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东祥(右一)坚持身体力行地推进社会志愿服务工作梁修飞(左一)参与义诊服务广州市妇女志愿者协会活动广州助残志愿服务联盟进行助残志愿服务为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进一步推动广东学雷锋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省文明委组织开展了2018年广东省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宣传推选活动。经推荐评审,推选出50名最美志愿者、50个最佳志愿服务项目、30个最佳志愿服务组织、29个最美志愿服务社区,广州占据其中12项。《广州文明导报》将一连两期通过事迹分享,带读者走近这群广州学雷锋志愿服务行列中的“排头兵”,让我们从“最美志愿者”和“最佳志愿服务组织”说起。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何道岚通讯员穗文明
2018年广东省学雷锋
志愿服务先进典型
(广州代表)
最美志愿者(4个)
谢东祥、秦兆年、邓国强、梁修飞
最佳志愿服务组织(2个)
广州市妇女志愿者协会
广州助残志愿服务联盟
最佳志愿者服务项目(4个)
广州市长者心声热线
广州市暖心行动——用爱架起流浪者归家的桥梁
广州市红棉关爱——暖心行动项目
广州市行走的助残盒子——助残志愿服务标准化课程推广计划
最美志愿服务社区(2个)
广州市越秀区北京街仙湖社区
广州市番禺区桥南街番奥社区
谢东祥资助15624名贫困儿、9591户贫困户
这位增城人是广州慈善圈内有名的“公益达人”。自1997年参加志愿服务至今,他坚持身体力行地推进社会志愿服务工作,倡导企业家参与志愿服务、肩负社会责任。多年来,他的志愿服务时间累计达48000多个小时,带领公益团队帮助19000多名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救助3346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资助15624名贫困孤儿、学子,物资帮扶9591户贫困户以及开展敬老、救灾等公益活动。
成为一名全职志愿者后,谢东祥随即于2004年至2007年先后创办两支志愿服务队并担任队长,带领志愿者在广东省多个市县及云南、广西、新疆、青海、四川、湖南等贫困地区开展慈善服务。
2013年,他发起创立广东省一心公益基金会并担任理事长,带领团队开展“救心”行动、白内障救助、应急救灾等公益活动。基金会下辖8支志愿服务队,队员人数近400人,募集公益资金6206.61万元,先后被评为“志愿服务先进集体”“广东省扶贫济困优秀团队”“广东省5A级社会组织”。
梁修飞义教“小候鸟”“微笑导诊”医院病患
现任解放军广州总医院一五七分院团委书记兼志愿服务联合会会长的梁修飞,与公益的结缘可以追溯到初中。当时发生了汶川大地震,远在千里之外的他心感沉痛,看着电视画面里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他把存的零花钱全部捐了出来,仍然觉得杯水车薪,又在周末兼职发小广告,捐出所有收益。
大学期间担任学校志愿者组织的负责人,梁修飞先后负责开展流浪人员关怀救助、“小候鸟”义教帮扶、防艾、禁毒宣传、文明交通行、三下乡等200多场公益活动,义务服务3000多人次,长期义务支教多名外来务工子女,发起4项长期义工活动。2015年、2016年暑假,他来到了粤西偏远山村,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给当地农民普及互联网金融、网上银行、预防金融诈骗等知识,大大降低了财务被诈骗的风险。
大学毕业来到一五七医院后,梁修飞全职投入公益服务,整合多方资源,由白云区青年志愿者协会联合医院各职能部门发起多项志愿服务项目。梁修飞至今累计志愿服务长达4000小时,“广州好人”“广东省五星志愿者”等荣誉加身。
广州市妇女志愿者协会结对帮扶500名单亲妈妈
成立于2009年的广州市妇女志愿者协会,立足妇女儿童及家庭需求开展了“邻里守望姐妹相助”等巾帼志愿服务活动,打造了“萤火虫行动”帮扶单亲困难家庭等有影响、有成效的巾帼志愿服务品牌。据统计,参与巾帼志愿服务人数达5万多人,志愿服务时数超过150万小时。
依托基层妇联、妇委会、妇女之家、儿童之家等阵地,该协会建立健全巾帼志愿服务队服务网络,采取动员基层干部、社会力量、家庭成员带头加入巾帼志愿者队伍的方式,带动更多热心社会公益、乐于奉献的妇女加入巾帼志愿者队伍中来。现协会拥有336支巾帼志愿服务队、50000多名巾帼志愿者,分布在广州市各区。
“萤火虫行动”帮扶单亲困难家庭项目自2015年启动,至今已发动全市超过200支巾帼志愿服务队结对帮扶全市500户单亲困难母亲家庭,引起社会更多爱心人士关爱这个特殊群体的单亲母亲。仅2018年便组织服务单亲困难母亲活动230次,参与的巾帼志愿者服务人数110人次,志愿服务时长750多小时。
广州助残志愿服务联盟用好“社工+志愿者”助残志愿服务
自2013年成立后,广州助残志愿服务联盟便持续通过联盟枢纽型组织开展全市助残志愿服务工作,奉献了队伍专业化、项目多元化、经验体系化等先行探索经验。
在队伍专业化方面,每个区通过政府购买形式招募11支专业助残NGO服务本区域的助残服务工作。此外,各核心团队共凝聚115支助残志愿服务队伍开展常态化服务,其中高校类30支、社会团体或社会组织类54支、志愿驿站类10支、社区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类21支,由30名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师、助残志愿者骨干等组建广州助残志愿服务联盟督导团,利用“社工+志愿者”服务模式开展全市助残志愿服务工作。
在项目多元化方面,联盟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志愿在康园”助残志愿者入驻工疗站服务计划、“康园聪明学堂”志愿助残课程和“行走的助残盒子—助残志愿服务标准化课程推广计划”,服务领域涵盖广州市视力、听力、智力、肢体、精神、言语和多重障碍等七大类工疗站特殊人士,以规范化和专业化为抓手开展助残志愿服务。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电“欢乐春节”系列活动之“岭南意象——中国广东当代水墨八人展”15日晚在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开幕,展示了李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