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灯湖畔,高楼鳞次栉比,一大批创新项目、人才资源加速向桂城聚集,书写着以湖造城、城市引领产业的新篇章。戴嘉信摄
南海千灯湖畔,广佛地铁金融高新区站周边,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在鳞次栉比的高楼下,两层高的桂城夏北社区“永胜村改造展示馆”格外引人注目。这是集中展示永胜村旧改蓝图的载体平台,承载了当地村民未来集体“搬上楼”、优化生活环境的期待。
今年1月初,永胜旧村居改造确定合作开发企业成员大会成功通过表决,同意选定佛山市碧桂园碧欣置业有限公司为永胜经济社旧村居改造项目的合作开发企业,成为佛山首例上平台公开交易由村民集体表决,确定合作企业进行旧村整村改造的村居。
这是南海桂城力推城市更新,拓展城市、产业发展空间的又一重要探索。过去一年,通过“三旧”改造,桂城国际双创园、德鸿文汇创意园等一批城市更新地标纷纷崛起,为城市环境提升、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
依托不断建设完善的产业载体平台,一大批创新项目、人才资源加速向桂城集聚。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共有126个超千万元项目落户桂城,投资额约462亿元。位于南海桂城的广东金融高新区已吸引金融白领人才近6万人。
南海区桂城街道党工委书记麦绍强表示,接下来,桂城将紧握粤港澳大湾区机遇,重点推进三山—千灯湖片区高质量发展,通过加快产业载体建设、着力推进产业升级、重点发展总部经济等,将该片区建设成创新资源的高地、城市建设的标杆、生态文明的典范和共享发展的示范。
●撰文:李欣赵进杜建新
从工业园区到产业社区增强桂城创新资源集聚力
在位于南海桂城的瀚天科技城内,佛山市雅洁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净水设备正从南海加快走向全国各地。凭借优良的过滤性能,雅洁源生产的净水设备不仅频频奔赴救援一线,距离南海千里之外的北京,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所在的中国中医科学院青蒿素研究中心也出现了其身影。
如果将时间回退到13年前,没有人会将这样一家企业与这块土地联系在一起。那时候,瀚天科技城所在的地块,还是一片零乱的废旧钢铁市场及低矮平房,建筑面积高达70%,容积率却不到0.5。资料记载,这片将近500亩的土地上,彼时年产值不足1亿元,税收不足200万元。
2006年开始的“三旧”改造,深刻改变了瀚天科技城所在地块的发展轨迹。如今,废旧钢铁市场早已变身为规划整齐的多栋高楼。以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环境服务业华南集聚区等优势,瀚天科技城不断吸引高新技术企业入驻,并逐步形成产业集聚效应,至今入驻企业已超400家,总产值超60亿元。
距离瀚天科技城不到5公里的天富科技城内,园区二期公寓、酒店正在紧锣密鼓地动工建设。作为桂城首个“工改工”村级工业园改造项目,天富科技城已从原来的钢铁市场,改造成集生产、研发、办公、应用、生活为一体的都市型产业园区。它的建设也同时体现桂城产业载体的建设思路由传统的写字楼向生产型园区转变。
通过力推城市更新,作别旧厂房、村级工业园、低矮平房等旧有城市形态,越来越多的产业载体、孵化器在南海桂城加快崛起,成为承接新兴产业、创新资源的重要平台。“桂城未来的城市、产业发展空间在旧村居、旧厂房、村级工业园。”桂城街道办事处主任岑灼雄说。数据也显示,桂城目前土地开发程度已高达65%,远超国际警戒线30%的标准。
“桂城深有感触,构建吸引人才集聚的产业社区要促工作、生活、娱乐等多方面充分融合在一起。”岑灼雄说,桂城坚持鲜明特色的产业优先,打造产业社区,早期的楼宇经济就是典型代表。如今城市应再升级,打造有温度的街区,才能聚得了企业,留得住人才。
在为产业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的同时,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也更进一步完善桂城城市服务等功能。从广佛地铁南桂路站驶出,沿着桂澜路一路向北,直线距离约2.5公里的桂城“千米商贸长廊”已集聚了万达广场、万科广场、寰宇城、招商ipark、新凯广场、宜家家居等近10个商城和主题购物中心。鲜为人知的是,这些高端综合体所在的片区,在9年前还多是集体土地上建起来的旧厂房、旧物业。
