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耀辉做《政府工作报告》
文/图 张闻 麦洁怡 罗慧
四十年前,“南海现象”向时代抛出一个课题:一个面积仅1000多平方公里的县级单位,在无资源、无特殊政策支持的情况下,为什么经济体量却远超内地大部分地级市,走在带领全国致富的第一线?在当年,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小虎”精神,是南海实现“先走一步”的源泉。
转眼间,当年的“小虎”,已茁壮成长为如今粤港澳大湾区的制造业重镇。在新的机遇面前,南海要重振虎威,在改革开放再出发过程中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南海。
产业城市布局迎接“化蛹成蝶”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09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39亿元、地区综合实力连续五年位居全国中小城市百强区第二名——这是南海2018年向社会交出的成绩单。坚挺的数据背后,是南海日益优化的产业结构与城市框架。
据了解,2018年,南海瞄准“两高三新”产业精准招商,全年共引入超亿元项目166个,计划投资总额1170亿元,同比增长13%;投资55亿元的全省四大实验室之一季华实验室正式动工建设,为“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奠定了坚实基础;新增高企684家、总数达1523家,稳居佛山市首位;大力实施品牌企业行动计划,选定206家品牌企业进行精准扶持,不断夯实民营经济“中流砥柱”作用。
与此同时,南海城市形态实现全新升级绽放。佛山地铁2 号线、3号线及南海新交通工程加快推进,番海大桥启动建设,南海之门加快建设,佛山西站加快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合作试验区(广东园)建设。南海更与广州联手打造广佛同城化合作示范区,推动广佛创新同城迈入新热潮。
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与城市环境的提升,为南海的高质量发展固本培元。如今,南海大力发展的“两高三新”产业均有龙头项目或国家级平台进驻, 初步形成较强的“虹吸效应”;城市格局不断优化,城市功能品质持续提升,区域合作开放格局进一步打开。多年的布局已经为南海新一轮发展明确了方向、奠定了基础、积蓄了能量。
2月26日,在南海区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上,南海区长顾耀辉提出,未来三年,南海要推动千锤百炼的发展方略化蛹成蝶、渐次开花。为此,南海区委区政府要遵循“精、准、实、干”工作准则,奋力走出一条具有南海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湾区机遇重新定义南海区位
历经改革开放40载风雨,南海的发展环境早已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近日,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珠三角面临新一轮合作分工的热潮。南海在未来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将处于什么地位?“我们要传承‘先走一步’的好精神,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抢占先机。”在今年的中共南海区十三届四次全会上,佛山市委常委、南海区委书记黄志豪提出,南海要重振改革开放初期“广东四小虎”雄风 ,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动改革开放再出发。
本次南海区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正是南海“先行一步”的细化方案。在当天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顾耀辉提出,2019年,南海计划实现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6-6.5%,构建“两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努力推动高技术制造业、高品质服务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新型生物医药产业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呈现燎原之势,撑起南海经济大厦的“四梁八柱”。
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南海将以粤港澳合作高端服务示范区写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为契机,高标准开展三山片区规划编制,积极推进粤港澳科技展示交流中心、粤港澳青年创业社区建设。同时,南海要大力推进广佛新干线快速化改造,推动碧江大桥、沉香大桥、大坦沙大桥取得实质性进展,积极争取南海新交通与广州南站衔接、广州地铁28号线接入佛山西站,力争广州地铁10号线、19号线、25号线西延至南海区,全力争取将广深港高铁延伸至佛山西站。
南海还要全面落实“香港+佛山” “澳门+ 佛山”机制,加快建设粤港澳合作高端服务示范区;实施新一轮广佛同城化战略合作,深化产业协同发展,借助广州南站区位优势,在三山新城与广州共同规划建设广佛跨城综合体,打造广佛同城化标杆项目。
实际上,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先行一步”不仅是南海发展的战略需要,更是南海产业转型的迫切需求。当天会议上,不少参会者都表示了对南海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期待,“作为国内品牌内衣最集中的区域,南海的内衣生产能力不是问题,但更需要来自广州、港澳的时尚人才和设计大咖”,南海区人大代表、广东省美思内衣有限公司董事长吴艳芬这样表示。而落户南海九江镇的林氏木业O2O事业部副总崔杰慧则表示,他们期待着南海与广州的“创新同城”,利用广州的商都地位,实现原材料的优质供应和物流的更加通畅。
政府担当
为南海改革保驾护航
要重振南海虎威,南海要为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保驾护航”。为此,本次《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南海要强化政府担当作为,敢啃硬骨头,“用党员干部的劳累一点、辛苦一点,换取南 海发展好一点、群众幸福多一点。”
本次会议提出,南海要做全面深化改革的“探路者”,以机构改革为契机,理顺区、镇事权关系和部门权责关系,将更多资源和执法力量下沉镇街,强化部门协同联动;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强“数字政府”建设,实现从“一门”到“无门”、从“审批”到“信用”转变。
此外,南海“三块地”改革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未来,南海要探索建立差别化、有偿化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管理机制,建立集体建设用地和国有建设用地等面积置换制度,利用土地—级差地租间的权益平衡机制推动“工改居”和“工改工”联动改造,实现房地产业反哺工业。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为此,南海区重点推出新一年“民生十事”。2019年,南海要新建、扩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13所,增加学位1.3万个;新增医疗床位500张,新生儿四病筛查率达95%以上,重点人群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60%以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提高至每人每月260元;力争新增就业人数超3万人等。“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凝聚群众、引导群众,充分激发蕴藏在300万南海人民中的创造力,共同缔造美好未来。”
新闻推荐
佛山市顺德区、南海区《政府工作报告》均聚焦广佛同城 积极参与广佛轨道交通“一张网”建设顺德南海竞相接“轨”广州
统筹:邓柱峰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昕宇、曾毅、黄子宁、王名润、温利、冯嘉敏、邓柱峰昨天上午,佛山市顺德区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