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解员李杏玲在调解案件。受访机构供图
作为案件受理量广东第一、全国第三的基层法院,2018年福田法院受理案件126503宗,同比上升13.01%,这一数字超过深圳两级法院全年受理案件数量的1/4。
面对如此庞大的案件,福田法院通过怎样的方式高效快速化解纠纷?3月4日,记者来到福田法院参与“今天我当班”体验采访活动,参与立案、调解、执行工作,零距离了解最真实的法院。记者发现,通过智慧法院建设、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等改革,法院化解纠纷的效能得到了大幅提升。
南方日报记者陈熊海
通讯员周丹
“互联网+”诉讼服务省时省力
“以前都是通过纸质表格完成签卷,流程组办公室的柜子总是被表格堆得满满的,文件查询起来也十分费时,而且总担心表格受损。”立案庭法官谢婷一边用手机登录“流码”案件流转系统进行电子签卷,一边介绍道,“现在,用手机扫一下这个二维码就完成了签收案卷,同时系统立即向当事人发送短信提醒,让当事人也实时掌握案件流程。”
据介绍,“流码”系统节省了80%的签卷时间,有效解决了手工字迹难辨识、信息查询难、表格保管难等问题,还在法院与当事人之间搭起了智能化通信的桥梁。
智慧法院系统让法院变得越来越高科技化,不仅便利了法官,也让老百姓减轻了“诉累”。据悉,福田法院还推出网上自助立案、微信预约立案、在线缴费等“互联网+”诉讼服务。
“目前,福田法院的网上立案有三条途径,一是可以在广东法院诉讼服务网上立案,二是"巨鲸"智平台可以进行类案的批量立案,三是深圳中院和福田法院联合开发的融平台可以立诉前调解案,案件调解不成也可以转入到诉讼当中。此外,在现场立案也可以选择在微信公众号上排队预约以及在现场自助立案区自助立案。”福田法院立案庭法官聂赫男介绍。
科技正在渗透福田法院工作的方方面面,除了在线立案外,视频在线庭审也已经实现。上午11时,“巨鲸”智平台在线开庭审理一宗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互联网和金融审判庭法官郭卫视频连线当事人,足不出户就能参与庭审。“巨鲸”智平台拥有在线批量立案、电子盖章、电子送达、自动生成裁判文书等八大技能,让类型化批量案件办理周期从4个月缩短为2个月。
15时,福田法院融平台的在线司法确认系统又接到了新任务,它远程连接到深圳市谐和医患关系协调中心调解的一桩医患纠纷,运用人脸认证、语音转文字和文书电子盖章,不到半小时就辅助法官蔡奕惠在线高效完成了一宗司法确认。而过去完成一宗司法确认,当事人得来到法院现场,费时费力。
从诉前调解到宣判不到2小时
9时30分,特邀调解员李杏玲正在第三调解室为调解一宗买卖合同纠纷而忙碌着。纠纷双方当事人签订了洁具买卖合同,买方拖欠11万余元款项久未支付,卖方遂诉至法院。
由于纠纷数量庞大且民商事纠纷占比高,给司法审判带来了极大的压力,福田法院致力于让一些纠纷在诉前化解,建立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
“福田法院建立了全面的诉调对接机制,只要是能调解的案件,都会进到调解程序中进行诉前调解。”聂赫男介绍,立案庭参与调解的法官有3名,调解员成为主要的调解力量,目前该院主要有五大类调解员:一是司法局派驻的人民调解员,二是工会派驻的劳动争议调解员,三是妇联派驻的家事调解员,四是福田法院面向社会招募的爱心调解员,五是特邀调解员。特邀调解员达393人,大部分是律师以及法律界人士,还有一些行业的专业人士。
10时10分,李杏玲调解的这宗案件最终因双方分歧太大而未能达成调解。通过诉调对接机制案件很快完成立案,经繁简分流、简案快办机制转至速裁庭。速裁庭法官伍建卿通过“瑶光”慧平台查看全院法庭实时使用状态,进行在线智能排期。10时30分,这宗案件就开始庭审了。
记者发现,这宗案件的调解工作并没有白费,通过调解,缓解了当事人对立情绪、梳理了争议焦点,减少了审判难度和压力,极大提升了审判效率。庭审语音转文字系统形成庭审笔录,仅仅经过半个多小时的庭审,法官就作出了裁判并当庭宣判,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诉前调解的工作成果。
从诉前调解到宣判,整个过程历时不到2个小时。
聂赫男介绍,2018年福田法院诉调对接中心进入调解的案件大致有3万余宗,调解成功率超过20%。
案件数量急剧增长倒逼法院改革,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引入更多社会专业力量开展诉前调解,让简单纠纷尽早化解;诉前调解未成的通过诉调对接机制深度衔接繁简分流机制,实现案件二次分流,用20%的人力化解80%的案件。2018年,福田法院办结案件107301宗,同比上升16.32%。
新闻推荐
■廖木兴/图中餐烹调讲究“镬气”,而一系列煎炸烹炒都少不了食用油,围绕食用油的营养话题也离不开“调和、换着吃”“压榨...