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全面落实省、市部署要求,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在上月底举行的南海区人大会议闭幕式上,南海区委书记闫昊波表示,南海要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他着重强调,要把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作为重中之重,纵深推进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紧紧抓住制造业这个“根”和民营经济这个“本”;抓住广佛全域同城化机遇,构建“一轴一核两带”区域发展格局,为南海参与“双区”建设、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高质量发展,镇街是主战场。围绕着这一系列重要议题,日前南海七个镇街书记接受了媒体采访,系统阐述各镇街的发展思路和主要举措。接下来南海各镇街将如何谋篇布局、错位发展?随着今年防疫和经济社会各项工作进入“下半场”,如何激发“镇”能量,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
撰文:孙景锋李慧君卢浩能肖霞李欣蓝志凌统筹:孙景锋
谈城乡融合
以村改为突破口推动城乡连片开发
踏入7月,南海区获批创建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即将迎来一周年。一年来,南海区以建设十大示范片区为抓手,积极推进实验区建设。
桂城街道党工委书记麦绍强介绍,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桂城街道制定了专门的行动计划,以村级工业园改造提升作为实验区建设的重要抓手,出台了《桂城街道村级工业园区改造提升工作方案》,设置7个专责小组,集中力量和资源加速推进32个重点项目、3700亩村级工业园改造。在城市建设方面,今年桂城在推进滨河景观带公园建设的同时,还将进一步启动社区体育公园建设三年发展规划,未来3年投入超11亿元新建提升、改造完善不少于150个社区体育公园。
大沥的村改工作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大沥镇委书记刘浩文说,在这个过程中,大沥探索村级工业园“改造七式”,实施挂图作战,开展片区攻坚,注重部门联动,做到“一个项目、一位领导、一套人马、一份方案、一跟到底”,走出一条“以拆促建、以建引凤”的路子。
在里水,里湖新城的建设成为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我们正以里湖新城的开发,带动"一村一品牌"建设,带动农村的生态环境和乡村风貌升级,形成"田园、公园、家园"互融共促的城乡环境共建格局。”里水镇委书记谭艳玲说,里水坚持“串点连线、连片成带”,盘活农村的旧物业、旧资产、闲置土地资源,实行空间格局再造;探索混合开发、城产联动等有效措施,引导企业、集体经济组织联手推动四大千亩村级工业园改造提升,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在南海中部,千亿大镇狮山在做好产业发展的同时,正发力城市建设,大力推进博爱新城、西站枢纽新城和南海大学城“三城”建设,形成有效连接。狮山镇委书记林健说,“我们正在谋划建设天子帽、南国桃园、东风水库及仙溪水库四个万亩公园,狮山林业覆盖面积很广,自然资源丰富,但水体是我们的短板,接下来要把水环境整治好,把树和花种得更多,把多个小湖、水库连起来,通过几年努力,狮山的区域环境会很出彩。”
在南海西部,西樵正大力推进环西樵山片区建设,“这里将成为下一个五年全西樵发展的核心区域。”西樵镇委书记关海权说,西樵将在该片区投入77亿元,将其打造成为南海西部生态、生产、生活融合发展示范片区。此外,西樵还规划了五大产业片区,超过1.5万亩村级工业园整治,每个片区都有明确的产业主题。
“从长远规划上,我们正按照"三集中、两活化、两提升"的思路谋划通过空间再造,实现生态环境、生产环境、生活环境"三生融合",打造产业兴旺、环境优美、秩序良好、富有人文魅力的城乡高度融合发展城镇。”丹灶镇委书记张应统表示,“三集中”相当于人体骨干,能够重塑城乡发展空间格局:而“两活化”相当于给骨干添加经络和肌肉,丰富城乡融合发展内涵。
乡村振兴是九江推进城乡融合的抓手,九江镇委书记徐永强表示,九江正以强化党建引领、优化产业空间、美化人居环境、活化基层治理为核心,全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作为水产历史名镇,接下来九江将以打造中国淡水鱼种业名镇和“粤港澳大湾区高品质水产养殖示范区”为目标,实现水产业聚集化、品牌化、工业化,推进养鱼现代化工作,让九江水产业优势更优。
谈产业高质量发展
以制造业为“根”加快培育战略性支柱产业
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的产业。闫昊波表示,要紧紧抓住制造业这个“根”和民营经济这个“本”,坚定不移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培育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桂城将立足实体经济,关注外来优质资源的引入,同时也不忘本土成长的企业。”麦绍强说,接下来将加大力度培育和引进高新技术企业、人才团队、孵化器、众创空间,打造资源集聚、特色鲜明的创新创业生态圈。据统计,桂城1月至6月共吸引超千万项目51个,投资总额约350亿元。
产业对狮山的财政贡献达到七成。林健表示,狮山将继续坚守产业,让产业发展得更加强大。朝着这个方向,今年3月30日狮山举办了“新产业新城市新狮山”——狮山镇村级工业园区升级改造暨城市更新大会,16个项目现场签约落户,涉及轨道交通、新材料、汽车零配件、人工智能等“两高四新”产业,同时还有一批乡村振兴和“三旧”改造项目。