1月21日,南海区第十三届党代会第四次会议召开,在桂城代表团分组讨论上,麦绍强表示,桂城将通过人居环境改造和“三旧”改造形式,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提升城市品质,进而将桂城打造为“近者悦,远者来”的全球创客新都市示范区,进一步增强创新资源的吸引力和聚集力。
接下来,桂城将加快推进村级工业园综合整治。据介绍,目前桂城有100个村级工业园共1.3万亩,正推进改造的有19个工业园,以此释放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桂城计划把三山-千灯湖片区打造成集5G+物联网的安全、休闲、便捷、低碳、信息化为一体的全球创客新都市示范区的核心区。
从园区经济到脑力经济科创资源“南下”重要一站
产业载体的建设,为桂城新经济的蓬勃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土壤。
在南海大道旁的街区内,桂城工业提升改造“工改工”重点项目——桂城国际双创园已迎来不少项目进驻。原珠江开关厂的老旧厂房通过改造升级,已变身为孵化器大楼、路演广场等于一体的服务平台,致力共建军民融合产业创新平台、中英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实现国内外高新技术产业的导入。
目前,桂城国际双创园已集聚了创客邦、北车军民融合产业创新平台、英国阿斯顿大学中英科技成果转化平台、DayDayUp等一批项目,面积2.5万平方米的二期工程也已启动建设,为创新项目、人才的集聚打开了新的发展窗口。
近段时间,佛山(华南)新材料研究院筹备组组长刘亭频繁地往返北京、深圳、佛山等地。“目前,基本载体已完成建设,预计明年4至5月可以完成载体装修工作。”刘亭说。
佛山(华南)新材料研究院由清华大学与佛山合作共建,选址三山新城。按照计划,该研究院将为佛山聚集5000人的“大科研团队”,建设新能源产业、信息产业、智能制造产业、节能环保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五大产业集群功能性实验室。
刘亭透露,前期已经收集了一些项目有落户佛山的意向。“清华—佛山先进制造研究院在清华校内发布了"清华—佛山"专项项目申请,先后收到了与佛山相关的74个项目,这些项目均是清华大学老师在研项目,与佛山产业链相关度较高,有望落地佛山。”刘亭说,同时,目前研究院已与佛山本地企业先后对接,如东鹏集团、华兴玻璃等达成初步项目合作意向,双方后期准备建立院企合作实验室。
同样从北京南下落地桂城的还有佛山中国科学院产业技术研究院。在天富科技城一期的办公楼里,该研究院引进的26个项目将落地于此。此外,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北京大学医学分子产业链等项目也先后落户桂城。
当前,全球创新资源要素流动提速、交互频繁。诸如北京等科研重地的科研资源密集“南下”。桂城正着力打造全球创客新都市示范区,南海桂城成为承接科创资源“南下”的重要一站。
另一个背景是,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速,来自香港、澳门的金融资本、现代服务业也加快“北进”的速度。2017年9月,广深港高铁开通,广州南站至香港只需45分钟。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桂城亦是链接港澳创新资源的落地点。
从规模优势到效益优势部分园区税收是改造前100倍
与广州南站一桥之隔,三山新城正在酝酿一场产业升级。2018年9月中旬,三山新城出让7块工业用地,引进7个科技创新型企业,涵盖新材料、3D打印、生物科技、高端装备、电子信息等产业类型,预计7个项目投产后三年内税收为100万元/亩。
以此次工业用地竞得者佛山市宝索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竞得三山科技创意产业园面积约27.319亩地块,拟在此打造成生活用纸龙头装备企业总部驻地,孵化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装备制造项目。该项目计划投资不少于13660万元,建成后3年纳税总额不低于8200万元,即亩均产出税收超300万元。
