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佛山 今日禅城 今日高明 今日三水 今日南海 今日顺德
新岭南 > 广东 > 佛山 > 今日南海 > 正文

直面“人生谢幕”感知生命芳华南海殡仪馆第七年举办“市民开放日”,20多名市民体验生命“最后一站”

来源:珠江时报 2019-04-01 02:23   http://www.kcqsx.com/


■工作人员示范如何给遗体化妆。■工作人员展示如何为逝者穿衣。■工作人员介绍遗体火化后,会进入尾气处理设备,杜绝浓烟灰尘。■通过遗体收殓调度信息管理系统,逝者个人信息、服务需求等一目了然。

“了解生命最后的历程,体会对逝者的尊重,生命最后一站原来是这样。”

“这是一个让人怀着尊严走完最后一程的地方,直面生与死的距离,感受到生命的可贵。”

“殡葬工作是触及灵魂的职业,因为送别生命是圣洁的,只有揭开那层神秘的面纱,我们的生命探索才会更圆满,更从容。”……在南海殡仪馆“市民开放日”体验心得留言板上,市民纷纷抒发直面“人生谢幕”后感悟生命的意义。

每段旅程都有终点,每个生命都有尽头。昨日,南海殡仪馆已是第7个年头举办“市民开放日”,20多名自愿报名的市民代表,走近“生命摆渡人”,体验了遗体检查、遗体更衣、遗体化妆、火化拣骨灰等核心流程,揭开“人生最后一站”的神秘面纱,让市民体验一场“向死而生”的旅程。

现场直击

殡葬服务“亲情化”市民直夸很温馨

一大早,从南海大学城赶来南海殡仪馆参加市民开放日的郑数,心情一直很激动。“这是每个人的"人生终点驿站",提前来感受一下,更知生命的珍贵。”

和郑数一样,20多名参加开放日的市民代表,昨日先来到业务大厅,了解殡葬服务流程、服务费用、民政优惠政策。

在业务大厅另一侧,市民代表们仔细研究现场陈列的骨灰盒等价格。工作人员解释说,所有殡葬用品均按照物价部门有关规定出售,所有的殡仪服务、用品等收费标准,在大厅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等均有公布。

接待大厅后方是调度室。目前,南海殡仪馆已应用大数据统筹遗体的收殓调度信息管理系统,逝者的个人信息、服务需求等在电脑屏幕上一目了然,还可以实时查询工作车的出车情况,以便告知家属准确的到达时间。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殡仪馆收殓遗体服务全年无休,实时定位监控,遇到路上拥堵立即反馈。

走进遗体告别厅,南海殡仪馆通过对灯光、鲜花等进行精心布置,减轻家属的悲痛情绪,还特别推出钢琴、小提琴、乐队、护灵等服务,让告别仪式变得更温馨,更人性化。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市民对送别仪式有要求,为了满足这些个性化需求,我们引进各类专业服务人员,设计个性化、亲情化的告别仪式。

参观的最后一站来到遗体火化车间,这里有11台专用火化设备,每天平均火化遗体20多具。当市民提问:“遗体火化后的尾气如何处理?”工作人员又指引市民来到去年刚投入使用的尾气处理车间参观。据介绍,在政府的资金支持下,南海殡仪馆尾气处理总体项目,尾气排放已达到国家规定的环保标准。

“来到殡仪馆没觉得有什么忌讳,觉得这里很多布置都是对逝者的一种尊重,很人性化很温馨,让我面对死亡也更加坦然。”市民代表们直夸道。

市民体验

参与:给遗体清洗更衣美容

在遗体更衣间,参加体验的市民曾老师双手颤抖,正准备为一具遗体清洗更衣,尽管遗体安详,但曾老师换完遗体左手的衣服后,就不敢再伸手,她长长地吁了口气:“让逝者体面离去,殡葬师太不容易了!”

