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群众在珠江纵队独立第三大队队部旧址参观。/通讯员供图
文/佛山日报记者黄文婷
通讯员黄秀敏
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珠江纵队独立第三大队队部旧址位于南海区狮山镇黄洞村委会黄氏宗祠。74年前,就在这座看似平凡无奇的清代三进四合院式建筑内,珠江纵队独立第三大队正式成立。珠江纵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驰骋于华南敌后战场的重要抗日力量。
1938年10月,日军入侵广东,珠江三角洲广大地区相继沦陷。按照中共广东省委的指示精神,一大批干部和党员走向前线,积极组织人民群众,利用各种形式建立抗日武装。1944年11月,党中央批准成立珠江纵队。
1945年1月15日,珠江纵队在中山县五桂山根据地正式成立,其下辖第一、第二支队和独立第三大队。其中,独立第三大队活动于南海、三水两县边境地区。
独立第三大队队部选址南海黄洞,是历史形势与客观条件的共同造就。当时,作为战略要地的珠江三角洲多面受敌,中共抗日力量亟须壮大发展。黄洞地处偏僻,山多林密,交通不便,民房不规则,易守难攻且容易隐蔽,珠江纵队独立第三大队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将队部设立在黄氏大宗祠。
在党的正确领导和强有力的指挥下,珠江纵队同人民群众紧紧地站在一起,坚决保卫群众的利益,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在战术上,珠江纵队将公开斗争和隐蔽斗争相结合,以灵活多样的游击战术,粉碎日伪军大规模“扫荡”。
随着抗战后期形势的发展,1945年初,珠江纵队根据上级党委指示和决定,在黄洞集训、整编,挺进西江,后又挺进粤北,克服各种艰难险阻,完成了党交给的任务。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了这一胜利,珠江纵队的许多干部、战士献出了宝贵生命。据不完全统计,珠江纵队对敌作战数百次,歼敌3300余人。
峥嵘岁月历历在目,红色精神代代相传。珠江纵队独立第三大队队部旧址如今已被列为佛山市党员教育基地、南海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为传承红色精神的载体之一。仅在今年9月,就有37个基层党委、企事业单位党支部组织党员和群众到此,缅怀先辈浴血奋斗的事迹,汲取信仰力量。
狮山镇红色基因底蕴深厚,除了珠江纵队独立第三大队队部,还拥有显岗社区中共南海县委旧址、狮中村陈洞经济社义民纪念碑、大榄抗日活动基地等一批红色地标。狮山镇宣传文体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虽然步入新时代,远离了硝烟战火,但我们必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向革命先烈学习,向革命先烈看齐,让革命先烈的精神薪火相传,照亮新的征程。
狮山镇将以党建引领,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将辖区13个革命老区村串珠成链,通过合理规划、科学布局,突出重点,深挖内涵,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打造一条特色的狮山红色旅游线路。
◎参观指引
地址:
南海区狮山镇黄洞村黄氏大宗祠内
开放时间:
周一至周日:上午8∶30~11∶30,下午2∶30~5∶00
预约参观电话:0757-81206670
新闻推荐
农行南海分行国际业务开办30周年 优化国际金融服务 助力企业“走出去”
农行南海分行国际金融服务专家团队。农行南海分行供图日前,佛山海关公布外贸进出口数据,今年前10月,佛山市外贸进出口总值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