与过去只关注GDP的发展方式不同,如今的桂城更将目光聚焦在以“亩产论英雄”上。十余年来的城市升级改造,瀚天科技城A、B两区总企业数约400家,产生税收约2亿元,是13年前的100倍;通过“腾笼换鸟”,天安数码城目前进驻企业2200家,税收约6亿元;除中科院佛山分院项目外,天富科技城目前进驻企业数量是18家,年产值约4.5亿元……
从桂城环文瀚湖科创小镇的招商理念也可窥见一斑。桂城街道相关负责人透露,目前该小镇更注重招商择资,落地项目门槛至少要达到百万元级的亩产税收。
为吸引创新人才、项目等资源加快集聚,南海区公资办和桂城街道公资办通过建设一批产业载体,缩短了落地项目产业化的发展历程。同时,为扶持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桂城发布了“桂六条”,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引进好项目,留住优质企业。
岑灼雄表示,目前,桂城共有100个村级工业园,涉及土地面积约1.3万亩。如今正在推进的村级工业园改造项目共有19个,约4000亩,预计今年内能释放2000亩以上的改造用地,为新兴产业的发展、城市环境的提升腾出空间。
除了推动工业园上平台公开交易、引入市场力量参与改造外,桂城还有意识地对改造项目设定相关指标,以此进行产业布局引导、优化,比如,一块工业用地改造需要多少公共配套和产业用地设施,改造后能符合产业发展的相关功能。
从产业链到生态链构筑新经济良好发展环境
“过去40年,桂城坚持改革开放先行一步,积累了相对雄厚的经济基础、城市建设突飞猛进,成为广佛城市客厅。”麦绍强表示,接下来,桂城将以“两核一轴一片区”为抓手,力争在全区抢抓粤港澳大湾区机遇中先行一步,为创新资源集聚、创新产业的引入提供基础。
“两核一轴一片区”中的“两核”指的是三山片区和千灯湖片区、“一轴”是指以新交通为轴线,“一片区”则是映月湖片区。目前,“两核一轴”沿线已布局了爱车小镇、千灯湖创投小镇、平洲玉器珠宝特色小镇、平西时尚小镇、“互联网+创新创业示范镇”、环文翰湖科创小镇和怡海湖科创产业带七大特色小镇。
以千灯湖创投小镇为例。作为首批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对象中唯一一个金融类的特色小镇,该小镇致力为创投机构落地提供发展土壤。早在2018年2月,南海出台《佛山市南海区促进千灯湖创投小镇产业集聚扶持措施》,涵盖了落户奖励、物业补贴、经营扶持等多个领域,其中落户奖励最高达2000万元。创投小镇在全国首开先河,企业注册由省下放到小镇所在的南海区工商局,且仅用两个工作日即可完成注册备案。
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在千灯湖创投小镇规划范围内注册的基金类机构达235家,募集资金总额超过224.58亿元,其中涉及股权投资类机构占比超过89%。
经过十年的发展沉淀,千灯湖创投小镇所在地广东金融高新区已成为“金融后台服务+产业金融中心”。2018年,广东金融高新区共引进157个项目,增幅较上年同期增长超1.6倍,涵盖服务外包、银行、保险、融资租赁、金融科技等业态,新增投资规模超316亿元。截至2018年底,广东金融高新区核心区共引进项目523个,总投资规模超1010亿元,资产管理规模超7500亿元,吸引金融白领人才近6万。
麦绍强表示,在招商引资方面,桂城未来重点瞄准科创项目的方向,一手抓研发孵化,一手抓成长型企业,形成一个既满足研发孵化又有加速和产业集聚的总部经济区域。
按照计划,桂城将加快推进平东玉器街超30万平方米的大明宫项目建设,预计两年内建成投产,将带动平洲玉器的扩容提质;海八路车城正加快全面提升,将打造成为集汽车体验、汽车影院、汽车文化、汽车博物馆等众多元素于一身的现代商业综合体;平西将依托桂城传统鞋业基础,打造集生产、设计、营销、展贸为一体的时尚鞋类、服饰、珠宝等创新创意产业集群。
可以预见,随着产业载体的不断建设完善,桂城的城市吸引力和竞争力将不断提升,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构筑新兴产业良好发展氛围。
■相关
桂城打造
南海城市新名片
每年安排不少于30亿元用于民生投入
从广佛线千灯湖地铁站出口往北走,不到5分钟路程即可抵达佛山宜家家居。这是华南地区最大的宜家商场,也是南海乃至佛山人气最旺的商圈之一;距离佛山宜家家居不到800米,佛山南海万达广场一如往常热闹。家住附近的市民黄小姐每天都会到这里“打卡”:购物、健身、看电影,拼砌成时髦白领的日常生活片段。
