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竞浩接受盛慧专访讲述创业故事。
■准备发货的陶瓷加工设备。
■工人在总装区装配陶机。
佛山是我国最重要的建陶生产基地,也是陶瓷机械装备制造强市。在佛山的陶瓷机械装备制造企业中,广东一鼎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一鼎科技”)是当之无愧的明星企业。公司创立十余年来,在董事长冯竞浩的带领下,一直专注于陶瓷制造装备的研发与生产,除了国内市场外,其生产设备更出口到四大洲十八个国家。
那么,冯竞浩是如何让公司通过创新实现跨跃式发展的呢?
走出大山,寻梦佛山
上世纪七十年代,冯竞浩出生于梅州五华安流镇,那里群山逶迤,连绵不绝。崇山峻岭阻挡了外面的世界,却阻挡不了一个孩子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在很小的时候,冯竞浩就立志要走出大山,到广阔的天地中寻找自己的梦想。1989年,十六岁的他终于如愿以偿,考入了南通纺织工业学校(现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到离家数千公里之外的江苏求学。
冯竞浩十分好学,经常在路灯下看书,甚至早上四点钟便爬起床学习。中专在读的四年期间,他每年都获得一等奖学金。1993年夏天,冯竞浩中专毕业,被分配到了佛山市纺织工业局。冯竞浩揣着派遣证前去报到时,心里喜滋滋的,以为就在佛山市纺织工业局上班了。让他始料未及的是,自己被分配到了佛山市纺织工业局下属的一家织带厂,厂里主要生产船用缆绳,月薪三百元。
冯竞浩是家里的长子,下面有四个弟弟和妹妹,家庭负担比较重。他虽然还未满二十岁,但觉得自己参加了工作就应该义无返顾地挑起家庭的重担。为了多赚钱,他想到了兼职。织带厂后面有一条街,每天晚上灯火通明,排档一间连着一间,十分热闹。他听人说,在那里打工一个月可以挣200元,便兴冲冲地去询问,一问才发现自己根本做不了,因为他连最基本的捞面都不会。
凡成大事者必有过人之处,冯竞浩身上有一种破釜沉舟的勇气。在织带厂仅仅上了十七天班,冯竞浩便瞒着父亲,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辞职。在今天看来,辞职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然而,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却是极其艰难的选择,因为,他放弃的不仅是一份工作,同时也放弃了户口,放弃了档案,可以说,他多少年的努力,多少年的奋斗,都将付诸东流。
辞职以后,冯竞浩开始找工作。他每天去士多店,一边翻阅电话黄页本,一边打电话,只要与机械有关的公司,就打电话过去询问。开始的时候,他很乐观,以为在佛山找份工作并非难事,可是现实是残酷的,一连打了一个星期的电话,都没有一点进展。眼看着口袋里的钱越来越少,住的地方也没有了,他的信心被现实所吞噬,开始心慌起来。
转机总在不经意间出现,有一次,他听说一家耐酸材料厂招人,便登门拜访,谁料,厂里并不招人。耐酸材料厂的人很热心,看到他一脸沮丧的表情,便告诉他一个信息,广东佛陶集团下属的石湾美术陶瓷厂准备上一条新的生产线,正在到处招兵买马。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正所谓天无绝人之路。在石湾美术陶瓷厂,冯竞浩顺利通过面试,误打误撞地进入了陶瓷行业。时至今日,他仍然难以忘记第一天去美陶厂上班的感觉,就像从地狱回到了天堂。因为经历了求职的艰辛,他非常珍惜这份工作。工厂试产期间,他曾经连续三十六个小时没有睡觉。
冯竞浩中专学的虽然是机械专业,但主要是纺织机械,对陶瓷机械知之甚少。在工作中,他勤奋好问,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有一次,在压机旁,他向工程师谦虚地请教:“这个设备是用液压吗?”工程师却一脸不屑地反问:“不是液压,是什么?”工程师的这句话,对他触动很大,他发誓一定要在最短的时间熟悉陶瓷机械。
厂里进口的是意大利的设备,意大利公司派了工作人员来调试设备,他便寸步不离,边看边记,把每一个步骤,每一个参数,都记在笔记本上,不到半年时间,就把两本厚厚的笔记本记满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正是因为“有心”,他一下子脱颖而出,成为了技术骨干,还为生产设备设计出完整的操作流程。
