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残志坚,逆光飞翔;勇往直前,无怨无悔。日前,记者走近“顺德好人”何宛凌、罗锡标,了解他们克服身体条件限制的重重困难,无怨无悔追逐梦想、践行信念的故事。
文/佛山日报记者杨婷
何宛凌:“轮椅天使”竭尽所能乐观助人
她高位截瘫却自强不息,全身心投入志愿服务,一直以来积极参与爱心义卖、手语义演活动,为残、健人士搭建沟通平台,也为残疾人士提供更多与社会接触的机会。
何宛凌,乐从义工联助残志愿服务队骨干。今年42岁的她,26年前因为一场大病导致高位截瘫,历经2次手术,治疗近20年。
从一名活泼好动的小女孩,一夜间变成不良于行的残疾人,生活跟她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她一时无法接受。“刚开始时,一直都呆在家里,一步都不敢踏出家门口。怕认识的人看到自己坐在轮椅上的样子,受不了别人看自己的眼光。”
幸运的是,在社会各界热心人士和家人的帮助下,何宛凌心态也越来越平和,开始懂得接受身体上有残缺的自己。“有些时候去商场,去到有阶梯的地方,很多陌生人都会主动帮助我,村民们也会鼓励和支持我,这让我很感动。”何宛凌渐渐坚强起来,积极融入社会。
2014年,何宛凌加入乐从义工联助残志愿服务队,成为一名志愿者。她深刻体会残疾人的苦楚,对每一个遇到困难的人特别是残疾人,都要想方设法去帮一把,参与义卖活动以帮助到更多困难群众,对因身体残疾而导致心理问题的,及时送去安慰与疏导,帮他们重拾自信和快乐。“现在社会各界都很关爱我们,有很多人比我更需要帮助,我希望用自己微博之力去帮助更多人,以表达感恩之心,回馈社会。”她说。
有些时候,义卖活动所需时间较长,何宛凌由于身体原因常常导致脚部抽痛,最严重的时候浑身都痛,动弹不得。但当她看到越来越多的义工加入其中,越来越多的困难群众受惠,她觉得一切都值得,更多时候她坚持到晚上10时多活动结束后才回家。
让何宛凌最感动的是,她在安颐通助老服务中心负责平安钟回访工作的7年间,收获很多友谊。一位97岁容桂老人曾打电话给她,想见她一面,与她交朋友。在得知何宛凌身体状况后,这位老人主动跟自己的孙子学习用微信,并通过微信关注何宛凌的生活动态,时不时还会特意打电话找她聊天。“这给我更多更多信心和动力去帮助更多的人。”
罗锡标:30多年精心照顾脑瘫儿子
大儿子从小脑瘫,妻子在2000年因病离世,那时,小儿子才9岁,生活的重担压在肩膀上,但他没有逃避,没有放弃,而是勇敢面对,用爱和责任撑起了这个病残之家,他就是顺德伦教市民罗锡标。
今年64岁的罗锡标是伦教鸡洲村村内的保安。他对村内保安工作认真负责,乐于助人,多次协助公安抓捕小偷,维护村民的人身及财产安全,得到同事及村民的赞扬。
工作之余,罗锡标还要花更多精力照顾家庭。大儿子不幸先天脑部发育不良(俗称脑瘫),从小连数字都不能认,生活也无法自理。照顾亲人成了罗锡标生活的重中之重。妻子病逝后,照顾家庭的重担完全压在他一个人身上,他白天认真工作,晚上照顾两个孩子。
由于大儿子生活不能自理,上厕所、梳洗、吃饭、外出等都需要他人帮助,且长期需要定时喂药。有时候白天上班时间,罗锡标还得跑回家中给大儿子做饭、照顾大儿子吃药、上厕所等。有些时候大儿子不愿吃药,罗锡标还得耐着性子哄他。
在这样高强度的生活状态中,他一路坚持,对这个特殊的家庭、对他的大儿子,罗锡标一直都不离不弃。所幸的是,他的小儿子从小听话懂事,帮助父亲照顾哥哥,如今已经毕业参加工作,在经济上减轻了罗锡标肩上不少负担。如今大儿子已32岁,也懂得如何跟人沟通。“政府、慈善机构、左邻右里、同事也给了我很多帮助,他们有时候还会帮忙照顾大儿子,我十分感谢。”
“照顾家人,我无悔。”罗锡标说。面对不幸,他勇敢面对,以积极乐观的心态走出悲伤,2018年7月,为了家庭,他做出了一个决定:放弃工作,全天候照顾家人。“不论多苦多累,我都要撑起它。照顾孩子是我应该做的,我只想把这份爱放在心里。”
罗锡标用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他先后获得2017年第二季度“最美佛山人”、2017年度“佛山好人”、第五届“顺德好人”等称号。
新闻推荐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陈昕宇通讯员李顺荣)昨日,记者从顺德农商银行最新公布的2018年经营业绩中获悉,2018年,该行实现各项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