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里水的广佛小记者们开心地进行展示。给龙船点睛,广佛小记者们很兴奋。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高敏华、邓柱峰摄影报道)12月7日,广佛小记者又出动了!这次是走进广佛城乡融合最有特色的地方里水,与乡村振兴项目的设计师们一起参与乡村创造节,亲手扮靓村庄,从参与者的视角理解和体验乡村振兴建设。
变身:
工程材料变身护栏装饰
12月7日正好是二十四节气中“大雪”,早上8:30分,25名广佛小记者就冒着冷风来到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贤鲁岛游客服务中心,从高楼林立的城市来到保留传统岭南水乡风貌的贤鲁岛,蓝天、白云、鱼塘、田园,让小记者们欢欣雀跃。里水是佛山“百里芳华”乡村振兴示范带的起点、南海区连片乡村振兴先行区,正全力打造城乡融合标杆镇,在参加体验前,小记者首先观看了里水镇乡村振兴宣传片,五星级厕所、美村公园、网红打卡点让小记者们大开眼界。
这次广佛小记者是带着参与乡村振兴共建的任务走进里水的,他们的任务是用胶带在铁丝网上编制出图案,连成一幅美丽的画卷。“南海里水的藤编非常有名,我们这次就是用彩色的工程胶带,运用简化的藤编手法,编织出图案。”乡村振兴项目的设计师介绍说,在图案的选择上,运用了里水的特产花卉、贤鲁岛上的特产灵芝鸡,还有蓝天白云寓意洁净环境。小记者跟随老师学习了编织手法后,就立即跟爸爸妈妈一起撸起袖子干起来。四年级的关羽涵是位喜欢做手工的男孩子,他知道这次广佛小记者活动需要动手“扮靓”乡村后第一时间报名,虽然是第一次用建筑胶带在铁丝网上编织,但他做得有板有眼。五年级的彭梓城非常喜欢美术,在完成了设计师安排的图案后,他还别出心裁地增加了“里水”两字,别小看这两个笔画简单的字,要用胶带不间断地绕出来也颇费一番功夫。
大伙儿忙活了1个小时左右,12幅作品大功告成,作品将被焊接连成一幅画,用作贤鲁岛入口的绿化围栏。据设计师介绍,这次手工使用的材料可以保存三年,小记者们纷纷表示以后要常来看看自己的作品。
据了解,目前里水乡村振兴12个示范村的EPC改造项目正在全力冲刺阶段,预计春节前大家就可以感受到里水乡村振兴的建设成果。为了配合工程推动,里水同步发起了12村创造节的活动,通过与村民、设计师、媒体等多方合作的方式,定期推出一些适合各方参与体验的共建项目,此次广佛小记者们参与的就是其中之一。
传承:
听专家现场讲龙舟文化
亲手扮靓村庄后,小记者们马不停蹄地赶往第二个参观点——纳德利龙舟文化乐园。纳德利龙舟生产基地,是南海龙舟器材研发生产基地,更是中国龙舟协会器材委员会认证产品单位(全国仅有8家),是佛山唯一一家具备这个认证的龙舟厂。这个龙舟文化乐园,原来是龙舟的生产厂房,现在厂房迁出,成为既是粤港澳龙舟训练营,也是广府龙舟文化(纳德利)体验基地,哥伦比亚、古巴、智利驻广州总领事都来打过卡。
“以前我们是端午节才扒龙舟,但现在一年四季都可以扒,冬天还可以扒冰上龙舟。”龙舟文化乐园的专家把龙舟的历史和生产工艺娓娓道来,龙舟的选材、制作工艺、尺寸、龙头的装饰……小记者们看得目不暇接。
来到龙舟基地,当然要好好地体验一下“扒龙舟”!鼓手手势如何?船仗插水要多深?龙船饭是怎样的?小记者们跟随教练一起划起了旱地龙舟。最有仪式感的要数给龙船点睛,每点一笔都有寓意,小记者们兴致盎然地逐一体验,现场还有不少家长希望预约夏天来体验一下划龙舟的感觉。
2019年9月,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启动城乡全面融合发展标杆镇建设,“南有梦里水乡风情游,北有岭南农业大观园”南北两大连片乡村振兴精品示范线路建设已经初见成效。小记者们上午游览了里水北部的贤鲁岛后,下午就到南部的艺术河畔,乘坐游船欣赏梦里水乡两岸风光。梦里水乡景区前身是一个个废旧的冷冻厂房,如今经过翻新改造过后,房子的墙壁涂有五彩缤纷的颜色,看起来十分的小清新。
其中一处厂房的墙壁展现的是一幅著名的油画作品《蒙娜丽莎》,黑白灰的色调,远远就能看到蒙娜丽莎的微笑,仿佛在说:快过来吧,这边的风景更美呢!在蒙娜丽莎画像的广场上,还有一个名为“达·芬奇的手”的白色雕像,达·芬奇的手拿着一只画笔,而画笔指着的方向则是蒙娜丽莎的画像,两幅作品在三维空间中形成奇妙的互动,很有画面感。
新闻推荐
昨日,在南海区第十四届校企合作洽谈会上,校企在进行合作洽谈。/佛山日报记者王伟楠摄佛山日报讯记者崔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