当日,参观市民被分成四个小组,穿上白色的防护服、套上米色的手套、戴好蓝色的口罩……零距离体验遗体检查、遗体更衣、遗体化妆、火化拣骨灰等核心环节。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送别他人生命的最后一程的路上,保持自身卫生是一种习惯,“这对逝者来说是一种尊重,对我们自己来说是一种保障。”

在“全副武装”完毕后,体验的第一个环节是遗体检查。工作人员介绍,每具遗体在火化前都会经历多次检查,对遗物进行清理,若有贵重物品则登记后归还家属。

将盖在逝者身上的布微微抬高,用拧干的毛巾轻轻擦拭其身体……在遗体更衣环节,大二学生黄同学握着逝者的手,从手臂到手指,缓缓滑下、细细清洗,于她而言,这是学习与生命作最后告别的过程。“走近生命的最后一站,这或许能让我更懂得如何与长者交流。”攻读社工专业的黄同学参加殡仪馆开放日初衷就是为了能更好地开展学习工作。

向逝者深深地鞠躬,而后打开整容室内的化妆盒,工作人员向市民展示体验活动的第三个环节——遗体化妆时,润肤油滑过逝者的脸庞与头发,与肤色相适应的粉彩涂抹于脸颊,修剪眉毛使人显得精神,再用唇膏提升血色……工作人员解释,以自然为主的淡妆可以使逝者的面容如同平时睡着一般,减轻家属的悲痛。

当市民亲身揭开“人生最后一站”的神秘面纱后,曾老师感慨道:“对生与死要尊重,对殡葬行业的工作也需要尊重。这次难得的体验之后,或许我们更能正确认识死亡,坦然面对死亡珍惜生命。”

心声:这是一堂生命教育课

参观结束后,市民纷纷踊跃谈感受、提意见,“活在当下,珍惜生命”成了座谈会上被市民提到最多的一句话。

华南师范大学教师林海翠最大的感受就是“很心疼工作人员”。在她看来,殡葬行业工作者用自己的专业和用心践行工匠精神,有时候逝者的个人信息要核对几十遍,但是社会存在着对这份职业的偏见。

林海翠认为,人文关怀不仅仅体现在服务前来办理殡葬业务的市民,还要针对殡仪馆内部的工作人员,为他们提供工作和生活方面的保障,“只有他们感到幸福了,他们传递出来的情感才会感染到更多人。”

南海社工郭泳仪已是第二次参加开放日活动,她深刻体会到,无论是遗体更衣还是火化拣骨灰,都需要非常专业的处理。“我们每个人都要经历死亡,殡葬工作人员用专业服务,带领我们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

华南师范大学学生李奕洁对殡葬行业有了不一样的看法。她表示,高中的时候曾经了解过殡葬行业,“刚开始感觉这是一个冰冷的行业,经过这次亲自体验、接触过后感觉很温暖,他们用专业服务表达了对生命的尊重,这是一堂生命的教育课。”

“温暖生命最后一程,感谢有你们,愿逝者在天堂那端有更美好的一切,生者更感恩生命、珍惜美好生活。”“近距离了解生命最后时刻的历程,能体会到对逝者的尊重,对送别者情感的关爱,希望将来能有更多的人理解你们的工作。”……座谈会结束后,市民合影纪念,并在心愿卡上留言,分享对生命的敬畏以及对殡仪馆工作人员的感恩之情。

走近“摆渡人”

故事1:给死者体面告别却不敢与他人握手

肖晓是南海殡仪馆的入殓师,平时的工作就是给逝者化妆整容,使其体面地告别人世。与肖晓攀谈时,她弯弯的眼角笑意盈盈。提到平时的工作,她直言:“殡仪馆是一个告别的场合,我们在平日里更多的是呈现一个严肃的形象。”

1997年,肖晓在父母的建议下就读长沙民政学院殡葬专业,在学习的过程中她逐渐了解殡葬的含义,“体面”与“希望”成了她常挂在口头上的两个词,“通过体面地送别逝者,给予家属安慰与希望”。

尽管殡葬行业从业者往往被称为生命“摆渡人”,但社会上大多数人仍戴着“有色眼镜”看待相关从业者,见惯了生死的他们对生命有发言权,对他人的偏见却无能为力。

自2000年8月入职南海殡仪馆以来,肖晓在殡葬行业贡献了近20年青春。长时间的工作让她在人际交往中产生了三个“自觉”:不直接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工作地点是殡仪馆,而是婉转地表达为“民政部分”;不参加亲朋的喜宴,以免触犯他人忌讳;不主动与他人握手,怕碰他们的手,让他人觉得不干净。

