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举行日本企业投资说明会
珠江商报讯 记者王晓琦报道:8月6日,“湾区极点 佛山智造——2020年日本企业走进粤港澳大湾区(佛山)投资说明会”在佛山举行,来自中日两国的百余嘉宾共聚“云端”共商发展。丰富汽配合并重组等四大项目举行线上及线下签约仪式,签约总额约10亿元。
这是佛山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同时,积极开展稳外资工作的重要举措,提振日企在佛山增资扩产的信心,也是佛山抢抓中日合作机遇,助力佛山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之举。副市长乔羽出席并邀请日资企业布局佛山分享大湾区的发展机遇。
创新线上线下相结合推介方式
会上,国家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党委书记、副局长王旭通过视频连线致欢迎词。“佛山是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是中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多年来,佛山与日本在经济、贸易、科技、社会、文化、教育、体育、健康、人才等领域有着全方位交流合作。希望中日两国企业能够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机遇,发挥各自强项,加强沟通交流,实现优势互补,谋求共同发展。” 王旭表示。
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北京代表处所长堂之上武夫连线表示,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的严峻形势,在中国商务部、广东省政府、佛山市政府的支持以及企业的努力下,2月至3月期间,大部分日本企业顺利复工复产,“复工复产应采取怎样的防疫措施;员工口罩不够能不能帮忙解决?对于日本企业每天提出的各种问题,佛山政府部门认真迅速回应,努力解决日本企业面临的问题,让我印象深刻。”
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广州代表处所长清水顕司表示,佛山是大湾区制造业的重要城市,日本三大汽车制造商落户广州,佛山落户的关联配套企业都能在一个小时内到达三大汽车工厂,拥有地理优势,因此很多关联零部件制造商纷纷落户佛山。此外,氢能等新能源产业、新材料和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等高端产业发挥着引领作用,“佛山还有日本中小企业工业园区等,面向中小企业拥有完善的支持体系。”
乔羽表示,佛山正在全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着重发展装备制造、泛家居、汽车及新能源、电子信息、智能制造装备及机器人、新材料、食品饮料、生物医药及大健康等产业,“这些产业很多都是日本的优势产业,相关企业也有寻求海外布局的动机,双方合作发展大有可为。佛山正步入快速发展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投资领域持续放开,营商环境逐步完善。佛山市各级政府将竭诚提供优质服务,为双方企业搭建互相了解和沟通合作的桥梁。”
将重点引入日本关联产业链项目
会上,丰富汽配合并重组项目、艾杰旭汽车玻璃(佛山)有限公司二期项目、本田汽车用品(广东)有限公司第三工厂项目和顺德中日科技产业园项目举行签约仪式,四大项目分别在禅城、南海、顺德区落户,签约总额接近10亿元。其中,顺德中日科技产业园项目规划总面积超40万平方米,首期约13.8万平方米,将重点引入日本的机器人自动化、汽车零部件上下游关联产业链项目。
顺德区经济促进局副局长葛爱霞表示,顺德村改释放出大量的发展新空间,为日资企业在顺德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机遇。因此,顺德将采取量身定做的方式,瞄准与顺德产业升级契合度高的产业,主要集中在机器人产业等高端制造,顺德庞大的制造业产业链将为日资企业布局大湾区提供前所未有的发展新空间,因此,未来将借助专业团队全力以赴为日资企业进驻大湾区提供优质服务。
全市累计引进日本投资项目200多个
佛山对日合作有悠久传统和良好基础。自第一家日本企业落户至今,佛山市累计引进日本直接投资项目200多个,涉及投资总额超过36亿美元。丰田、本田汽车、松下、东芝、永旺、神户制钢、住友商事等在内的22家日资世界500强企业在佛山设立了55个项目,涉及投资总额超过20亿美元。
吸引日资企业,营商环境是招商工作中最大的筹码。2019年底,佛山召开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创新性推出了以《佛山市深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为核心的“1+7+N”工作体系,着力简流程、减时间、降成本、优服务,并结合佛山实际,提出可落地、可实现的措施。
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佛山建立综合协调机制,全面保障外资企业复产复工。在后期防控境外输入阶段,为一汽大众、本田汽车零部件、东丽高新聚化、佛斯伯智能设备、萨克米机械、久田汽配等重点外资企业的外籍高层及技术管理人员做好返岗签证工作,保障企业在疫情影响下迅速复工复产、开展常态化运营,一系列工作获得了企业广泛好评。
今年上半年,佛山吸引来自日本的实际外资2.21亿元,同比增长144.6%;双方实现进出口总值128.7亿元,增长14.8%。
新闻推荐
引入TOD模式 激发城市活力 禅城深挖土地潜力,推动轨道交通建设
在季华二路以南、禅西大道东西两侧,一座蓝黄色相间的建筑正拔地而起。这里是禅城区张槎TOD项目的所在地。截至目前,禅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