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身穿戏服,坐上彩车,扮演穆桂英、文成公主、赵子龙等传奇人物角色,塑造出栩栩如生的扮相。每逢春节,顺德勒流众涌村一年一度的飘色巡游活动将热闹上演,装扮艳丽的彩车队、醒狮队吸引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观赏,为新春佳节增添浓浓的节日气氛。
作为飘色活动古韵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众涌村近年来通过举办飘色巡游活动、飘色“扮色”比赛、成立众涌小学飘色队,对外宣传展示独特的民间技艺,进一步弘扬和传承传统民俗文化,积极为飘色申报顺德区乃至国家非遗创造条件。
孩童演绎飘色弘扬传统文化飘色日益兴盛技艺后继有人
飘色,是一种融戏剧、魔术、杂技、音乐、舞蹈于一体的古老而复杂多样的民间艺术。
据了解,众涌的飘色活动,是从清朝开始的一项传统的祈福活动,由村里各坊社各自出一到两架柜,身穿古代服饰的小孩坐在柜里穿街过巷,巡游队伍里还有锣鼓、罗伞、彩旗、狮子,沿途吸引众多村民观看,让喜庆洋溢的新春更加多姿多彩。
众涌人并没有像其他地方那样,把飘色称为“柜色”,他们将降低了难度的飘色表演方式,称为“扮色”。众涌一年一度的飘色巡游一般在正月初八前举行,今年的飘色在正月初四举行。所以,飘色活动在众涌村又叫做“春色”,每年这时候都有不少家长积极送孩子参加,被选中的就会成为各类古代人物的扮演者之一。而“色”的选择,是由各个坊社自己决定,可以扮演唐三藏,也可以扮演财神爷,没有限制,观众评价哪个坊社的“色”漂亮,那个坊社就赢得声誉。
与珠三角其他地方飘色一样,众涌的“扮色”也是弘扬传统文化,每个色都有一个特定的历史故事,展现一定的人物形象,并作为一种古老的民间文化,发挥着教化作用。孩子们能够通过飘色来了解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如他们扮的武松、杨宗保等的事迹,不但能为他们树立一个好榜样,还能对他们思想和行为产生影响。
据众涌村“扮色”技艺民间传承人卢永雄说,村里“扮色”表演者以小孩为主,他自己、儿子、孙女都有“扮色”的经历。而“扮色”则是飘色主要灵魂,是粤剧的前身,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沉淀。它是民俗文化联系纽带,依靠色师精致手艺,一笔一画塑造而成。
今年53岁的卢宝深有着11年的色师经验,每年众涌飘色巡游活动都少不了她的身影。从化妆到衣着,卢宝深说,“扮色”由内到外至少需要12个步骤,耗时约30到40分钟,每个步骤都马虎不得。“面部化妆最为讲究。”她解释,要想把人物演绎到位,鼻梁、眼妆、唇妆等都有特定的画法,这样才能更为生动。
在飘色巡游活动的基础上,众涌村于2018年10月首次举办飘色“扮色”比赛。此次比赛汇聚了埠南组、桥东组、南边组、社边组等11个组别的扮色团队,他们在90分钟内完成了30板色的“扮色”,将40位6~10岁的色仔色女打造成传说中的传奇角色,为群众尽情展示飘色活动背后的传奇故事和色师技艺。
近年来,无论是一年一度飘色巡游,还是飘色“扮色”比赛,都让人们近距离了解到众涌村的飘色文化及色师技艺。对此,卢宝深倍感振奋:“众涌村飘色文化越发兴盛,将会有越来越多人参与进来,将飘色文化发扬光大,"扮色"手艺也可以传承下去。”
事实上,卢宝深的期盼正在慢慢实现。10岁的卢慧清在家人的支持下已连续5年担任色女,她在“扮色”比赛中扮演的角色还获得了第一名。众涌小学四年级学生卢锐文也是扮色者中的“常客”。他们都说,“参加飘色活动好开心,会坚持下去。”
值得一提的是,首届“扮色”比赛还吸引了外国友人前来参与,来自俄罗斯的刘国山和Dasha分别扮演柳毅和龙女。刘国山说,这项传统文化特别有趣,回去要跟朋友们分享,宣传推介飘色民俗文化。
飘色教学走进小学课堂
众涌飘色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过去基本上靠代代相传。近年来,为了更好保留、传承、发扬这项传统民俗,众涌村凝聚起学校、家庭、社会三股力量,推动飘色走进学校,发展特色教育,从小培养飘色接班人,同时积极走出去展现众涌飘色文化,不断提高吸引力和影响力。
据众涌小学校长徐红介绍,众涌小学早在2003年成立了第一支飘色队,起初主要是组织学生参加飘色巡游及村居文体活动表演。经过探索,他们发现,传承飘色文化,除了表演,还需要学习“扮色”技艺等。后来,学校就把飘色列为特色教育项目,制作专门课本开展教学,通过基础教育赋予地方文化持久的生命力。
在课堂上,老师们会向学生普及飘色背后的历史人物故事和扮色技艺,并让部分学生通过飘色表演形式扮演历史人物,潜移默化地增强他们对众涌飘色文化的认同感。
目前,学校的飘色队已发展成为社团,成员包括约50名不同年级的学生。徐红表示,飘色所演绎的历史优秀人物故事,能形成不同的榜样教育效果,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成长。
同时,众涌小学学生也积极走出去,频频在顺德各种重要活动上亮相,为市民和游客展示飘色的独特魅力,让众涌飘色的美名在一次次的活动中进一步远扬。
策划/佛山日报记者范银燕撰文/佛山日报记者朱朝贵手绘/王淼冰
新闻推荐
广州点都德茶楼顺德红星光发煲仔饭潮州镇记老尾牛杂“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六炖锅肉……”中国人关于春节的记忆总是与“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