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市级医院医生“面对面”讨论疑难病例。南方农村报讯日前,借助互联网直播技术,来自省内10家医院的1500名医务人员,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多功能厅参与了一场临床学科交叉融合暨多学科疾病诊治(MDT)分享会。广东省人民医院肺科、消化内科、普外科、感染科、产科、血液科六个MDT团队作为代表,分享了多学科联合疾病诊治疑难病例的经验。
据悉,互联网+多学科诊疗,实现了实时、高分辨率的信息共享,大大提高专家会诊的效率,基层患者不出县就能享受到便捷、同质化的医疗服务。
设备简化,实时远程会诊
此次分享会由广东省人民医院主办,邀请到省内9家医院参与。包括来到现场的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番禺区中心医院的医生代表,以及参与直播连线的英德市人民医院、深圳市罗湖医院集团、佛山市禅城中心医院等6家医院的医生代表。会议规模达1500人次。
会上,深圳市罗湖医院集团在直播中提出即时远程会诊请求,一名在深圳住院的心力衰竭终末期阿伯得到了广东省人民医院专家的“面对面”诊疗。
大屏幕上实时共享的病例资料显示,阿伯来自惠州,今年64岁,因“缺血性心肌病”于十余年前行“支架植入术”,长期药物治疗,同时伴有糖尿病、肾功能衰竭等多器官疾病。目前心脏功能衰竭,已无法支持正常工作生活。
广东省人民医院心研所心内科黎励文主任医师、心外科黄劲松主任仔细研究了患者病案资料,并经过咨询问诊,判断患者属于终末期心衰,药物治疗已无法有效控制病情。结合多学科专家意见,两院专家会诊决定一旦找到合适供体,立即安排患者转院做心脏移植。
据了解,随着技术、设备改进,基层医院与上级医院连线开展远程医疗不再需要专门设立固定的远程会诊工作站,选择使用大屏幕、平板移动终端、手机“三维一体”的方式或其中之一,即可联网邀请专家开展会诊。
多科协作,患者获益最大
目前,学科发展越来越精细,加上对疾病预防、护理、康复、心理等方面的关注,多学科协作(MDT)成为临床重要的诊疗模式之一。
广东省人民医院自2003年起开始探索MDT模式,先后成立妊娠合并心脏病MDT团队、血液干细胞移植MDT团队、肺癌MDT团队等49个协作组。肺癌MDT团队曾为一名肺癌脑膜转移的患者进行诊治。该疾病是一世界性难题,预期生存3-6周。团队前后3次组织了病例讨论,为患者确定最佳治疗方案,使患者从病重昏迷到回归日常生活,至今已超过1年。
广东省人民医院余学清院长表示,MDT模式促进医生、学科间频繁交流、合作,有效带动医院的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最终使患者获益。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MDT在临床的应用,患者不出县也能得到高质量的医疗照看,避免了不必要的交通奔波,也节约了医疗费用。
据悉,作为广东首批高水平医院“登峰计划”建设单位之一,广东省人民医院持续加强学科建设、人才引进和教学科研平台建设。通过与合作医院建立院际之间、专科联盟、远程协诊相叠加的医联体模式,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带动市县级医院技术水平的提高。
新闻推荐
珠江时报讯(记者/黄瑶通讯员/郑博奋)近日,禅城市场监督管理局(质监)抓住年前重要节点,组织开展计量器具专项检查行动,积极回应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