20年前,桂城以湖造城,跃身广佛同城的重要区域。至今,千灯湖不仅为市民群众提供休闲好去处,其周边已陆续建起多栋高楼,总部经济在此蓬勃发展,造就为人所津津乐道的南海地标城市景观,成就“城市引领产业”的佳话。
便利的轨道交通、宜居的城市环境,是桂城“大城资源配套,小城宜居体验”的重要体现。“桂城每年安排不少于30亿元用于民生投入,这一数据在全市处于领先。”桂城街道办事处主任岑灼雄说。接下来,桂城还将进一步加大对医疗、教育、交通基础设施等资源投入,吸引更多创新项目、人才集聚,打造南海城市新名片。
城市公共配套日渐完善
一排排的水杉、设计独特的千灯亭倒映湖水中,使潋滟波光更显秀丽;远处,一座造型别致的拱桥如长虹卧波,让人心旷神怡。这里是南海千灯湖三期灯湖市政公园南区,于今年1月初正式对市民开放。
早在2018年初,南海千灯湖三期灯湖市政公园北区对外开放,如今南区进一步开放,将延伸千灯湖景观轴线,进一步提升南海城市形象,实现千灯湖北延战略。
家住附近的何姨每天清晨都会骑共享单车到千灯湖跳健身操。“桂城生活配套较为完善,在这里生活很方便!我儿子每天都会从金融高新区站出发,坐地铁到广州上班。”何姨早在8年前从大沥搬到桂城,深刻感受桂城城市的发展变化。
近年来,桂城重点推进“花海桂城”等工程,以点线带面,通过对主要滨水地段、主要道路轴线和门户节点进行更新改造,推进城市绿化、亮化、美化、文化“四化”建设,打造高品质的城市环境和人居环境,进一步提升城市核心承载力和竞争力。
桂城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桂城还在全力推进“一带两山三园四湖”的建设和提升,其中三山的千亩森林公园一期预计在春节前后落成。
完善的生活配套设施是桂城城市环境优化提升的另一重要体现。在广佛线金融高新区地铁站附近,南海万达广场、招商ipark、新凯广场密集布局,驱车沿桂澜路一路向南,南海万科广场、中海寰宇城、鹏瑞利季华广场、正大广场等一字排开。据不完全统计,桂城约有17家电影院,是南海区电影院密度最高的镇街。
“网红茶饮”奈雪的茶也对桂城青睐有加。中海寰宇城是奈雪的茶在南海桂城布局的第一家门店,前来“打卡”的人们络绎不绝。没过多久,与中海寰宇城一路之隔的南海万科广场便开设了第二家门店。中午、傍晚等闲暇时光,三五成群结伴前来休闲放松的年轻人已成为这座城市独特的风景。
推进新交通无缝对接广州南站
如果说,完善的基础设施配套与宜居的城市发展环境是吸引人才的重要条件,如何留住人才,让人才在桂城安家落户,教育、医疗、交通设施的完善配置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
在南海桂城,如今已有南海实验中学、南海外国语学校、桂城外国语学校、南海实验小学等优质学校配套。数据显示,2018年,佛山中考高分以上屏蔽南海有18人,其中桂城10人,占南海一半以上;南海前600名桂城有293人,占比接近50%,位居全区前列。早前坊间更有“要想孩子早成才,请到南海桂城来”的广告语。
2018年,桂城总投入18亿元,推进14个学校建设项目,新增优质学位21480个。2016至2020年,总投入将超35亿元,共新建扩建学校22所。
2018年12月底,广州番禺区与佛山市南海区第二座“牵手桥”在南海桂城三山新城动工建设。建成通车后,南海至番禺最快只需5分钟。不仅如此,南海正积极打通新交通最后3.1公里,推动新交通无缝对接广州南站。
不只是往来广佛更加便利,桂城区域内交通系统也得到进一步提升。2018年,桂城海五路西进口试运行“潮汐车道”,预测高峰期每小时可多放行车辆约590辆。这也是佛山市首次在城市主要道路设置“潮汐车道”。同时,南海大道—海五路北进口还试运行“借道左转”措施,向对向车道“借”一条车道作为左转车道,提高左转车的通行能力。
在医疗方面,2018年12月底,南海区、桂城街道与广东省人民医院共同签署《合作办医补充协议》,南海区将投资26亿元开展二、三期合作办医项目,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南海医院红线范围内,建设广东省心血管病医院。
未来,不仅南海、桂城居民群众可享受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还可为珠三角等地居民提供高质量医疗资源,进一步助力佛山、南海医疗事业的发展。
新闻推荐
佛山市委常委、南海区委书记黄志豪向大会做报告文/图张闻罗慧经历过改革开放40年的洗礼,“小虎”精神是南海走在历史潮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