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农历猪年春节假期后上班第一天,人们面带微笑,互相问候一声“新年好”后,便精神饱满地投入到工作中。与往年蜂拥而至的“讨利是”大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笔者所在的单位今年竟然无一后生仔上门拜年,一直到中午下班,办公室仍是十分清静,还真是出乎笔者意料。
当日上班出门前,除了收拾好心情,笔者口袋里特意装了上百封红包,以备应急只需。因为按照往年惯例,单位会有不少年轻人要来办公室拜年,而且是成群结队而来,认识的和不认识的来到你面前,张口就是“恭喜发财”,你需要做的动作就是下一句台词“红包拿来”。记得有一年,前来讨利是的年轻人太多,身上的利是封不够,特意向同事借了几个,这事弄得好不尴尬。今年“讨利是”大军偃旗息鼓,笔者一下子轻松了许多。
说实话,刚开始笔者并不讨厌这种讨要利是的行为,相反,对于来自北方地区的我,对于广东地区这种热闹喜庆行为还颇有些赞赏,认为小小红包虽然数额不大但能增加感情,凝聚友情,有年轻人闹一下反而增添了节日的喜庆。便也主动适应了这种习俗,加入到派发利是者的队伍中。但笔者渐渐地发现,近些年,这种主动讨要利是的行为有些变了味。笔者倒不是心疼那几个红包钱,主要是因为,一来,派发红包应该是一种主动行为,但来讨要的人太多,甚至有一些不认识的,也不报上名字,拿了红包就走人,以后见了面照样还是叫不出名字,虽然心里有些不情愿,但也实在没办法,人家手都伸出来了,你总不能给打回去吧;二来,上班第一天一上午热热闹闹的,光顾派发红包了,哪有时间办公,确实浪费时间,影响办事效率;第三,由于每人派发的红包数额不等,容易滋生攀比心理,也或使受益者按照红包大小识人。总之,不断蔓延的派发利是行为,不仅易使派发者身心受累,也会影响同事关系,与建立和谐“亲清”的劳动者关系相悖。
今年上班首日,同事之间相互道声“新年好”,一句问候暖人心;同事之间不再派利是,热情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开工首日气象一新画风感人。不派利是了,年长的同志轻装上阵,全力以赴奔赴工作岗位;不讨利是了,年轻人生龙活虎,以夸父逐日的激情实现梦想。新的一年,开好局、起好步,一年之际在于春,新春奋斗正当时,我们都在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希望更多的人从世俗缛节中走出来,以自我革新勇于奋斗的精神,走好走实实现梦想的重要一步。
新闻推荐
广东努力在人才竞争中占据制高点,全面厚植创新人才优势 强起来要靠创新,创新要靠人才
未来4年佛山预计新增学位14.3万个,努力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目标。南方日报记者戴嘉信摄编者按今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