厂长对这个好学上进的年轻人十分赏识,厂里一千多号人,只配了四个BP机,其中一个就配给冯竞浩。遇到技术上的问题,工友们会第一时间向他咨询。车间是二十四小时生产的,为了方便他晚上复电话,还在他床头安装了一个电话。到了周末,厂领导也邀请他坐顺风车一起回厂上班。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仅仅过了一年多,冯竞浩就被提拔为车间主任助理,那一年,他只有二十岁。到了1997年,他又被共青团佛陶委员会评为“十大建功立业先进个人”。这份荣誉,他十分珍视,二十多年过去,仍然保存着这份证书。
到了1998年,冯竞浩对陶瓷机械已经了如指掌,他觉得在车间里学不到新的东西了,想要挑战新的领域,从事销售工作。当时,厂里公开招聘销售人员,有几百人报名,笔试环节,他排名第二,到了面试环节,他一下子掉到了十二名,因为只招10人,但他也觉得没关系,继续留在车间。
后来,又出现了一个机会,厂里公开竞选团委书记,他也报了名,并进行了演讲,演讲成绩经全体团支部委员投选,成为唯一通过半数的参赛者,且排名第一,但遗憾最终没有当选,冯竞浩因此提出了辞职。
从石湾美陶厂辞职后,冯竞浩进入了一家叫科泰民营企业,这家企业主要生产模具和磨边机。开始的时候,他负责售后服务,不料,第一次出差就签下了三十多万元的销售合同,后来,便做起了销售经理,为企业挣得了丰厚的利润。在这个过程中,他对全国的陶瓷产区进行了深度的考察,对于全国的陶瓷行业的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两年之后,他又萌生了去大型企业锻炼的想法,企业的老板竭力挽留他,甚至提出给他买房,但他还是坚持了自己的选择。
一个有志向的人,总是能够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冯竞浩在大型企业又历练了两年,期间他对市场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对企业的科学管理流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正所谓,所有的经历都是财富。两年间,他完成了从一个技术人员到管理者的蜕变,为日后的创业打下了扎实基础。
为企业赋予“首创”的基因
2002年春节前夕,冯竞浩开始创业,他在平洲二手市场买了一批旧设备,又买了一台新车床,开了一家五金厂。工厂规模很小,只有六七个工人。从一开始,他的定位就很清晰,专门为陶瓷企业提供机械设备和配件。
2005年5月20日,冯竞浩正式创立了广东一鼎科技有限公司,公司之所以取名一鼎,代表着冯竞浩对卓越的追求。他说:“这个"一"就代表我要做第一!”“一鼎”是一家科技公司,就要不断创新,创新从来不是一句口号,它是一鼎科技的灵魂所在。
冯竞浩对技术十分痴迷。那段时间,他满脑子都是纳米抛光机,克服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但纳米液如何均匀分布,一直困扰着他,让他百思不得其解。有一次,他的一个亲戚生病住院,他去探望。在病房里,他看到打吊针的滴灌,一下子找到了灵感。
为了让技术更加成熟,冯竞浩不断地研发,短短三个月,就完成了三代机型的改造,推出全自动纳米抛光机。测试显示,经过纳米抛光之后,瓷砖表面的光泽度从50度,一下子提到了90度以上,与此同时,减少了瓷砖生产的能耗,提高了瓷砖的防污能力,大大地提升产品的附加值。时至今日,使用该产品的厂家,已有近千家,纳米抛光机已成为行业的标配。可以说,纳米抛光机改变了整个行业。
纳米抛光机取得成功后,冯竞浩信心大增,在行业内发展多年,他知道行业的痛点和需求,这恰恰是他的商机所在。在陶瓷行业,一直采用湿法磨边机,能耗大,还存在污水处理的问题。他希望在干法磨边机项目上取得突破。
从湿法磨边到干法磨边,一直存在着很多技术难题,冯竞浩对产品进一步研发,三个多月时间过去了,一直没有突破。这时,公司形成一个决议,如果再研发一个月,再投入三十万研发资金,如果还解决不了核心问题,就彻底放弃这个项目。
