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南海)智能安全产业园。/丹灶镇宣传文体办供图
文/佛山日报记者毛蕾通讯员帅家枝
“丹灶镇和南海区发改、经贸、科技等部门推动新能源汽车和智能安全两大新兴产业加速崛起,是"创新发展一马当先"的优秀典型。”在昨日举行的南海区第十三届四次党代会闭幕式上,市委常委、南海区委书记黄志豪在讲话中表扬了丹灶镇2018年的创新发展工作。
2018年是丹灶镇的成长年。这一年,仙湖氢谷扬帆起航,粤港澳大湾区(南海)智能安全产业园摘取国家安全产业示范园区创建单位的“金字招牌”。丹灶的新能源、智能安全两大新兴产业平台随着第二届“氢能周”和首届中国安全产业大会在全国扬名,发展驶入快车道。
立足湾区,丹灶镇正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加强创新,抢抓发展机遇。中共佛山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提出,佛山要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佛山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总牵引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南海区第十三届四次党代会也提出,南海要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先走一步。丹灶镇的发展态势也是对省、市、区精神的呼应,希望向粤港澳大湾区传递出“镇能量”。
丹灶的产业谋略“换道超车”发展新能源产业和智能安全产业
上周六,上海重塑科技有限公司与南海区签订了项目投资协议,将在丹灶仙湖氢谷建设首期投资21.6亿元的氢能生产基地,项目达产后预计年产值将达到150亿元。这一项目属于南海区2018在氢能产业领域引进的重要项目,为丹灶2018年产业挺进的态势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重塑科技在正式签约前,已经与南海区以及丹灶镇的招商团队进行了四五个月的对接。在该公司董事长林琦看来,招商团队对项目的热情体现了南海对氢能产业发展的坚定,而这里也已经被业界誉为政策最好、最有魄力、最合适且最有能力把氢能产业做好的区域。
重塑科技的引入是丹灶打造氢能产业链的重要一环。就在去年,丹灶也引入了爱德曼氢燃料电池生产项目,主要生产金属电极板电堆。而重塑科技主攻碳板电堆,其加入意味着南海氢能产业实现了在燃料电池电堆领域的分支齐全,并且填补了氢能专用车领域的空白。
以氢能产业为核心的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是丹灶镇去年产业强镇的一个缩影。“氢能产业是大制造业。所谓大制造业,强调的是纵向上下游的一个全产业链。未来,我们要打造具有氢能全产业链的集科技、研发、生产于一体的基地。”丹灶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但是丹灶镇也清醒地认识到,如今全国很多城市都在抢占氢能发展的“风口”,其技术更新迭代快,需要更强的落实力,争取更高层面的支持,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除了“大制造业”,丹灶镇也希望能够巧用“跨界融合”,全力推进智能安全产业。与氢能产业打造纵向产业链的形式不同,智能安全产业是一个横向的涉及广泛的产业类型,诸如消防安全、生产安全、信息安全等都可以放入这个“篮子”里,与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跨界融合。
针对两大新兴产业的谋划正在逐步走向落实。目前,丹灶引入广东长江汽车整车及氢动力研发中心、爱德曼、泰罗斯汽车动力系统、广顺新能源、马瑞利、富士离合器、富士气门、神钢线材等近50个整车及核心部件企业项目,并已建成广顺新能源大厦、瑞晖加氢站。近60个优质的智能安全产业项目落户,力争构建起安全产业品牌集群。
丹灶的湾区谋略顺应时机传递“镇能量”
“丹灶的命运是和整个大区域的命运连在一起的,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我们要顺势而为。”丹灶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产业谋略的背后是立足湾区的发展谋略。
如果用“圈层”的理念来看丹灶,并类比其他著名的经济圈,可以推想此处的发展前景。丹灶相对于广州中心,杨浦区之于上海,也像是北京的五环。东京、纽约等世界著名经济圈中,高端制造业一般位于第三圈层。丹灶相对于粤港澳大湾区来看,发展高端制造也是不二的选择。
找准定位,丹灶镇在2018年立足湾区,在全国打响了产业发展的名号。该镇高质量建设仙湖氢谷和粤港澳大湾区(南海)智能安全产业园两大平台载体。
以生态文化脉络建设串起城市产业发展布局,致力打造成为中国重要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和氢能产业“硅谷”;以南海区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等多个创新平台为基础,全力打造国家级安全产业集聚地。
与此同时,两大新兴产业平台也形成了享誉全国的口碑。去年11月2日至8日,第二届“氢能周”在南海举行。6天后,首届中国安全产业大会拉开序幕。两场大会涉及的产业基地重点都位于丹灶镇。丹灶作为协办方,也是大会的受益者,一批批两院院士、行业专家、龙头企业代表到此参观考察,产业品牌全面擦亮。
南海区提出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先行一步,丹灶镇作为南海创新发展的典型区域,也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代表,承担起为全国安全产业发展作出示范的重任。去年,粤港澳大湾区(南海)智能安全产业园获得国家安全产业示范园区创建单位,这也是《国家安全产业示范园区创建指南(试行)》发布后的首个创建园区,含金量很高。产业园要以智能化、智慧城市、智能制造作为发展特色,这一定位符合安全产业的趋势,将推动丹灶的产业升级。
以产业创新为引领,丹灶的创新发展也迈向更高层次。去年,经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镇专家委员会评审,丹灶镇被认定为2018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镇。这是一个含金量颇高的项目,说明丹灶的产学研创新工作在国家级平台上得到了认可。
数读丹灶创新发展工作
2018年,丹灶镇综合实力在全国千强镇排名中升至第63位,顺利通过国家卫生镇、广东省教育强镇复评,成为2018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镇。
招商引资:引入爱德曼氢燃料电池、海德利森加氢设备、天泽智控工业互联网等新能源、智能安全和高端装备项目28个;其中工业项目27个,计划投资超百亿,占引入项目总投资的98.98%。
创新创业:728创域成为广东省2018年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培育单位。新增4个南海区“蓝海人才计划”扶持项目,其中1个获最高扶持奖励;引入1个国家“千人计划”团队、1个“长江学者”团队以及桂林电子科大、广东工业大学2个高校团队。2018年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为167家,比2017年增长60.6%。
新闻推荐
“湾区东西大动脉”南大干线串起广佛莞6大城市商务区预计新化快速-莲花大道大部分主线工程今年年底通车
预计新化快速-莲花大道大部分主线工程今年年底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