组织挑起乡村振兴大梁
■在大沥新农村建设中,党员发挥着重要作用。图为沥东社区党员志愿者到社区看望老人。珠江时报记者/钟超峰摄■大沥通过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