在西樵,文旅产业发展迅速。关海权介绍,西樵镇将以西樵山与听音湖片区为核心,促进山上山下联动发展,深化“文化+旅游+体育+会展+演艺+乡村振兴+生态公园”融合发展模式,进一步拓展文旅产业形态。
在丹灶,正形成三大产业齐头并进的书面。张应统表示,丹灶正通过大力发展氢能源产业、智能安全产业,加强对日招商,找到自己在广佛都市圈的产业发展定位,建设珠三角制造业创新小镇,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全面发展。
九江则以医卫行业作为主攻方向。徐永强介绍,下一步九江将升级为“中国医卫用产品集聚基地”,聚焦医卫用下游制品行业,加大强链、补链力度,以引入大型、高端医卫用龙头企业为重点,全力打造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医卫用产品集聚高地。并将积极争取与清华大学(佛山)新材料研究院合作,努力将九江建设成为其科研成果转化基地。
在广佛交界,里水正致力推进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谭艳玲表示,里水将重点打造万顷园艺世界、南海花博园、梦里水乡百花园、宏岗梦里花田、贤僚千亩鱼塘等一批超千亩的现代农业示范项目,同时持续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型生物制药、新材料、智能家电、智能装备、汽车及零配件等六大产业集聚发展,强化四大产业平台主战场地位,增强发展后劲。
作为“商贸之都”,大沥正大力推进商贸服务业升级。就在本月初,第十七届大沥凤池铝门窗建筑装饰展览会开幕,这是大沥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两统筹、两不误的一个缩影。为了优化营商环境,大沥发布“惠企12条”,加大对本地企业的扶持力度。
谈“双区驱动”机遇
参与广佛全域同城化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
作为广佛都市圈重要组成,当前南海正抓住广佛全域同城化机遇,积极参与“双区”建设,为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桂城是南海对接广州的重要窗口,麦绍强表示,桂城要对标广深港,主动承接优质资源辐射和外溢。在产业发展上,桂城立足“金融+总部+科创文创研发”的产业发展定位,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推动一批有行业影响力的优质企业在桂城建设总部;力促新经济小镇、海天集团大厦、维尚新零售综合体、保利良溪、三山云谷、乐居总部、国际创智园二期和三期、三山科创中心二期等一批重点项目加速建设并尽快产出效益。
“里水将通过交通同城、创新产业同城、生态环境同城、服务同城来推动广佛全域同城。”谭艳玲说。目前里水正积极参与南海交通建设大会战,包括加快推进“一轨两桥三路”建设。“我们预计有轨电车年内开工建设,构建高效便捷的交通网络,从而实现与广州无缝对接。”
为了汇聚大湾区科创资源,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今年上半年丹灶镇还率先推出“加速器十条”扶持政策,瞄准科创项目加速发展对土地载体和发展空间的需求,致力打造科创加速器之城。
九江正依托临港国际产业社区等产业平台,聚焦医卫用下游制品行业、高端新材料、汽车零配件、绿色智能家居等重点领域,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瞄准日、韩等国的优质外资项目和国内行业龙头企业开展主题招商,精准发力,推动更多牵引力强的大项目进驻。
■相关
守底线强担当提效能
强化干部作风建设,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支撑
6月初,南海区举行全区党员干部“守底线、强担当、提效能”作风建设推进会,要求全区党员干部要“改革从我做起,攻坚舍我其谁,问题到我为止”,发挥有为担当精神。
镇街党员干部是推动南海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南海各镇街正大力推进党员干部作风建设。
为了激励党员干部敢担当善作为,桂城街道一方面将抓好“头雁”队伍,提前谋划2021年的社区换届工作;另一方面强化作风建设,培养冲锋陷阵的“战斗员”。
一直以来,大沥坚持抓廉政教育、抓审计整改、抓巡察监督,打造“廉政讲堂”教育品牌,通过分批组织学员到看守所、镇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基地实地开展小班制教学的方式,对镇内42个社区与镇重点部门党员干部开展常态化廉政授课,切实加强教育警示效果;创新构建联合监督机制,开展媒体监督、政务监督、人大监督、纪委监督、社会监督,发挥多元主体作用,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大沥。
在狮山,镇委书记林健要求全镇干部队伍要认清自身的短板和不足,奋勇前进。“很多事情干起来很难,但干总比不干要好,不然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要再解决就很难了。”
在丹灶,张应统表示,守底线是基础,底线就是底气,未来几年丹灶将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需要全镇干部队伍守住廉政底线、安全生产底线、政治安全底线和意识形态安全底线,维护安全生产和社会稳定大局,确保丹灶在公共安全、社会安全等方面再上一个台阶,致力成为全区最安全的镇。
新闻推荐
一键启动机器人就可“做家务”南海联和吴汉小学两名小创客作品获奖
佛山日报讯记者苏宏堃报道:7月10日,记者从南海区联和吴汉小学获悉,该校两名学子雷宇船、张博轩在iHopeSpace创意设计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