“尽管行业是不分贵贱的,但目前整个社会氛围对殡葬行业尚未能做到正常看待。”肖晓说,她还愿意在殡葬行业坚守的重要原因是家人的支持,“如果没有家人的支持,我们也很难开展工作。”

故事2:几乎全年无休工作慢慢被认可

遗体火化工阿力,是一名90后,无意走进了这个行业。“工作几年下来,发现身边的家人朋友开始慢慢理解我们。”阿力说,相信不久的将来,之前遭遇的“找对象不受欢迎”,“聚会从不邀请”的“偏见”会消失。

工作中,有不少让阿力感动的事,“记得有一次,一位家属拿到因交通事故离逝的亲人骨灰后,一定要朝我鞠一个躬,说非常感谢。当时就觉得工作是很有意义的。”

由于工作的特殊性,殡葬从业者几乎全年没有节假日,只有春节三天不提供遗体告别和遗体火化服务。

不谈职业、不参加喜宴……这些仿佛都成了殡葬工作者的“潜”礼仪。或许世人对他们所做的工作还有所“忌讳”,但以阿力为代表的殡葬工作者,依然不忘初心,用自己对逝者的尊重赢得社会对他们的尊重。

南海殡改特色

南海殡仪馆率先开展“市民开放日”

南海区殡仪馆位于狮山镇,2001年3月投入使用,占地面积193亩,按照国家一级殡仪馆的标准进行规划和建设。2012年被民政部授予“全国殡葬改革示范单位”称号,2016年被评为全国殡葬工作先进集体、2014年被评为广东省一级殡仪馆、广东省文明单位。

为增进公众对殡葬工作的理解,省民政厅决定,从2014年起,每年清明节前一个周六为全省“殡仪馆开放日”。

南海敢为人先,自2013年起,南海区殡仪馆每年举办“市民开放日”。这次开放日主题为“树立文明殡葬新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南海区殡仪馆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开放日活动,最大程度地让市民了解殡葬为民的相关服务政策,也能让市民通过直面人生谢幕而感知生命的可贵,达到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的目的。

南海区殡仪馆相关负责人说,殡葬文化传承千年,它是一种文化的积淀,也是一种对生命敬意的表达方式,今后将不定期举办主题活动,持续地宣传殡葬文化,通过打造心灵教育基地,推动南海殡葬改革先行。

全省率先实施“遗体无土葬”殡葬改革

为了加强南海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节约土地资源,使广大市民进一步树立厚养薄葬的新观念,南海区于1998年开始在全省率先实施“遗体无土葬”殡葬改革。

从1998年11月1日起,南海以“遗体必须全面火化,禁止土葬”为标志拉开了殡葬改革的序幕,为确保遗体火化率100%,1998年南海筹建殡仪馆,2001年3月28日南海区殡仪馆正式运行,负责辖区内的遗体火化处理任务,火化率100%。

为了进一步完善殡葬管理,提高服务质量,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殡仪馆在2003年7月15日全面实施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国际环境管理体系及OH-SAS18001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体系,并于2004年3月顺利地通过了三个体系的认证,成为我国同行中极少同时取得三个体系认证的殡仪馆之一。

南海民政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南海殡葬管理改革,未来将继续朝着文明殡葬、绿色殡葬、科技殡葬、幸福殡葬的方向,坚持不懈为民生事业做出积极贡献。

文/珠江时报记者戴欢婷实习生吴美璇通讯员晓云图/珠江时报记者刘贝娜

新闻推荐

大湾区时代南海七虎如何重振虎威?

■南海将借力三龙湾高端创新集聚区南海片区建设,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图为三山片区。(资料图片)珠江时报记者/方智恒摄■...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评论(直面“人生谢幕”感知生命芳华南海殡仪馆第七年举办“市民开放日”,20多名市民体验生命“最后一站”)


 
频道推荐
  • 退休民警张毅刚: 退休前一刻还在“破小案”
  • 顺德机动车智能审核系统上线 车辆年检还要排长龙?10秒搞掂!
  • 广东省纪念第50个世界地球日活动将在佛山举行 珍爱美丽地球守护自然资源
  • 美食打探茶? 喝茶?春日里你该吃茶!
  • 企业加入“博物馆之城”建设 东鹏明善博物馆开放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