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一直是人们生活中亘古不变和必不可少的话题,从古至今,吃饭问题已经逐渐深入生活,而在生活水平相对较高的今天,人们已经不再简简单单地追求单纯的果腹,饮食不仅带动了更多新行业的发展,还成为了各有特色的文化习俗,甚至成为一些人心中难以替代和磨灭的记忆。
近几年来,各大节目和电视平台都相继推出以特色美食文化为主题的综艺或纪录片,用镜头走进不同地区人们“吃”的特色和每一种“吃”背后的由来和故事。《舌尖上的中国》带你尝遍了祖国大江南北的酸甜苦辣,极大地挑动了每个观众的味蕾冲动,当然也给异国他乡的人带去了一丝丝温暖和自豪感,那再熟悉不过的照片成了家园走向各地甚至走向国际的一张张名片,那一道道从餐桌上摆出来的美味佳肴于是被赋予了很多历史和时代的内涵,勾起了一代人的回忆和另一代人的向往。“食”的文化是每个民族和地区最特色的标签,我们在体验的同时,也在靠近和融合。
“食”不仅仅是人们追求在表面简单和最基本的生存需求了,它意味着每一种深刻的味道都值得被反复尝试和珍藏,然后和某一段情感联系起来,升华成一种独特和不一样的东西,这种东西往往是有代表性和极具亲切感的内心的情怀,无关饥饿感。或许阔别家门已久保家卫国的军人,吃上妈妈拿手的家常小菜,也能露出硬汉骨子里的温柔,即便是粗茶淡饭,毫不奢侈,也弥足珍贵;或许痛失亲人的每一颗值得去安抚的心,摆上整齐的一道道最有意义的菜品,也能祈求内心里最美好的团聚,即便别人不懂,也是最大的满足;或许丢往汨罗水那包裹楚人哀思的粽子,给那未曾消逝的爱国之魂带去了无尽的赞叹和惋惜,也终于在今天,让大家都深刻地记住了这位伟人屈灵均,他们不在乎繁琐的制作工序,那一件件工艺品,是悲恸,是崇拜,是纪念!“食”的缘由是每一段应该被记住的历史和故事的投影机,是许多人的情感寄托和灵魂慰藉,我们在感受的同时,也在传承和丰富。
“食”的目的和追求也在不断地被更新和多样化。从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追求上升到择优而食,从没得选择到不知如何做选择的饮食的巨变,更是在这过程中发展衍生出各类饮食行业市场的细分:为了方便的速食快餐店,为了体验慢生活的格调餐厅,为了追求健康的养生馆,为了追随时代潮流方向的西式饭馆,网红店······它们都是为了满足人们在“吃”的不同时期下不同的追求而催生的。无论为何而“食”,又无论择何而“食”,“食”的这件大事,已经不可否认地在人们的生活里逐步丰富起来,并成为了人们生活水平在某种层面上的具象。
“食”的成就来自于无数匠人们的信仰。从研究刀法技艺到选材到炉火纯青的火势把握,每一个细节和步骤都被安放了太多的用心,所有的细腻和认真,对艺术和生活的追求,都一点一滴地融进了食材里,完美地释放在吃客咬开的那刹那。“食”的制成背后是每一颗匠心最初的信仰,凝聚了每一种刻意,每一种心意,每一种满意。我们在享用的同时,也在感叹和敬佩。
生活从来不是平淡无味的,每一种声音都有辨识度,每一张面孔都有确定的轮廓,每一种美食也是,它们承担了传承的义务,带着历史的味道从过去走来,它们提高了人们的幸福感,它们分享了一些人的生活,刻画了一方水土的长成,联系了许多人关于记忆和情感上的千丝万缕,也诉说了每个匠人的执着,它们都是最具有代表性和辨识度的味道,从《舌尖上的中国》到《寻味顺德》到《熟悉的味道》,似乎大众传媒里的美食文化都并非仅仅的直观感受,更是极大的丰富了内涵,而无论是哪一种形式的美食文化分享,都让我们深刻认识到,要懂得品味生活,用心去发掘一些东西背后的意义和内涵,善于发现美和感悟美,传承经典美食文化,为饱腹带来质感。
2016级商务英语专业1班林明漫
新闻推荐
推行容缺受理 方便企业办事顺德首批容缺受理、信任审批事项清单出炉
A01佛山日报讯记者郭东霓报道:为了进一步方便企业办事,以服务企业、需求优先为主力点,针对企业投资建设类项目,顺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