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依
在珠三角,无花不成年。行花街是当地人春节前夕的“例牌菜”,只有到花市走上一圈,买几盆或一束花回家,才算过上完整的年。俗语说,花开富贵,“花”在粤语中同“发”谐音,寓意很好:桃花寓意大展鸿图,金桔寓意吉祥如意,百合寓意百年好合……所以,家家户户过年都买花插花。珠三角人的年味,也许是肩上扛着的一棵桃花,也许是双手捧着的一盆金桔,也许是手中擎着的一束香水百合。
我家过年插花的历史有几十年。最早过年插花是我读高一那年。那时,乡镇还没有花街,人们还没有插花的习惯。同桌刘同学的家里种了一棵桃树。过年时我到她家玩,见院子里的桃花娇艳夺目,灿若云霞。见我看得如痴如醉,她笑着说:“你这么喜欢,送一束给你吧。”
我激动地说:“好啊!谢谢!”
她从树上砍了一小株下来,然后包扎好,送给我。我坐在公共汽车上,扛着的桃花引来了其他旅客羡慕的眼神,这让我感到从未有过的自豪。
我把桃花插在客厅里,整个大厅清香四溢,春意盎然。亲友来拜年时,都啧啧称道,其中一位颇有文化的亲戚说:这桃花开得灿烂,来到你家,仿佛进入了春天。
此后,每到过年我家都插花。没有鲜花,我们就做纸花、绢花,这些花儿为简陋的屋舍增添了一抹亮色。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的生活好转了,镇里开始有鲜花卖。
二十几年前,我有了自己的小家。过年买花、插花的传统一直不变。
花街里,有红色的圣诞花,玫红的兰花,粉红的桃花,紫红的芍药,黄色的菊花,白色的百合……红的如火,白的如雪,黄的如金,粉的如霞,琳琅满目,争奇斗艳,让人目不暇接。
花街里人潮如涌,摩肩接踵。有一家几口的,有情侣双双的,有三五知己的,他们穿着节日的新装,扶老携幼,喜气洋洋。有的碰到熟人,热情打招呼。
“今年的桔子贵不贵?”
“有点贵哦,不过,一年一次,还是要买的。”
“是啊是啊。你这棵桃花很靓,在哪里买的?”
……
游人的谈笑声、顾客和卖家讨价还价的声音,洋溢在花街里,汇成一首欢乐的花街协奏曲。
整条花街是人的海洋,花的海洋。买花的人怕拥挤的人群把鲜花碰损,都把花高高举起——色彩斑斓的鲜花在黑簇簇的人头中显得特别耀眼,一束束,一团团,像是黑色海洋上浮动的彩色岛尖,起起伏伏。人们扛起的不仅是鲜花,也是快乐,是幸福,是憧憬。
这情景让我想起著名画家老树的《扛花图》,图上有配诗曰:待到春风吹起,我扛花去看你。充满诗情画意的图景,颇吸引人。沿着一路春色,把美好送给一个人,确实够浪漫的。
珠三角人现在扛花回家,不用等待春风吹起。因为岁末的珠三角,温暖如春。在花街,你扛花,她扛花,仿佛把整个春天都扛起来;街道上,他扛花,我扛花,家家户户把春天扛回家。走过之处,洒下一路芬芳。
我要买一株桃花,扛回去。在夜阑人静时聆听花开的声音,在灼灼桃花里感受生命的亮丽,在缕缕花香中感恩生活的美好。
新闻推荐
广东潮汕高教科技研究院获批 首期规划用地200亩,未来将建成“潮汕大学”
深圳特区报汕头2月8日电(记者吴绪山)记者从春节期间在汕头举行的“国际潮籍博士联合会2019年新春座谈会”上获悉,由国际潮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