就在这一个月里,冯竞浩带着研发人员加班加点地研发,又请了陶瓷企业生产线上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来加盟,最终攻克了难关。从湿法磨边到干法磨边,最大的难题是温度的控制,在一次次的失败之后,冯竞浩灵机一动,将水冷改成风冷,风一方面降温,一方面吸走了粉尘,可谓一举两得。干法磨边节省了原湿法磨边带来的能耗、水污染、过度包装等额外成本,磨边产生的粉尘通过吸尘机回收作原料利用。
这是造福陶瓷行业的新技术,仅是这项新技术,就让瓷砖的生产成本降低了25%。
创新,就是从别人止步的地方开始攀登。从创业之初,冯竞浩便赋予企业“首创”的基因,不过,一步领先容易,步步领先并非易事,要付出巨额的研发资金,承受巨大的压力。不过,冯竞浩身上有一种弹簧精神,遇到再大的困难,他都会沉着应对,都会告诉自己:“所有的困难,都是来成就你的,只要跨过去,就是成长。”
从“窑后八部”到“龙头凤尾”
追求卓越,永无止境。
创立十几年来,一鼎科技坚持以创新为企业发展的基石,完成了抛光线上纳米机、磨边机、打包机、拣砖机等设备的研发与制造,一个又一个明星产品成为了行业的单项冠军,奠定了一鼎科技在行业中的基础与地位。但冯竞浩并不满足于此。2014年,冯竞浩提出“窑后整线”的概念,他称之为“窑后八部”。为此,他还想了一句广告词:“金庸有天龙八部,一鼎有窑后八部”。
一鼎科技的“窑后八部”即:“储”(智能储坯系统)、“刮”(刮平定厚机)、“磨”(磨边机)、“抛”(抛光机)、“亮”(纳米抛光机)、“检”(检测机)、“分”(分类储存系统)、“包”(包装机)。一鼎科技的“窑后八部”涵盖了窑后主要机械设备,几乎能为所有建筑陶瓷(外墙砖除外)的厂家提供窑后的专业化、系统化整线综合解决方案,它并不是简单的组合,里面有很多的创新和技术亮点,比如:双零吸水率瓷砖干磨、大板抛光生产线、反置式抛光、智能分拣系统、每分钟可达15箱的包装速度的高速包装,在推动陶瓷行业健康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窑后八部”取得成功后,冯竞浩又提出“龙头凤尾”的说法。所谓“凤尾”指的是窑后,而“龙头”则是连续球磨系统。一鼎科技的连续球磨系统包括三大系统:原材料的预破碎系统、化浆系统、连续球磨系统,以及三大系统相关的自动喂料和控制系统。一鼎科技的连续球磨技术真正实现了自动配料和自动出浆,很好解决中国原料不标准的难题,其效率是传统间歇球磨机的近20倍。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冯竞浩表示:“一鼎的使命就是为建材行业的节能减排和提升自动化程度提供技术和服务。”
冯竞浩一直在践行自己的使命:2015年,第一代反置式釉面砖抛光机(以下简称“反抛机”)的问世,则再次颠覆了釉面砖的传统抛光工艺。陶企不需为此投建污水处理设备和干燥设备,而且新工艺能够节水90%。2016年下半年,第二代与柔性生产匹配的摆动式反抛机上市,随即打入印度和南美市场。2008年,全自动包装生产线面世,为无数陶瓷企业节省了大量人力成本,基本实现生产线全自动化;2015年,反置式抛光机和连续球磨系统的推出,分别节省用水90%和电力消耗30%,更改变了传统的陶瓷生产方式。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一鼎科技已经成为一家集建材机械装备及新材料研发、制造、营销、服务为一体的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荣获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企业、广东省创新型试点企业等多项荣誉。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会长叶向阳称赞一鼎科技为中国陶瓷行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并称一鼎科技是业界知名的以创新、绿色、智能为特性的领军企业之一。对于未来的发展,冯竞浩信心满满,他希望一鼎科技能成为“中国最具创新力的建材装备企业”。
策划/龚敏李清平统筹/曾海鹏林良海采写/盛慧摄影/珠江时报记者谭兼之
新闻推荐
文/记者丘立贺通讯员冯耀勇图/记者丘立贺闵灿新年伊始,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西城校区施工现场一片繁忙,每天上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