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挖掘机在丹灶沙滘杉场进行清拆。/佛山日报记者毛蕾摄
伴随机器轰鸣声,一栋栋低矮简易厂房应声而倒。2月21日,南海区7个镇街同步启动村级工业园清拆行动,标志着全区村级工业园改造项目全面复工。
目前,南海正全力推进复工复产工作,确保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两不误”。截至2月20日,全区规上工业企业复工复产2205家,限上商贸流通企业复工947家。在有序复工复产的同时,南海吹响村级工业园改造提升的冲锋号,力争拆出一片新天地、建出一批新产业、改出一脉新活力,加快探索出一条高质量的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7镇街同步吹响冲锋号
21日下午,丹灶沙滘杉场作为南海村级工业园区升级改造现场巡查的主会场,率先打响2020年村改的“第一枪”。现场数台钩机同时作业,拆除建筑物面积约1万平方米。今年内,丹灶镇将围绕2500亩拆除、6700亩综合整治等目标狠抓落实,推进“一岛两湖十里片区”建设。
一声春雷响,遍地萌新生。很快,其余6个镇街也揭开了今年村改工作的序幕。在桂城街道,石石肯黄柏围、六亩围工业区和夏西平稳工业区改造项目相继启动建设。今年桂城预计启动32个村级工业园改造项目,总面积近3700亩,力争完成4500亩。
在九江河清一村工业区,多台钩机同时作业,“轰隆隆”的声音不绝于耳。今年该镇将落实拆除1500亩、综合整治1800亩的任务目标,重点推进临港国际产业社区超千亩村级工业园改造提升。
在西樵太平-海舟龙舟船坑地块,钩机挥舞着铁臂推倒一堆堆砖墙。今年,西樵将确保拆除2900亩,力争建成投用高标准产业载体30万平方米。
狮山镇是全区村改任务最重的镇街,今年需对14个村级工业园项目进行整治提升,拆除7000亩、力争完成10000亩。当天下午,风梅岭和黄牛牯村级工业园率先启动清拆。
在大沥,数名工人开着机器对大沙工业区进行清拆。未来这里将形成一条沿江休闲观光带,引入文创产业。今年该镇将确保完成拆除3700亩、整治3600亩的任务。
里水镇沙涌社区,一栋陈旧的商场被推倒。年底之前,这里将崛起一个综合性商住项目,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升级。今年,里水将狠抓大冲科技生态工业园、东部工业园片区、海南洲、广佛里智慧慢城特色小镇等四个千亩连片改造片区,促使全镇城市产业面貌实现蝶变。
当前正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关键时期,防疫工作不容松懈。为此各个清拆现场都坚持防疫、作业“两手抓”,要求全部工人佩戴口罩和安全帽,落实体温监测等程序。
做好“拆、建、改”三篇文章
村级工业园改造是建设南海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的重要内容。年初,南海提出未来三年南海要拆除整理村级工业园9万亩,其中今年要确保拆除整理2.5万亩、力争完成3万亩。然而受疫情影响,目前工作进度不容乐观。
“虽然如此,我们将坚持方向不变、目标不变,大家一定要坚定信心决心,以"起步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的干事态度,集中力量进行聚焦攻坚。”市委常委、南海区委书记闫昊波表示,广大党员干部要保持防疫工作中一往无前的干劲和担当奉献的精神,争分夺秒把失去的时间夺回来,全力以赴完成全年村级工业园改造任务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7镇街同步启动清拆,正是为了形成村改工作的强大合力。“要拆出声势、建出成效、改出活力,加快探索出一条高质量的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南海区委副书记、区长顾耀辉现场进行部署,要求各镇街做好“拆、建、改”三篇文章。
接下来,南海将进一步强化区、镇两级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架构配置,抽调工作人员到村改一线,建立一支“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工作队伍。与此同时,各镇街要借疫情防控的机遇顺势而为、因势利导,加快淘汰“小散乱污”企业,为“大拆除”扫除障碍。
“拆”是前提,“建”才是最终目的。南海将在“大拆除”的基础上持续加码“大建设”,围绕城乡融合十大示范片区、20个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连片示范项目和72个试点项目持续攻坚,打造一批标杆项目及新型产业社区,力争全年建成各类产业载体200万平方米。同时将把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作为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最终落脚点,围绕“两高四新”产业延链、强链、补链、建链,打造一批先进制造业集群。
一直以来,村级工业园衍生的基层利益固化、发展动能弱化、城乡结构二元化等问题,严重削弱了南海的发展活力。未来,南海区将以村改为契机,创新政策并探索集体资产统托统租制等方式,激发区域发展新动力。
统筹/佛山日报记者丘媚
采写/佛山日报记者丘媚、毛蕾、阳桦、
吴蓉、崔艺文、黄文婷、黎俏婷
通讯员黄礼珍
新闻推荐
“云开课”首日 学习认识口罩、列表统计防护手段、上疫情心理课开学首日学防疫
顺德大良顺峰中学校长潘惠红正进行网络教学。顺德大良实验小学学生在家线上学习。昨日,佛山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生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